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孩子有哪些预防蛀牙方法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8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蛀牙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孩子有哪些预防蛀牙方法呢?

1孩子有哪些预防蛀牙方法

按理来说,现在的年轻父母多是80后,在育儿方面的知识并不匮乏,接收到的如何预防儿童龋齿的各种信息也很丰富,可是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的孩子会患上龋齿呢?目前儿童龋齿率依然居高不下,甚至还有三四岁的孩子出现全口龋齿的“猖獗齿”。

乳牙龋齿影响一生

孩子的乳牙从6岁左右开始替换,要到12岁左右才换完。儿童的乳牙龋齿不经处理会引发牙列不齐,影响恒牙的发育。如果乳牙龋齿发展成为乳牙根尖周炎,可能会波及到在牙根端的后继恒牙牙胚,致其牙釉质发育不全。

此外,龋病可导致乳牙牙冠长度缩短或被过早拔除,致使其两侧相邻牙向此间隙移位,使后继恒牙萌出因间隙不足造成位置异常,还影响恒牙萌出的顺序和位置,造成牙齿排列不齐,影响一生的美观。

龋齿猖獗不全是孩子的错

发生龋齿,不能完全怪罪于孩子,家长其实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年幼的孩子尚未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特别是睡前不刷牙或没刷干净,牙齿很容易受到腐蚀,这是不少孩子龋齿高发的主要原因。

很多家长认为要让孩子早早养成自理能力,学会自己刷牙更是体现“自理能力”的小事。可是3岁的孩子由于自身动作协调性和吞咽能力都没有达到能够独立“保证质量”刷牙的程度,家长一味地听任孩子自己刷牙,自然会导致刷牙做了无用功。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有龋齿后,都会“提前干预”,及时就医诊治。因为龋病的出现和加重都是渐进的,一般孩子牙齿初现“小洞”时还不会感到疼痛,但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等到小洞变成大洞,发展成牙髓炎、根尖周炎才会出现疼痛和肿胀,这时再治疗就麻烦多了。

长第一颗牙就应培养好习惯

预防龋齿的最直接方法就是要从小培养好习惯,家长可从下面几点着手协助和引导孩子做好日常的口腔护理:

1、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当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妈妈就要为宝宝做口腔护理。早晨及晚上临睡前,在食指上缠上干净的纱布,蘸清水清洁牙齿及牙龈。出牙后的宝宝,平时每次喝完奶后,要给宝宝喝几口白开水,清洁口腔。从3岁起就要让儿童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孩子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对牙齿有利的食物。另外,尽量养成吃完东西后漱口、睡前不吃东西的好习惯。

3、杜绝其他不良习惯:有些儿童在出牙和换牙时出现吐舌、吮指、舔牙、咬铅笔、咬衣角、咬嘴唇、吮指、单侧咀嚼等不良习惯,家长应及时纠正,否则会造成牙齿的畸形,影响孩子牙齿咬合的能力。“

2哪些原因导致孩子蛀牙

一项来自全国牙病预防指导组的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显示,儿童患龋齿率在90%,不少儿童因此而“欢笑不再”,蛀牙无情地缠上了儿童。另外,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的孩子牙齿不整齐的也越来越多——

刷牙勤了蛀牙为何越来越多?

吃得精了牙为何越长越难看?

●“奶瓶龋”不少见

洪湖张先生的女儿虽然只有1岁,但门牙却都已龋坏。

武汉市儿童医院口腔科雷志云主任介绍,在门诊中,奶瓶龋的孩子并不少见。新生的婴儿食物主要以牛奶为主,乳牙萌出后,因为自己还不会清洁牙齿,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代谢产生酸性物质,将牙齿龋坏。因此,家长最好每次喂完奶后能够给婴儿喂点白开水,保持口腔清洁。

许多家长觉得孩子小,不会刷牙,其实,孩子口腔清洁应从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开始,也就是大约从6个月开始就要给宝宝“刷牙”了——父母用干净的纱布包裹自己的食指沾净水帮宝宝清洗口腔,这种口腔护理方法一般要持续幼儿两岁半;从两岁半开始,父母应替幼儿选择此年龄段使用的牙刷,每日早晚两次,站立于幼儿身后,手把手教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到3岁幼儿经过半年的训练,应能独立完成刷牙动作了。但此时的幼儿还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家长不可疏于监督指导作用,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样才能使孩子拥有一副健康美丽的牙齿。另外,如果母亲能在孕期注意多吃促进牙齿发育的食物,孩子出生后乳牙萌出时钙化程度就高,不容易形成龋齿。

●4岁后半年查一次牙

乳牙萌出不久即可患龋,且调查显示,患龋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尤以4岁后患龋率增长明显。很多家长不解,每天早晚都会督促孩子刷牙,为何还是有蛀牙?

