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宝宝吸安慰奶嘴 得了中耳炎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2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为了不让宝宝含手,瑶瑶妈妈特意到婴幼儿用品专卖店买回安慰奶嘴,让瑶瑶含在嘴里,却不想孩子因此患上急性中耳炎。

1宝宝吸安慰奶嘴 得了中耳炎

瑶瑶今年3岁,平时父母稍不注意就会吸允手指,她即使前几分钟再跟小伙伴玩得欢,稍停一会就靠在沙发上,嘴里含着手指。瑶瑶母亲说,一再告诉她含手指会肚子痛,生病可是孩子就是不听话,情急之下她就买个安慰奶嘴给瑶瑶,瑶瑶连睡觉都要含着安慰奶嘴才肯入睡。日前,瑶瑶多次跟母亲说耳朵痛,她自己看了下孩子的耳朵,觉得没什么问题,一天早晨起床,瑶瑶妈妈发现瑶瑶小枕头上有脓性分泌物,瑶瑶妈妈立即带瑶瑶到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就诊。

接诊专家 指出,由于幼儿咽鼓管平、管腔短而粗,如果长时间使用安慰奶嘴,一方面会造成孩子牙齿不规则;另一方面中耳炎的发生也是有可能。建议说,孩子经常吸允手指,家长应及时转移孩子注意力,诱以玩偶或讲故事等。日前,天气渐冷,幼儿免疫力较差,应注意保暖,防治感冒发生,如持续感冒应立即就医,以免引起急性中耳炎的发生。

小儿急性中耳炎有哪些表现呢?

1.全身症状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有发热、畏寒及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耳痛中耳炎时耳深部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剧。较大儿童会诉耳痛,婴幼儿由于不能诉述耳痛,可表现为烦躁、哭闹、夜眠不安、摇头或用手揉耳;因为吸吮和吞咽时耳痛会加重,所以小儿不肯吃奶。

3.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后耳内可有液体流出,初为血水样,以后变为脓性液体。鼓膜一旦穿孔,耳痛可顿减,体温也随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患儿也随之变安静了。

4.传导性耳聋家长可发现听力有所下降,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

小儿一旦患了急性中耳炎,必须积极治疗,包括全身用药及局部用药两方面。全身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用药至脓液停止、鼓膜充血消失后1周,彻底杀灭细菌,以防“死灰复燃”。局部用药包括:鼓膜穿孔前,可用2%石碳酸甘油滴耳,以达消炎止痛目的。鼓膜穿孔后可用3%双氧水清洗耳道脓液,再用0.25%氯霉素或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感染完全控制、炎症消退后,穿孔多可自行愈合。

那么,如果孩子得了急性中耳炎,你应该做些什么或注意什么呢?

1.保持冷静,如果接受适当的治疗,它不过和感冒一样,是一种很普通的疾病,有它的自然病程。

2.让孩子有充分的安静与休息,睡觉时,尽可能垫高头颈部,减少其充血肿胀,以免欧氏管与中耳炎症更厉害而疼痛加剧。

3.哺乳中的孩子,尤其是周岁以下的婴儿,避免让他躺着喝奶,因为婴儿的欧氏管较短、较宽、较水平,躺着喝奶有时会倒溢入中耳腔,而将鼻咽部的病原菌带入。

4.发烧时,应给予充足的水分,因为发烧会使体热散失而致脱水,使孩子更虚弱,抵抗力更差,影响其复原。水分的给予,应选择含有实质东西即溶质者,像果汁、蜜水、牛奶等,这种水分比较容易吸收,不像白开水,是一种有利尿作用的溶剂,吸收量少且反而浪费体力。

5.随时注意小孩全身状况。在治疗照顾下,两三天内,炎症都会被有效控制。如情况未改善,反而更恶化,有嗜睡、颈僵硬现象,则可能已有并发症,应赶快与诊治医师联系。

6.不要以为耳痛、发烧等短暂的表面症状缓解就表示中耳炎已经痊愈,继续追踪诊治其遗留下来的积液问题,是必须要有的基本概念。

2警惕:出现耳痛、耳闷谨防中耳炎

很多人乘车之后会感觉耳朵痛,头晕,堵闷,这部分人普遍都有感冒症状。下面小编为大家举一例子。

跟许多人一样,32岁的小许清明节小长假也外出游玩,“但玩得不尽兴,甚至还有点痛苦。”坐在诊室里小许快快地说道,“乘火车时,就感觉耳朵痛、闷堵,实在不舒服,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了一会,坐起来后,耳朵里就嗡嗡响不停,特难受,要紧的是说话时总感觉声音就在身边环绕,声音特别大,有回声。连续几天都这样,出去玩的心情都没了。”

“坐火车回来的时候还抱着侥幸,因为负负得正嘛,说不定耳朵就不痛,耳道就通了。”小许开玩笑地说道。

“通过耳镜检查,发现患者鼓膜充血,标志不清,声阻抗检查为B形曲线。由此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接诊医生、武警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王承华医生说道。

“乘车后耳痛、耳闷,是这段时间患者就诊的主诉,占到门诊总数的四成以上。这些患者在乘车前的共同特征是有感冒症状,感冒使得咽鼓管受阻不通畅,导致通气及引流功能障碍。”王承华医生进一步解释,咽鼓管是一个桥梁,连接鼓室和鼻咽部,故此得名咽鼓管。若鼻咽部受堵,必会危及另一端,乘车时,环境封闭,特别是停靠站时,耳痛、耳闷特别明显,继而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像小许这样耳痛后到医院治疗的患者不多,咨询耳痛、耳闷的患者多数会问吃什么药可以治疗,当被告知最好到医院检查时,对方话语里就出现支吾、推脱没时间,急忙就把电话挂了。

