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你真的了解中耳炎吗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2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中耳是位于颞骨内充满空气的构造,前方有一条「耳咽管」通到鼻腔后方的鼻咽部。上呼吸道感染(即一般所谓的感冒)时,病原就可顺着耳咽管逆流而上,进入中耳,造成中耳发炎。

1你真的了解中耳炎吗?

1.孩童时期是听觉及语言、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中耳积液一直不好,耳科医师通常会安排病人做听力检查,并和家长讨论其后续处理。

2.急性中耳炎的诊断须靠耳鼻喉科医师以「鼓气式」耳镜详细检查,医师会先将病人的耳垢或分泌物清除干净,再观察耳膜的颜色,透明度,位置等的改变,并借着「鼓气」观察耳膜的可动性,以诊断是否有中耳炎。

3.急性中耳炎须以适当的抗生素治疗10至14天。在治疗48到96小时后,病人应接受耳镜的追踪检查,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并决定是否须改用第二线药物或做耳膜切开术。

4.中耳是位于颞骨内充满空气的构造,前方有一条「耳咽管」通到鼻腔后方的鼻咽部。上呼吸道感染(即一般所谓的感冒)时,病原就可顺着耳咽管逆流而上,进入中耳,造成中耳发炎。

5.六岁之前,由于耳咽管尚未发育成熟,因此较平,较短。当鼻、咽等部位受感染时,病原较易经由耳咽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许多小孩有所谓的「中耳炎倾向」,更容易重复发生中耳炎。

6.耳科医师以手术治疗穿孔性慢性中耳炎及其并发症时,会在显微镜下,清除病变组织,修补耳膜,并重建听小骨链。本院自德国引进的「耳内切开」手术,术前不须剃发,伤口很小,不影响外观,而且复原迅速,病患可安心接受手术治疗。

7.急性中耳炎可能有发烧,耳朵疼痛,听力变差,甚至耳朵流脓等症状。年纪较小的小孩,因为不会表达,可能只是啼哭,焦噪不安或用手抓耳朵。如果没有仔细检查耳朵,往往就被忽略了。

8.部分急性中耳炎的病人因延迟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造成耳膜穿孔,久而久之,变成耳膜穿孔性慢性中耳炎。往后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有不洁之物经由耳膜穿孔进入中耳,就可能反复发炎流脓,时间久了,可能会破坏听小骨,伤害内耳,出现听力减退、耳鸣、头晕、颜面神经麻庳等症状,更严重的可能会产生胆脂瘤,侵蚀骨头,引起颅内并发症。

9.部分小孩在接受治疗后,会产生中耳积液的现象(即浆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虽无明显不适,却可能会影响听力,或产生其它并发症。因此,虽然不一定要长期服药,却须定期有耐心的接受鼓气式耳镜追踪检查,以便能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时,耳科医师还会借着「鼓室图」检查,以了解中耳压力改变的情形。另外,也须彻底检查鼻、咽等相关部位,找出中耳炎的诱发因子,常见的例子是病人患有鼻窦炎,鼻涕往后倒流到鼻咽,长期刺激耳咽管在鼻咽的开口,造成耳咽管功能变差,中耳积液更难清除,此时便应先将鼻窦炎治好。

2耳病常识 什么是中耳炎

什么是中耳炎?

中耳炎是中耳(包括了鼓室、乳突、耳咽管和鼓膜)范围的急性和慢性炎症性病变,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大多数感染性中耳炎为细菌感染性,少数为真菌、结核或其它少见类型感染。主要类型简介如下(详细分类不仅限于以下几种):

急性中耳炎:

1. 急性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常因感冒、急性鼻炎和急性咽炎等出现。乘坐飞机因气压变化后也可能出现,这称为急性航空性中耳炎。急性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导致化脓性中耳炎,需要尽快门诊治疗。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由于细菌感染,中耳腔内可能出现大量脓液,压力大时会出现鼓膜穿孔,外耳道内流脓,需要立即门诊治疗。

慢性中耳炎:

1.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常因为急性期未治愈迁延而来,也可因为耳咽管功能障碍、鼻咽部占位(如腺样体肥大、鼻咽癌等)压迫、放射治疗等导致,在排除鼻咽部占位后可以行鼓膜置管治疗。

2. 鼓膜穿孔:如果没有化脓,可以行鼓膜修补术治疗。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需要门诊治疗,必要时需要手术。