雷志云主任说,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到了3岁以后,大多喜欢吃零食喝饮料,这些都是导致牙齿龋坏的主要原因。虽然现在家长都会监督孩子早晚刷牙,但由于孩子零食不断,又不能保证随时清洁口腔,食物残渣容易附着在牙齿上,另外,许多孩子在晚上刷牙后又会进食,睡前还要喝瓶奶,日积月累就会引发龋齿。

因此,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十分重要,应从饮食、卫生和定期检查三方面做。让孩子尽量减少吃零食,尤其是含糖分高的零食,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孩子4岁后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因为对口腔医疗怀有恐惧感,孩子有口腔疾病一般不易表达,家长也容易疏忽,通常在孩子牙疼时才会就医,如果能定期检查口腔,及早发现龋齿,就能避免龋齿对恒牙有影响,最后影响全身发育和牙齿美观。

●咀嚼退化龅牙多了

平常生活中,你会发现许多孩子都带着牙箍矫牙齿,“现在孩子牙齿不整齐的怎么这么多?”

雷志云介绍,孩子的牙齿不整齐通常俗称为错牙合畸形,包括龅牙、牙齿稀、地包天、虎牙、拥挤、歪脸、小下巴等等症状。一方面,与父母遗传有关,尤其是牙齿“地包天”的父母,极可能将之遗传给孩子。还有许多后天因素不容忽视,如喂养姿势不正确、张口呼吸、吮拇指习惯、吐舌习惯、不良吞咽习惯、咬唇习惯、偏侧咀嚼习惯、乳牙期或替牙期出现的问题等都会导致错牙合的发生。现在许多孩子很大了还在依赖奶瓶,这也是导致错合牙的原因之一。

另外,牙齿拥挤、疏松和龅牙等牙齿畸形的小孩数量不断增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小孩的食物越来越精细,一日三餐几乎难见粗粮,米越来越白、越来越精细;肉越剁越碎,许多食物几乎不需要咀嚼就可以轻而易举下咽。久而久之,导致孩子的下颔骨退化,牙齿长成畸形。

●反颌最好4岁矫治

暑假,在武汉市儿童医院口腔科矫牙齿的孩子就排起了长队,孩子长到10岁左右,不少家长带孩子来看看能不能把长得东倒西歪的牙齿排整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外观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牙齿矫形的问题,但矫形并不仅仅是将牙齿排整齐这样简单,矫形方式的选择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雷主任说,如果孩子有反颌,应该在4岁左右孩子能配合时就进行矫治,由于口腔不良习惯等导致的开牙合、反牙合、龅牙等,应及早就医破除不良习惯。如果是单纯的牙齿不整齐在乳牙期不用矫治,一般等到12岁左右乳牙脱落恒牙萌出后矫治,但对奶牙提前脱落造成的缺隙,应该及时就医,预防日后出现错牙合,而上颌后缩、下颌后缩等骨性的错牙合畸形的生长改良则必须把握好时机。下颌后缩畸形,最好在儿童生长发育高峰期前进行骨性改良矫治,由于女孩比男孩发育较早,女孩生长发育高峰期为10-11岁,男孩为12-13岁。而上颌后缩畸形则应在8-10岁左右进行校正。但具体的问题要具体对待,建议孩子定期检查及早发现问题。

3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蛀牙

据了解,大约从8月21日开始,到妇幼医院做入园体检的孩子络绎不绝,每天都有150人左右,目前共有千余名2至6岁的幼儿进行了体检。除了血常规、口腔五官筛查、肝功能、乙肝等检查项目,今年还增加了微量元素的检查。

通过检查医生发现,患龋齿的孩子真不少,比例大约在70%以上。令医生吃惊的是,其中一个5岁的小女孩,嘴里的20颗牙,有16颗都患上了龋齿。口腔科医生告诉记者,除了钙化程度不好以外,口腔卫生是儿童患龋齿的主因。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家长对幼儿龋齿并不在乎,认为反正孩子还要换牙,到时再注意也不晚。其实,幼儿在六七岁时才开始换牙,此前出现龋齿,如果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很容易使龋齿进一步发展,严重的会引起脸部肿胀、化脓、发炎,还可能对恒牙胚产生影响。因此,家长应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少吃糖果,适当吃粗糙、富有纤维的食物,此外,发现龋齿应及时带孩子治疗,以免龋洞越来越大。

