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沙眼:学生常见病之一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4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沙眼是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占眼科门诊的10%-20%,尤其在儿童中比较常见。但很多人对沙眼认识不足。

1沙眼:学生常见病之一

最近,在中小学校体检中,查出不少学生患有沙眼。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所长麦锦城介绍,沙眼是学生的六大常见病之一,在体检过程中,发现有3%-5%的学生患有此病。“我家孩子6岁了,经常揉眼睛,医生说是沙眼,建议滴氯霉素眼药水。我本人就有沙眼,不知是不是遗传的原因。”莉莉的妈妈非常着急,担心是自己把沙眼遗传给孩子了。

广州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项道满说,沙眼是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占眼科门诊的10%-20%,尤其在儿童中比较常见。但很多人对沙眼认识不足,首先,孩子经常揉眼睛不一定就是沙眼,可能是其他的结膜炎;其次,沙眼不会遗传,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慢性传染性结膜炎,如果家长不注意卫生,通过手、毛巾等途径会把疾病传染给了孩子。 虽说沙眼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但也可以急性发作。沙眼急性发作时,有眼痒、干涩、有少量分泌物、有异物感,眼结膜(把眼睑翻过来看)上有凹凸不平的乳头和滤泡,看起来就好像有一层沙子一样。医生在做检查的时候可以发现患者有眼结膜充血,但不是我们通常看到的眼球充血。 项道满说,在解放前,沙眼是我国四大致盲的眼疾之一,现在由于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严重的沙眼已经不多见,沙眼与其他的结膜炎症状区别已经不是很大了,所以医生有时会把普通的结膜炎误当作沙眼。有些体检医生只是依靠目测,见患者有眼痒、异物感、眼球充血就诊断为沙眼。其实,沙眼除了眼结膜有一层“沙子”外,在眼角膜上还会形成一些血管翳,从角膜上缘呈帘状由上而下伸入角膜透明区,像水帘一样遮住黑色的眼球。此时,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重症沙眼,出现许多合并症,如眼睑内翻倒睫、慢性泪囊炎、上睑下垂、角膜浑浊等。

沙眼是通过接触传染的,不卫生的环境和不良卫生习惯都会增加传染机会。手是传染沙眼的重要途径,所以要注意经常洗手,擦眼的毛巾、手帕要经常清洗和消毒,不用手揉眼,不用脏手帕擦眼睛,不用没有消毒的公共毛巾,也不要与别人共同使用洗脸用具。因为小孩的免疫力较差,容易得沙眼,所以照顾小孩的人如有沙眼,必须立即彻底治疗,同时注意避免通过手将病菌传给小孩。 沙眼虽然危害大,但早期及时治疗很容易康复。沙眼衣原体对抗生素比较敏感,所以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也不错,常用的眼药有0.25%氯霉素眼药水、0.1%利福平眼药水及喹诺酮类眼药水等。只要坚持用药1-3个月,注意眼部卫生,沙眼是可以治愈的。

2怎么诊断沙眼疾病

沙眼的诊断:

典型的沙眼,临床上根据睑结膜有乳头和滤泡增生,角膜血管翳及结膜瘢痕的出现,较容易诊断。对早期沙眼的诊断尚有一定困难。有时只能初步诊断为“疑似沙眼”。根据1979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的决定,沙眼诊断依据为:①上穹隆部和上睑板结膜血管模糊充血,乳头增生或滤泡形成,或二者兼有。②用放大镜或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血管翳。③上穹隆部或/和上睑结膜出现瘢痕。④结膜刮片有沙眼包涵体。在第1项的基础上,兼有其他3项中之一者可诊断沙眼。

疑似沙眼者:上穹隆部及眦部结膜充血,有少量乳头(乳头为正常组织)增生或滤泡,并已排除其他结膜炎者。

3疾病百科 沙眼衣原体是什么疾病

沙眼衣原体的原因是什么

沙眼衣原体是一种微生物,目前发现它有15个血清型,不同的血清型能引起不同的疾病。其中A、B、Ba及C型的衣原体株能引起沙眼,L1、L2、L3型能引起性病性淋巴肉芽肿,D ~K型则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

