天天百科

关于耳聋有哪些疾病征兆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6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耳朵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关于耳聋有哪些疾病征兆呢?

1关于耳聋有哪些疾病征兆

年近七旬的退休女工张奶奶一年前发觉左耳不时有耳鸣,她以为是年老体弱的缘故而没在意。三个月后,突然感到左耳听力不如右侧敏感,于是去县医院求医,医生说是供血给左耳的血管发生硬化所致。此后服用了不少活血化瘀,通经扩溶的中西药物,不但未见好转,反而每况愈下,近一个月来左耳听力基本丧失。后经脑科医生检查及拍CT片证实,患者得的是左侧听神经瘤,而非血管供血不足。

听神经痛是颅内好发的一种良性肿瘤,来自听神经的前庭部份,少数来自耳蜗部份,所以患者的首发症状多为耳鸣,眩晕和一侧听力逐渐减退。随着肿瘤渐渐扩张性长大而直接压迫邻近组织,就会出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面部知觉减退,面肌麻痹、闭眼不拢、眼球震颤、走路摇晃、步态蹒跚、共济不协调等症状,严重损害周围结构,其病已进入晚期。

所以,老年人单侧性耳鸣、眩晕、听力渐退时并症状渐重,应考虑到有听神经瘤的可能。当然,除最多见的听神经瘤外,还有常见的脑膜瘤,上皮样囊肿,胶质细胞瘤等。故在诊断时都应在考虑之列。特别是老年人固定于一侧性的耳鸣、眩晕、听力减退,首先应想到听神经瘤,而不要只考虑是脑供血不全或美尼尔氏综合征。听神经瘤是良性肿瘤,故治疗效果良好,只是要早期诊疗才会事半功倍。

2哪些走路方法是疾病征兆

中医指出,走路步态能透露疾病信号。

线索一:走路速度很慢

预警:寿命短

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预测寿命长短,在75岁以上人群中相对更准确。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钟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钟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会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

线索二:走路时手臂不摇

预警:后背下方存在问题

生理学家认为,走路左腿向前迈时,脊柱会向右旋转,右臂也会随之摆动。如果有人在行走时手臂不怎么摇摆,可能意味着他后背的移动性受到了限制,易引起后背疼痛和受伤。

线索三:脚掌先拍打地面

预警:椎间盘突出或中风

美国足病协会前主席认为,健康人迈步时,首先是脚后跟接触地面,如果有人走路时是脚掌先拍打地面,多由于其肌肉控制力量较弱,这意味着,可能是中风发作或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了肌肉神经功能受损。

线索四:步幅小

预警:膝盖骨骼退化

脚后跟接触地面的一刹那,膝盖应该保持笔直。如果不是这样,则意味着可能是膝盖骨的移动能力或臀部的伸展能力受限,这种功能退化可通过按摩推拿来解决。

线索五:罗圈腿

预警:骨关节炎

整形外科专家认为这种步态通常是由于膝关节炎造成的,人群中有高达85%的人或多或少患有这种骨科疾病,通常是由于年龄增长造成骨骼损耗引起的,如果严重,可通过支架纠正。

线索六:内八字

预警:风湿性关节炎

这种炎症会造成内八字的步态,有85%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表现出这种特征。它在医学上被称为膝外翻或者外翻足,表现为小腿无法伸直,向外侧弯曲。这种步态非常与众不同,看上去笨拙,双膝并拢在一起,而踝关节外翻。

线索七:踮着脚尖走路

预警:大脑可能有损伤

双脚踮着脚尖走路,与肌肉紧张有关,而当脊柱或大脑受到损伤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的是,刚学走路的小孩多会暂时出现这种步态,不需要担心,如果一直如此,可带孩子到儿科就诊,进行排查。

线索八:跳跃着走路

预警:小腿肌肉绷太紧

这种步态更常见于女性,足科医生认为,这是因为她们长期穿高跟鞋造成小腿肌肉过于紧绷,脚后跟一着地面就会迅速抬起,建议还是少穿高跟鞋为妙。

知道了走路步态能透露疾病信号,双脚踮着脚尖走路,与肌肉紧张有关,而当脊柱或大脑受到损伤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3脊椎病有哪些疾病征兆

据调查,最易患脊椎病的职业有:企业家、计算机工程师、设计师、会计、教师、医生、办公室职员以及长期进行同一种姿势劳动的人员得脊椎病的概率明显高于其它职业。

7种脊椎病的病兆,需注意!