在体检中,医生还发现,不少孩子都不好好吃饭,至少有10%以上的孩子体重偏瘦,多为三四岁的幼儿。弱视、近视的也不少,比例约5%。体检期间,医生几乎每天都能查出四五个患有弱视的孩子。

另外,在今年新增的微量元素检查中,医生发现不少幼儿血液中有害重金属铅、镉,特别是铅的含量较高,相对的,一些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钙、铁、锌却有些不足。以上问题值得孩子家长们注意。

4蛀牙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孩子长了蛀牙,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才几岁,没有必要去医院看。天津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姚睿提醒,儿童蛀牙的危害不容小觑,家长的忽视往往会导致孩子错过蛀牙早期治疗的时机。

两大常见病因

儿童蛀牙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口腔疾病。乳牙钙化程度低,因此更易受细菌侵蚀而蛀坏。现今儿童容易发生蛀牙,大多是由于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造成的,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儿童口腔清洁不彻底。婴幼儿不会漱口和刷牙,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虽会刷牙,但大部分儿童漱口、刷牙不认真,不能坚持早、晚刷牙及进食后漱口,所以在齿缝间和沟裂中容易存留食物残渣;二是儿童喜欢吃零食,特别是喜欢吃甜食,有的孩子甚至嘴里含着糖睡觉。人体口腔内有很多细菌,特别是乳酸杆菌,能使糖和食物残渣发酵,产生大量乳酸,这种酸能破坏牙齿结构,发生蛀牙。

危害不容忽视

一旦发现孩子长了蛀牙,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断和治疗。因为儿童蛀牙的危害不仅仅体现在局部,也会对儿童的全身健康带来影响:

1.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

蛀牙疼痛,导致儿童养成偏侧咀嚼习惯,久而久之容易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

2.颌面部畸形。

乳牙是儿童时期的咀嚼器官,由于咀嚼功能的刺激,才能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失去了这种正常生理刺激,颌骨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可造成颌面部轻重不等的畸形。

3.继发其他牙病。

蛀牙可发展为牙髓炎、根尖周围炎、牙源性囊肿或间隙感染等。乳牙的尖周炎还可波及到恒牙,导致恒牙硬组织发育不全。

4.引起感染性疾病。

儿童蛀牙引起根尖周围感染时,往往会成为感染病灶,造成全身性感染。与此有关的疾病有视力降低、关节炎、肾炎、心肌炎、长期低热等病。

5.影响生长发育。

由于蛀牙疼痛及乳牙龋坏早失,会导致咀嚼功能降低、胃肠消化吸收减弱,造成机体营养不良,使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6.造成心理障碍。婴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时期,完整的乳牙有助于孩子掌握正确的发音,乳牙龋坏和早失则会使孩子发音不清。乳前牙区严重的龋蚀,使有些孩子羞于开口,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也很不利。

早期预防治疗

预防蛀牙应注意,婴幼儿食物要多样化,以提供牙齿发育所需要的丰富营养物质。此外还要注意多咀嚼韧性大的食物。要教育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后漱口、2岁半左右就开始刷牙、睡前不吃糖和零食等。应定期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检查口腔,早期发现蛀牙,早期治疗。

5孩子爱喝饮料导致蛀牙

每种因素在牙齿腐蚀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口腔细菌与可发酵碳水化合物接触的时间越短,细菌产生酸的可能性就越小。

经常食用含有可发酵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及经常长时间在口中咀嚼黏性食物是导致蛀牙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饮料,包括含糖饮料,在进入口中后会马上离开口腔。

专家称,如果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任何含有可发酵碳水化合物(糖及某些淀粉质)的食物或饮料,包括含卡路里的汽水,均可能导致蛀牙发生。唾液能够对酸进行稀释,减轻对牙齿珐琅质的影响。

据资料介绍,在过去的20年中,美国的蛀牙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同时饮料的消耗量却在逐年上升。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趋势也大体相同,18岁以下儿童的蛀牙发生率在不断下降,但爱喝饮料的人却越来越多。

如果觉得《孩子有哪些预防蛀牙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