沙眼衣原体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由前述可知,非淋菌性尿道炎的40%~50%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目前已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发病人数增加很快,已超过淋病。

沙眼衣原体的症状表现

1. 革兰氏阴性,圆形或椭圆形;

2. 含DNA和RNA以及核糖体;

3. 具有由黏肽组成的细胞壁,其结构和组成类似于G-,但细胞壁酸缺少或只含微量;

4. 有较复杂的、能进行一定代谢活动的酶系统,但 不能合成带高能键的化合物,须利用宿主细胞的三磷酸盐和中间代谢产物作为能量来源,必须在活细胞内生存;

5. 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并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形成包涵体。

6. 对许多抗生素、磺胺药敏感,能抑制生长。

沙眼衣原体的治疗方法

现在因为“沙眼衣原体阳性”被当做沙眼衣原体感染认为“性病”治疗“反复不愈”的,在医院门诊上屡见不鲜。 那么,沙眼衣原体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我们知道,人体内并不是一个绝对无菌的环境,仅在男性尿道、女性阴道内就有20多种微生物生存。这些微生物有好的,有坏的,它们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平衡状态。从前衣原体被划归病毒,后来发现自成一类。它是一种比病毒大、比细菌小的原核微生物,呈球形,直径只有O.3-0.5微米,它无运动能力,沙眼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仅少数有致病性。 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有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肺炎衣原体。衣原体对热敏感,在60℃仅能存活5~10分钟。衣原体耐冷,在-70℃可保存数年,冷冻干燥可保存30年以上。常用消毒剂,如含PHMB杀菌成分的娇妍洁阴洗液也能迅速杀灭衣原体。红霉素、强力霉素和四环素等有抑制衣原体繁殖的作用。不论是婴儿还是老人,生殖道中均可能有衣原体的寄居,在成年男女生殖道中的检出率非常高。而这些人没有任何症状。这说明这种“沙眼衣原体阳性”是正常情况,不需要任何治疗。阴道的弱酸性环境能保持阴道的自洁功能,正常人为3.7-4.5,因此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除了适合日常的清洁保养外,衣原体阳性期间使用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对衣原体的生长繁殖会有抑制作用。外出如厕时要用女性卫生湿巾拭干外阴,保持外阴干燥,以抑制衣原体的生长。

沙眼衣原体的预防方法

沙眼无特异的预防方法,疫苗在试用,效果不肯定。注意个人卫生,不使用公共毛巾和脸盆,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是预防沙眼的重要措施。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预防同其他性病一样。

治疗一般用利福平、四环素、氯霉素、强力霉素及磺胺等药物。

4沙眼的危害:沙眼会引起哪些疾病

沙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结膜角膜慢性疾病,感染沙眼可以延续数年乃至数十年之久,因此许多人都拿沙眼不当病。但墨西哥国立理工学院生物学家警告说,实际上沙眼的病原体——沙眼衣原体可引发包括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在内的多种疾病。

墨西哥国立理工学院生物学家伊尔玛·德莱昂 2 日对当地媒体介绍说,人体感染沙眼衣原体后,能产生短暂而又不太强的免疫力,因此沙眼患者经常发生反复感染。她对沙眼患者眼部黏膜取样进行研究后发现,沙眼衣原体阳性率极高,如治疗不及时或不适当,便会造成患者失明。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微生物甚至还可以通过衣服、浴器、便具等途径,以及性接触传染给他人,引起男女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成为一种新的性传播疾病。

德莱昂说,沙眼衣原体的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中,它能引发男女急性尿路综合症。它是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附睾炎最常见的病原菌,可能也是引起男性不孕的罪魁祸首。