病兆1:精神不能很好地集中

交感型颈椎病会出现精神不能很好地集中症状,然而神经官能症、心理疾病等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精神不能很好地集中。因此,不能单凭这一症状就判断是否患有交感型颈椎病。

病兆2:头部总不自觉偏向一侧,走路时身体向一侧倾斜,一条腿总搭到另一条腿上

颈椎病有很多种,其中的脊髓型颈椎病可能会出现头部歪斜的症状,这种颈椎病比较严重,很可能导致瘫痪,这种颈椎病相对来说是比较少见的。即使这样,也不能据此信号来推断脊椎有问题。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出现头部偏斜、走路倾斜的症状,如颅脑疾病。至于“一条腿总想搭在另一条腿上”这个征兆,只能说明是习惯问题。

病兆3:下颌时常发出“咔哒”声

有时我们会发现下颌时会发出“咔哒声”,有些人认为这是脊椎出现了问题的征兆。其实,这个是无稽之谈,啮合关节紊乱就会导致下颌发出“咔哒”声,脊椎发生问题,并没有这样的症状。

病兆4:常闪腰、岔气

有些人认为常闪腰或贫气,就是脊椎病出现问题的征兆。其实,这个症状,不能代表脊椎小关节是否出现了病变,需要请医生来检查诊断

病兆5:呼吸不舒畅

如果出现这种症状,首先要需要检查是否是呼吸系统和心脏出现问题。因为肺病、心脏病等疾病均会出现这种症状。所以不能据此征兆来断断脊椎是否存在问题。

病兆6:颈部、背部发出“咔咔”声

颈椎有问题的人,活动颈椎就会出现“咔咔”的响声,这是由颈椎小关节退变、韧带钙化等原因引起的。人类的椎间盘从20岁开始退变,逐渐会波及脊椎小关节,日常生活中适量运动,会延缓这种退变。背部发出“咔咔”声,极有可能是肩关节出现了问题,而不能仅以此征兆代表脊椎出现问题。

病兆7:鞋后跟磨得高低不平

很多病都会导致鞋后跟磨得高低不平,比如膝关节内翻、外翻等膝关节问题和偏瘫等脑部疾病都可以造成走路姿势有问题,从而导致鞋后跟磨损得不一样。如果下肢长短差别大于2厘米,会影响到骨盆和脊柱,从而引发鞋后跟磨损高低不平的现象。

小编提示:如果出现以上症状的人,应该引起警觉,快点预防吧。如状况严重应尽早就医。

4怎么正确应对膝关节疾病方法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老年人特有的疾病。但近年研究发现,伴随生活模式和运动方式的改变,人类的关节可以早在三十几岁甚至更年轻的时候,就产生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退行性改变,到四五十岁时出现症状,但那时关节的退化已广泛侵犯到骨头,导致软骨大面积缺损,开始治疗为时晚矣。不论医生和病人,所能做到的就仅仅是尽量保护还未受侵犯的关节软骨,延缓关节继续退化的速度。因而,对于关节炎的防治,最好的方法是在最初发生症状时就给予足够重视,防患于未然。

膝骨性关节炎是常见退行性关节软骨疾病,发生发展是一个慢性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它发生之前,很多时候还是会给我们提示一些“预警”信号,如果关节出现以下任何症状并持续2~3周以上,就应尽早请专科医生检查和明确诊断,对骨性关节炎患者而言,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上下楼梯时出现“打软腿”。如果你还很年轻,但常在上下楼时“打软腿”,自觉膝关节无力,并时时感觉关节酸痛,在医学上称之为髌骨软化症,又称髌骨软骨软化症、髌骨软骨炎,是引起膝前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疼痛。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特点是:一夜休息后重现,晨起后较重,可伴有关节僵硬感,但时间不超过15分钟,疼痛僵硬稍事活动消失,活动增加时又会发生,关节疼痛与天气变化有关。疼痛原因是由于骨质增生和骨刺摩擦周围的组织引起。

关节活动困难。关节屈伸活动困难、关节僵硬,其特点是晨起及空气湿度增加时敏感,随病情的发展,关节屈伸不利和僵硬感会经常发生,并且进行性加重。

关节肿胀和积液。关节滑膜炎,由于劳损等因素损伤了关节内的滑膜组织后,关节内产生大量积液,导致关节内压力增高,关节肿胀和疼痛。

以上膝关节的早期症状,大都是由于膝关节长期用力快速屈伸,增加了关节内软骨的磨损,如快步健身走、自行车、羽毛球、登山、登楼梯等活动,都是本病常见原因。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做如下处理。

首先膝关节停止活动1~2周,进行股四头肌主动功能锻炼,以增加膝关节稳定性。

肿痛剧烈时,应行冰敷治疗(注意:不是用冰块,而是冰水混合物),每日2次,上下午个2小时,后改用理疗,每日2次,2~3周。

尽早请专科医生检查和明确诊断,同时在医生指导下做相应治疗。

中医学称关节疼为肢节痛,即四肢关节疼痛。因风湿、痰饮、瘀血流滞经络,或血虚不能养筋所致。《丹溪心法·附肢节痛》中曰:“肢节痛,须用羌活,去风湿亦宜用之;如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宜南星、半夏;如瘦人肢节痛,是血虚,宜四物加防风、羌活;如瘦人性急躁而肢节痛发热,是血热,宜四物汤加黄芩、酒炒黄柏;如倦怠无力而肢节痛,此是气虚,兼有痰饮流注,宜参、术……”日常生活中增强体质,注意保暖不贪凉,适时适季节添减衣物,减轻肥胖、调养心志等,对于预防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会有帮助。

5中医怎么应对结肠疾病方法

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是主要症状,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疼→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

病情分析:

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是主要症状,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疼→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

意见建议:

