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妈咪如何预防小儿湿疹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9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婴儿湿疹是婴儿期最常见的皮肤病,多为满月后方发病。剧痒难忍,故夜间哭闹、燥动不安。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如腹泻等。

1妈咪如何预防小儿湿疹?

妙招一:母乳或牛奶

妈咪可利用母乳涂在宝宝皮肤痕及红肿的患处,这个方法最适合3个月至1岁正喂母乳的宝宝使用,此法具有消炎消肿及止痕之效,如宝宝并非进食母乳,妈咪亦可选择一些较纯正的牛奶涂在皮肤患处,亦能同样发挥效用。

妙招二:芦荟

利用芦荟内的白肉涂在皮肤痕及红肿处,能有消炎消肿及止痕的作用,在大型超市可买到一片片大颗芦荟,妈咪自己也可以在家里种植小颗的芦荟,功效也一样显著。

妙招三:凉瓜

将凉瓜放入搅拌机榨成凉瓜汁,然后轻轻涂在宝宝皮肤痕及红肿的患处,凉瓜具有消炎消肿及止痕的作用。

妙招四:冲凉也可消炎止痕

宝宝皮肤不适,妈咪帮宝宝洗白白时,可加入金银花1两蒲公英1两薄荷叶3钱建议先将以上材料放入用煲鱼汤袋,才放入浴盆中,可减少清理时的不便。

2婴儿哭闹拒食呕吐可能患嵌顿疝

江苏一名出生才三月的女婴在家不停哭闹,家长以为是着凉了。不想几天后,无意间发现孩子一侧腹股沟肿起时,赶紧送到医院治疗,无奈因病情延误,时间过久,最终导致女婴一侧卵巢被切除。回想起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孩子的父母非常痛心。

三个月大的女婴是什么原因最终导致卵巢被切除?原来该女婴得的是一种名叫“嵌顿疝”的疾病,卵巢掉到了疝囊里。因家长前期没有发现,病情延误太久,送到医院时卵巢因缺血已坏死,若不及时将其切除会危及生命,因此不得不将卵巢切除。

江苏省南京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耿其明副主任医师介绍说,这种疾病初犯时,小儿出现哭闹、拒食,新生儿和小婴儿则以呕吐为主的异常表现时,家长常误认为是着凉,对腹股沟和阴囊内肿物的变化并未注意,极易被家人所忽略。

耿其明主任同时提醒广大宝宝家长,每到寒冷季节,嵌顿疝病儿会相对增多。因此,家长要养成每日仔细检查小儿全身的习惯。当孩子出现不明原因哭闹时,家长应解开衣着,仔细查看小儿全身。

3宝宝半夜哭闹怎么办

一般来说,新生儿的一天的睡眠时间可达20-21个小时,除了吃奶、换尿布以外,整天都在呼呼大睡。但是也有不少宝宝,白天呼呼大睡,到晚上则哭闹不休。不仅弄得家长十分疲惫,而且还会影响宝宝的生长。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新生儿大脑功能发育不完善,对白天和黑夜没有什么概念,因此把“生物钟”搞错了。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下面提供三招供各位家长参考。

第一招:适当的时候狠狠心

宝宝是父母的心头肉,因此,只要宝宝一哭,很多妈妈就很心疼,就抱,一抱就喂奶,吃完奶就让他睡。其实这么做,不但对孩子不利,还容易使孩子养成依赖性和“白天睡晚上哭”的坏习惯。

所以,作为父母在适当的时候要“狠狠心”,如果孩子哭了,不要马上抱,而要先找找原因,比如2~3个月的孩子,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如果经常出现夜晚易惊醒、睡不踏实的情况,就要警惕是不是缺钙,最好去医院向医生咨询。

4婴儿闹觉怎么办

孩子闹觉的原因五花八门:

1、周岁前的孩子不知道一觉醒来就等于过了一天。虽然学者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大家都普遍认为,孩子至少要到3岁才能形成“明天”的概念。

孩子闹觉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当睡意袭来的时候,孩子的感觉会变得迟钝,视线也变得模糊,皮肤的触觉也不敏感了,所以孩子会认为妈妈要和自己分开了。在形成“明天”的概念之前,睡觉意味着要和妈妈分开,所以孩子害怕睡觉,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持清醒,于是就会开始闹觉。

此时,无论多困,孩子也要强迫自己睁着眼睛。为了缓解不安,他还会抱着能给他带来安全感的东西,比如睡前喜欢抱玩具娃娃。在睡意袭来之际,孩子吮吸自己的手指也是为了缓解不安。

宝宝闹觉的处理方法:

1、宝宝闹觉时不要去哄他

宝来到这个世界,什么对他来说都是新的,他很想时刻都醒着,来探索这个精彩的世界,意思就是说他不想睡,不喜欢疲倦这个感觉,所以就大哭--奋力与睡意抗争不要入睡!这个时候去哄他,对他来说是个强力干扰,他会觉得更烦燥。所以哄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妈妈们总说“哭得撕心裂肺SI去活来,怎么哄都不行!