目前全世界沙眼患者达 5 亿人之多,其中约有 600 万人因角膜溃疡形成后,继发细菌反复感染而导致双目失明。在非洲、东南亚、拉美和太平洋一些岛屿国家,沙眼已经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大问题。

5强传染性的疾病沙眼如何治疗

1954年我国汤飞凡与张晓楼合作,在检查治疗大量病人的同时,采取病人眼部分泌物给猴眼接种,并同时将沙眼患者的分泌物接种小白鼠脑内试行分离培养,但结果完全阴性。1955年改用鸡胚接种,并注意选择活动性、无并发症及未经药物治疗的沙眼病例,使用链霉素杀灭标本中的细菌,终于在1956年首次分离培养成功。从此在世界上掀起沙眼研究的新热潮。由于此病原体能通过细菌滤器,寄生在细胞内,并形成包涵体,故当时认为是一种病毒。又认其大小、形态与一般病毒不同,称之为非典型或大型病毒。后经各国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它的分子生物学及代谢机能等,证明它具有RNA和DNA及一定的酶,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具有细胞膜及壁并对抗生素敏感等,这些不符合病毒应有的基本性质。而与G细菌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之处。

1971年Storz和Page提出将这类微生物另立一目,称衣原体。1974年出版的《Bergey细菌鉴定手册》接受了这一分类:将其归入原核细胞界,薄壁菌门,立克次体纲,衣原体目、衣原体科、衣原体属、衣原体种,包括沙眼包涵体结膜炎衣原体种及鹦鹉热衣原体种。1989年出版的该手册第10版中,又新加入肺炎衣原体种。

沙眼包涵体性结膜炎衣原体种再分为沙眼、淋巴肉芽肿及鼠肺炎三个生物变种。其中沙眼生物变种从抗株性上又分为A、B、Ba、C、D、E、F、G、H、I、J、K等12个免疫型,淋巴肉芽肿生物变种可分为L1、L2及L3等3个免疫型。

一般来说,地方流行性致盲沙眼大多由A、B、Ba及C型所致,有些作用称这几型大多由流行性沙眼衣原体组;而D~K型主要引起生殖泌尿系感染;如尿道炎、宫颈炎、附睾炎等,以及包涵体性结膜炎,故称眼-生殖泌尿组衣原体。1966年我国的王克乾、张晓楼等采用小鼠毒素保护试验,将我国不同地区10年间分离的46种沙眼衣原体分成Ⅰ、Ⅱ两种免疫型,Ⅰ型以TE-55样为代表,Ⅱ型以TE-106样为代表,两型比例为2∶1。但Ⅰ、Ⅱ两型和上述15种沙眼衣原体免疫型的对应关系一直不能肯定。张力、张晓楼等(1990)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Micro immunofluorescence Test)对中国华北沙眼流行区沙眼衣原体免疫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我国华北地区沙眼流行以B型为主,C型次之。

沙眼原发感染,愈后可不留瘢痕。但在流行地区,卫生条件差,常有重复感染。原发感染已使结膜组织对沙眼衣原体致敏,再遇沙眼衣原体时,则引起迟发超敏反应。沙眼在慢性病程中,常有急性发作,可能就是重复感染的表现。多次的反复感染,加重原有的沙眼血管翳及瘢痕形成,甚至睑板肥厚变形,引起睑内翻倒睫,加重角膜的混浊,损害视力,甚至失明。除重复感染外,合并其他细菌性感染,也使病情加重。

沙眼衣原体可感染人的结膜、角膜上皮细胞。在其生活周期中有两个生物相:原体(elementary body)是感染相,大小约0.3μm,具有细胞壁,可存活于细胞外;始体(initial body)亦称网状体(reticulate body)是繁殖相,体积较大,约0.8μm,无感染性。原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在胞浆内发育转变为始体,以二分裂方式,形成子代原体。胞浆内充满后则破裂释放出原体,游离的原体再侵入正常的上皮细胞,开始新的周期。每一周期约为48小时。

如果觉得《沙眼:学生常见病之一》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