结肠炎药膳:白芨粥配方

用白芨10克,大米100克。将白芨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大米淘洗干净。将大米,白芨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即成。每日1次,每回吃粥100克。

此方养胃,止血,消肿。对大肠溃疡便血病人尤佳。

结肠炎药膳:柴胡桂枝饮

取柴胡25克,半夏20克,白糖20克,桂枝15克,人参,黄芩,白芍,生姜,大枣各10克,甘草6克。将以上药物洗干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煎煮20分钟。停火,滤去渣,在药液内加入白糖搅匀即成。每日3次,每回用50克。

此方结肠炎消炎,止疼。对便血病人尤佳。

结肠炎药膳:粟米粥配方

用粟米50克,茯苓20克,当归,白芍,川芎,人参,白术各15克,桂枝10克。将当归,白芍,川芎,人参,白术,茯苓,桂枝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煮25分钟。停火,滤去渣,留药液。再将粟米淘洗干净,放入铝锅内,加入药液,清水适量,煮30分钟即成。每日1次,每回吃粟米50克。

此方祛疼止痢。对直肠部位溃疡,绞疼,便中带血病人尤佳。

结肠炎药膳:白芨燕窝汤配方

取白芨10克,燕窝3克,冰糖15克。将燕窝用温水泡发,用镊子夹去燕毛;冰糖打碎;白芨切薄片;将燕窝,白芨放入炖杯内,加清水300克,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15分钟,加入冰糖屑,再煮3分钟即成。每日1杯,单独服用。

此方止血,消肿,生肌。对大肠便血病人尤佳。

结肠炎药膳:健脾止泻糕

用鲜山药250克,赤小豆150克,芡实米30克,白扁豆20克,茯苓20克,乌梅4枚,果料及白糖适量。赤小豆成豆沙加适量白糖。茯苓,白扁豆,芡实米共研成细末,加少量水蒸熟。鲜山药去皮蒸熟加入上粉,拌匀成泥状,在盘中一层鲜山药粉末泥,一层豆沙,约6-7层,上层点缀适量果料,上锅再蒸。乌梅,白糖熬成脓汁,浇在蒸熟的糕上。分食之。

此方有健脾止泻之功。

结肠炎药膳:醋花生配方

取花生500克,米醋1000克。将花生洗净,放入瓶中,再将米醋放入瓶内,浸泡10天。食用时从瓶内取出即可。每日2次,每回吃花生30克。

此酚行?肿止泻。对大肠炎疗效有些佳。

结肠炎药膳:乌梅汁配方

用乌梅1000克,砂糖50克。摘取未熟乌梅1000克,洗净,放入瓶中,将砂糖放入乌梅中浸渍10天。将乌梅汁取出装入空瓶中即成。

此方止血消肿。对大肠炎病人有一定疗效。

结肠炎药膳:马蹄炖鹌鹑配方

取马蹄60克,鹌鹑2只,料酒10克,生姜6克,盐4克。将马蹄去皮洗净,一切两半。鹌鹑洗净,去毛桩,内脏,爪;生姜切片。再将马蹄,鹌鹑,生姜放入炖杯内,加入清水适量,炖50分钟,加入盐搅匀即成。每日1次,每回吃鹌鹑1只,马蹄50克。正餐佐食。

生活护理:

1,食物应以易消化,质软少渣,无刺激性为宜。少渣食物可以不可以减少肠蠕动,使腹泻得以缓解,可进食鸡蛋,细挂面,烂米粥等。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和水果,蔬菜尽量少吃。

2,慢性结肠炎的病程长,总是反复发作,为有所改进营养状况和肠道环境,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还应在供给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C,维生素B乃铁丰富的食物,以补充体力,滋养身体。

3,多吃此有止泻作用的食物减轻腹泻,再通过综合治疗调理有利于早日康复。如:马齿苋,薏苡仁,扁豆,山药,山楂,乌梅,苹果,荔枝,莲子,糯米,粳米,茨实,藕,火腿,乌鸡,胡椒等

4,适当控制脂肪。在膳食中不要用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调要少用油,采用蒸,氽,烩,焖等方法。忌食猪油,羊油,奶油,牛油,核桃仁等多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腹泻。

5,忌吃产气食物。此病由于反复发作,在结肠粘膜中溃疡,疤痕纤维交替产生,因而结肠内壁的弹性降低,如果多吃的大豆,豆制品,炒蚕豆,白薯等胀气食物,则可能会导致肠内气体充盈而发生急性肠扩张或溃疡穿孔等并发症。

6,忌生冷瓜果。此病病人多为脾胃素虚,肾阳衰弱,如果多吃生冷食物,寒性瓜果,如各种冷饮,冰镇食品,梨,西瓜,橘,柑,香蕉,西红柿,蚌肉,海参,百合汤等,会进一步损伤脾肾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停,同时这些食品本身性质滑利,会加重腹泻腹疼。

7,忌食牛奶及海鲜。腹泻病人食用牛奶,炼乳,虾,海鱼等后易发生结肠过敏,导致腹泻加重。另外蜂蜜及其制品有润肠通便作用,所以也不可以食用.

如果觉得《关于耳聋有哪些疾病征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