4. 慢性粘连性中耳炎:此型导致鼓膜严重内陷,听骨链粘连,听力障碍,可以手术,但手术难度比较大。

中耳胆脂瘤:此型危害最大,会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面瘫、颅内感染、耳聋等),发现后需尽快手术治疗。

中耳炎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耳聋,甚至出现面瘫,应该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治疗。

3感冒怎么预防中耳炎

今年5岁的明明在幼儿园读大班。前几天由于冷空气来袭突然感冒了,除了有咳嗽、头痛等不适症状外,就是不断流脓鼻涕和不断擤鼻涕。昨晚他在床上翻来覆去没睡好,一大早醒后就喊自己的耳朵像针扎似的疼痛,妈妈急忙带他上了医院。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和询问病史后说:明明很可能是感冒后擤鼻涕不当,引发急性中耳炎了。

错误擤鼻方式

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一旦感冒时,鼻腔内会产生很多的分泌物,从而出现鼻塞、鼻涕多、呼吸不畅的症状。不少患者(更不用说还不懂事的孩子)恨不得一下子把鼻涕擤干净,于是就使劲地擤鼻涕。殊不知,用力(尤其是按压住鼻孔)擤鼻涕是感冒引发中耳炎的“危险动作”之一。这种做法非常不妥当。

方式不对 惹来中耳炎

因为使劲往外擤,当鼻涕擤不出时,便会使鼻腔内压力骤然加人。而鼻腔是经过咽鼓管与中耳相通的,鼻腔里的脓性分泌物及病菌就可通过喇鼓管在一瞬间被压送至中耳腔内,于是造成中耳感染,从而出现耳痛、耳闷等症状。特别是耳痛症状轻者,误以为这仅仅是感冒症状(加上孩子说不清)而延误治疗,严重时会导致患儿听力下降、鼓膜穿孔,甚至耳朵长期流脓。

4感冒发烧慎用抗生素

不少人在感冒后习惯在药店买些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使用是没有用处的。

感冒发烧越来越难治

青霉素是一种最早的抗生素,但现在却很少能在医院和药店见到它的身影。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医生介绍,青霉素在开发之初它的适应症是比较多的,很多细菌感染可以用青霉素来治疗。随着大量的长期使用,很多细菌对其已产生耐药性,它的使用领域目前已变得越来越窄。

“现在抗生素滥用特别严重,尤其是在治疗儿童感冒的问题上。”湖南省儿童医院专家说。每一个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要接诊很多因感冒治不好而送到医院治疗的儿童。

“这些儿童多是在一些基层诊所治疗,使用抗生素的问题很严重,滥用抗生素的后果是小孩感冒很难治。”医院专家说。九成感冒患者不必使用抗生素,儿童患了病毒性感冒后一般不需要服用抗生素,只要加强护理,适当休息,多喝开水,给予易消化的饮食,通常很快恢复健康。

切勿滥用抗生素

近年来出现的不少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直接拷问着用药安全以及不合理用药现象,特别是将抗生素使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能杀灭人体内的细菌,也能伤害人体自身。

抗生素公认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医学家认为,抗生素的发现对人寿命的延长至少贡献了10岁。然而因其在治疗上的广泛应用,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现象也频频发生。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至32%。

5孕妇感冒发烧怎么办?

妇女怀孕后,因为营养的更多需要等原因导致抗病能力下降,故易患感冒。而患了感冒的孕妇害怕药物会对胎儿不利,通常会采取“硬扛”的方式,特别是一些孕妇因为不知道感冒初期如何护理,又不愿意去医院,害怕吃药对孩子不利,最终使感冒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以致发烧。

在怀孕早期,高热会影响胚胎细胞的发育,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危害尤其严重。高热还可使死胎率增加,引起流产。

因此,孕妇如果患了感冒,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治疗与用药。

1.怀孕前3个月禁用一切药物,因为前3个月正是胚胎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孕妇患的是轻度感冒,症状不是特别重,可以采取非药物疗法,如多饮开水,多食用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孕中期要慎用药,像庆大链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对神经有损害的药物应慎用,最好尽量不用。

3.孕晚期用药,一般来说对孕妇、胎儿都没有太大的影响了。孕期感冒发烧,可以听从医生的医嘱,选用一些毒副反应较少的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

如果觉得《你真的了解中耳炎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