而当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后,患者急忙赶到医院问会不会耳聋,因为感觉听自己说话的声音要比以往响亮,但听外界声音时,耳朵像塞着一团棉花,听不清话语,有闷胀感。“出现这种原因也是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之一,有的患者担心患分泌性中耳炎后,就会变聋子,这种担心是有依据的,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同时因鼻腔阻塞导致,如肥厚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腔异物均可导致。外界的气压骤变,如航空、潜水、乘车等,也可诱发分泌性中耳炎。”王承华医生表示。

针对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原因各异,治疗方式也不同,王承华医生介绍,治疗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改善中耳通气,即采用物理治疗的方法,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反复施行这种治疗;一种是清除中耳积液,此方式适用于鼓室积液的患者;第三种是病因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

另外,需要年轻家长注意的是,儿童由于身体发育未完全,咽鼓管平、短,感冒时炎症可通过咽鼓管咽口进入中耳腔,可导致儿童出现听力减退,这种减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若孩子感冒后,出现不明原因耳痛,学习成绩下降,则需要警惕是否存在听力下降的情况,最好到医院检查。

小编提醒家长朋友,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耳朵毛病时,应多询问孩子一些状况,知道一些详细资料,以便更好的治疗。

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什么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acute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主要位于鼓室,但中耳其他各部亦常受累。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本病较常见,好发于儿童。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理分析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感染初期,鼓膜呈明显的放射状血管充血、中耳粘膜充血及咽鼓管咽口闭塞,鼓室氧气吸收变为负压,血浆、纤维蛋白、红细胞及多形核白细胞渗出,粘膜增厚,纤毛脱落,杯状细胞增多。鼓室内有炎性渗出物聚集,逐渐转为脓性,价值炎症波及鼓膜,终致局部坏死溃破,鼓膜穿孔,导致耳流脓。若治疗得当,局部引流通畅,炎症可逐渐消退,粘膜恢复正常,小的鼓膜穿孔可自行修复。病变深达骨质的急性坏死型中耳炎可迁延为慢性。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检查

1、听力检查 多为传导性聋,少数病人可因耳蜗受累而出现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

2、耳镜检查 起病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捶骨柄及紧张部周边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继之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正常标志难以辨识,局部可见小黄点。如炎症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即发展为鼓膜穿孔。穿孔一般开始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情节外耳导后,方见穿孔处有搏动亮点,实为脓液从该处涌出。坏死型者鼓膜迅速溶溃,形成大穿孔。

3、耳部触诊 乳突部可有轻微压痛,鼓窦区较明显。

4、血象 白细胞总数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加,鼓膜穿孔后血象渐趋正常。

4如何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局部治疗

1.鼓膜穿孔前:

(1) 1~3%酚甘油滴耳,可消炎止痛。

(2) 鼓膜切开术。

2.鼓膜穿孔后:

(1) 先以3%双氧水清洗,并拭净外耳道脓液,以便药物进入中耳发挥作用。

(2) 局部用药以抗生素水溶液为主,每日3~4次。恢复期,可选用4%硼酸甘油、2.5~5%氯霉素甘油等滴耳,便于消肿、干耳。

(3) 感染完全控制后,鼓膜穿孔长期不愈合者,可行鼓膜修补术。

全身治疗

1.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控制感染。

2.全身支持疗法,注意休息,调节饮食。

3.1%麻黄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减轻咽鼓管咽口肿胀,以利引流。

4.理疗,如红外线、超短波等,有助于消炎止痛。

5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

婴幼儿不能陈述病情,常表现为发热、哭闹不安、抓耳摇头,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要详细检查鼓膜,以明确诊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症状及检查所见随病理改变而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四期:

早期(卡他期):鼓室粘膜充血水肿、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鼓室内有浆液性炎性渗出物。自觉耳堵塞感、轻度听力减退和轻微耳痛,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或有低热。

检查所见:鼓膜松弛部充血、紧张部周边及锤骨柄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此期为时不久,常被忽视,特别是小儿更不易觉察。

中期(化脓期):炎症继续发展,鼓室粘膜充血肿胀加重,浆液性炎性渗出物转为粘脓性及脓性。症状随之加重,耳痛剧烈,呈捕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听力减退显著。全身症状亦明显,可有畏寒流、发热、怠倦、食欲减退。小儿哭闹不安,体温可高达40°C。惊劂,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检查所见:鼓膜弥漫性充血,伴肿胀,向外膨出,初见于后上部。后渐全部外凸。正常标志难以辩认。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加。

晚期(穿孔期):鼓室积脓增加,鼓膜毛细血管受压,出现小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局部坏死溃破。致鼓膜穿孔,脓液由此外泄。由于脓液得以引流,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亦随着改善,耳痛减轻,体温下降。耳漏初为血水样,后为粘脓性或脓性。

检查所见:鼓膜穿孔前,局部先出现小黄点。穿孔开始一般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可见到鼓膜穿孔处有闪烁搏动的亮点,有脓液自该处涌出。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

恢复期:鼓膜穿孔引流通畅后,炎症逐渐消退,鼓室粘膜恢复正常,耳流脓逐渐消失,小的穿孔可自行修复。

检查所见:可见鼓膜紧张部小穿孔,外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或干燥。

如果觉得《宝宝吸安慰奶嘴 得了中耳炎》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