2、太安静不利于有闹觉的宝宝入睡

太安静反而不利于宝宝睡好觉(白天的短觉)。父母可以把宝宝放到小床上,打开收音机,调到无台的频段,量可大些,起码要盖住大哭宝宝的声音。他很可能很快就停止了哭声,闭上了眼睛!但是不要马上就关掉收音机哦,要知道他要花上大概半个钟头才深睡。过10分钟后将收音机音量调小些(不要猛然关掉,他可能马上又醒来!) ,再过10分钟调小些。

3、提早准备

妈妈每天跟宝宝相处照顾宝宝,应该比较清楚他什么时候想睡觉。建议提前一会儿就把他放到小床上,打开轻柔的音乐,同他说说话,然后走开,他可能玩着玩着听着音乐就入睡了。(这招只有在晚觉时对我宝宝有效,白天的短觉都是收音机来搞定的)在确定他熟睡后再逐渐减小音量最后关闭。

5婴儿肠绞痛怎么办

妈妈要警惕宝宝肠绞痛,根据研究显示,约有10~20%的婴儿曾有肠绞痛的现象。一般开始于二至四周大的小婴儿,四到六星期会达到高峰,通常最晚到四到六个月大左右多会自动改善。

肠绞痛一旦发作,特征为宝宝常会有反复发生的腹痛及哭闹,症状在白天时会比较好,但傍晚或晚上时,就会有间隔不定的突然嚎啕大哭,而且会连续哭闹三、四个钟头,不论做什么努力,都很难让他安静下来。大多数患婴会合并有不安、脸胀红、膝盖缩起来以及握拳踢腿的情形,常会有腹胀现象也就是「膨风」,等到过快的肠蠕动消失或排气后才会缓解,通常发作几小时后宝宝会安静下来。

儿科专家崔玉涛说,“肠绞痛”是大肠痉挛所造成的疼痛,经常让小宝宝哭闹个不停,甚至能够持续哭闹个1-2小时。由于婴儿不会讲话,对于身体的不适,只会以啼哭做为主要的肢体语言。婴儿肠绞痛的特点为间歇性的哭闹。

肠绞痛的发作是因为婴儿肠道和神经发育都不够成熟,消化系统各个阶段的运动/蠕动不受神经很好的协调控制,肠内气体不能顺利排出,形成了肠绞痛的基础。营养充足的健康婴儿每天哭闹至少3小时,每周哭闹至少3天,且发作超过3周的一种发育中常见的问题。生后3周左右开始,2-3个月达高峰,4-6个月后逐渐改善恢复正常。

如何判断是否是婴儿肠绞痛?

由于是良性的问题,一般这些婴儿,往往喝奶量是正常的(有严重问题的宝宝奶量会减少一半以上),且体重也多半稳定增加。碰到如 此「夜啼郎」除了是玩笑话,可省下保全防盗措施外,对于为人父母的夫妻俩而言真是严重的考验与打击;是需要多些耐心来照顾及观察宝宝的。

半夜哭闹一定是肠绞痛吗?

是不是婴幼儿在半夜哭泣时就一定是肠绞痛呢?要确定婴幼儿是否为肠绞痛,必须先观察宝宝是否有其它需求而哭泣,如肚子饿了、尿布湿了、鼻塞、环境温度太冷或太热,或是做梦,也有的宝宝是睡醒后想要有人抱或找人玩。如果都不是,才考虑是否为肠绞痛所引起的肚子痛了。

若仍无法排除有问题的状况,一定要请教小儿科医师,来鉴别是否罹患了中耳炎、肠套迭、疝气等肠阻塞的问题,以免延误病情。尤其是「肠套迭」一般为小肠末端跑进去大肠里为最常见,是指肠子的前段套入后段的肠腔内,而产生肠黏膜肿胀及肠道阻塞。

如果觉得《妈咪如何预防小儿湿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