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哪些因素会诱发牙周炎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8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因素会诱发牙周炎呢?

1哪些因素会诱发牙周炎

一些全身性危险因素在牙周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确实有一些群体比一般人群更容易罹患牙周病,如果你属于以下“高危人群”的话,那就需要加倍关注自己的牙周健康了。

35岁以后人群易遭遇牙周病:

据统计,35岁以上的人当中有3/4的人会得牙周病。吕医师表示,由于牙周病很少发生疼痛现象,再加上中国人一般很少像美国人一样每半年检查牙齿,所以很容易感染上牙周病。

此外,老百姓中流传着受凉了、累着了、着急了都会上火牙疼。所谓上火牙疼,其实就是你的口腔内存在的牙周病的慢性病灶,在压力、受凉等作用下发作了。这个时候,就极容易诱发牙周病,所以许多牙周病病患往往到了问题严重时才找牙医检查。

此外,三类人群也易遭遇牙周病:

第一类:压力、悲伤是不良刺激。有位女士说,一天她晚上加班到很晚,早上起来,牙疼得厉害。自此落下病根,以后一加班,一感到压力大,牙就会疼。科学家发现,牙周病与压力、悲伤、焦虑等心理问题存在密切联系。

原因是,人们在受到较大压力的时候,会释放出一种皮质醇激素,这种激素水平的升高,会增加牙龈和腭骨受到细菌毒素破坏的速度,引起牙周疾病,或加重病情。

也就是说,牙周病症状也是人体对于长期精神压力的一种应激反应。强迫症、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等心理因素,都是精神压力的一种情绪反应,都与牙周病关系密切。

第二类:自恃牙齿状况极佳、从来没有蛀牙,很少找牙医的人。人的唾液可分为酸性和碱性,唾液酸性的人易在牙齿表面形成酸蚀脱钙作用,很容易蛀牙,会痛,所以知道找牙医治疗,得牙周病的机率较小;而唾液偏碱性的人,牙齿表面不易遭到酸蚀,不易有蛀牙,但却因碱性唾液中含钙离子较多,很容易钙化形成牙结石。而牙结石就是造成牙周病的主因之一。

第三类:个性急躁的人。由于性急,刷牙时间总是匆匆忙忙,不能牙齿面面刷到。性急的人刷牙时既快又太用力,容易造成牙肉受力部分发生萎缩病变,牙周病还和心脏病相互关连。据统计,牙周病患者患致命性心脏病的机率,是一般人的两倍,中风的机率为一般人的三倍。

2天冷牙疼的原因 诱发牙周炎的因素

一、天冷牙疼的原因:

在生活中,牙痛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可由许多疾病引起,如龋齿、急性牙髓炎、牙周炎、急慢性根尖周炎、牙本质过敏、牙齿隐裂或根折等都可引起。

龋齿是因为牙体有龋洞。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或食物嵌塞龋洞时而感觉牙痛。去除刺激因素后,牙痛可立即停止。急性牙髓炎表现为自发性、阵发性疼痛,遇到冷热刺激或夜间休息时疼痛加剧。牙周炎表现为持续性钝痛,伴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甚至牙齿松动,牙龈萎缩。

急慢性根尖周炎表现为持续性跳痛,牙齿有伸c乏感或浮起感,不能咀嚼食物。

这些疾病引起的牙痛,虽然机理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遇到冷、热刺激时疼痛加剧。冬季天气寒冷,人们呼吸空气时。牙齿也会间接地接触到冷空气。尤其是感冒鼻塞时,牙齿与冷空气接触就更多,自然容易引起牙痛;其二,冬春季的湿度、风和日照,也对牙痛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三,冬季是蔬菜淡零,空气义比较干噪,人们容易“上火”,引发牙痛。

口腔疾病引起的牙痛非常难受,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刺激很大,止痛的惟一有效方法就是到正规口腔医疗单位进行治疗。

二、牙周炎的诱发原因是什么

1、菌斑是指粘附于牙齿表面的微生物群,不能用漱口、水冲洗等去除。现已公认,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2、牙石是沉积在牙面上的矿化的菌斑。牙石又根据其沉积部位和性质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两种。龈上牙石位于龈缘以上的牙面上,肉眼可直接看到。

3、其他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复物、口呼吸等因素也促使牙周组织的炎症过程。

4、诱发牙周炎的主要病因还包括创伤性咬合,咬合力过大会超越了牙周组织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组织发生损伤的咬合,称为创伤性咬合。

三、预防牙周炎的方法

1、不能破坏牙组织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避免做那些破坏牙组织的事情,要尽量少用牙签等东西来剔牙,这对牙齿是非常的不好的。

2、养成练好的习惯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饭后一定要记得刷牙和漱口,并且在睡前不能吃东西,还要及时的去除牙菌斑,这样就能防止牙石和牙垢的形成。

3、定期做口腔检查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定期的做口腔的检查,一般每半年检查一次比较好,并且每隔半年就可以洗一次牙,这对预防牙周炎是非常的好的。

3怎么刷牙预防牙周炎方法

对于以食为天的人们来说,牙齿出了问题无疑是最痛苦的折磨之一。牙周炎病作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已经困扰了无数的人,尤其是男性。有研究指出: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更易患牙周病。

《健康周报》美国马里兰牙科学院表示,男性体内的性激素可能影响身体免疫系统,让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罹患破坏性牙周炎,牙周承受更多感染风险。

研究人员首次发现,性别会影响破坏性牙周病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根据临床观察,男性一旦罹患口腔疾病,病情往往比女性更严重。流行病学数据也显示,全球男性罹患牙周病的比率的确比女性高。

牙周病会影响牙龈的健康,造成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和脱落。牙龈按摩可以促进牙龈角化、使上皮增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从而提高牙龈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减少牙龈萎缩,防止牙周病发展、牙齿松动,使口腔更健康。

1、正确刷牙

刷牙时有目的地将牙刷毛向上或向下倾斜45度,压在牙龈上,反复按摩。或者将牙刷放在牙根部,反复上下短距离地颤动,对牙龈边缘和龈乳头有按摩和清洁局部的作用。

2、咀嚼粗糙、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咀嚼粗糙、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会对牙龈组织产生适当的刺激,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

3、口外按摩

漱口后,用右手食指放在牙龈相应的面部皮肤上,按一定的顺序轻轻上下按摩,也可做小圆形的旋转按摩,有利于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4、口内按摩

洗净右手,把食指放在牙龈黏膜上,来回移动按摩,或做小圆形的旋转按摩,再向牙冠方向施加力量,并向咬颌面滑动。反复动作数次,按摩后漱口。

上述几种方法,大家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选择其中一种即可。每日进行2—3次,每次3—5分钟为宜。

按摩牙龈时,用力要适当,不然会对牙龈造成压迫性损伤;用牙刷按摩时,尽可能选择软毛牙刷,而且刷头要小,既能避免刺伤牙龈,又可保证各个部位的牙龈都能被按摩到。

4定期洗牙预防牙周炎

巧用牙线去除嵌在牙缝里的污垢

想要有效预防牙周炎,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起、午饭后、晚上睡觉前刷牙,做到饭后漱口。

第二,如果刷牙或咬东西时牙龈出血,或牙龈红肿,可能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应及早到医院诊治。

第三,学会巧用牙线,将嵌在牙缝里(相邻两颗牙齿之间的缝隙)的污垢清除干净。牙线的使用方法是:取一段15~20厘米长的牙线,将牙线两端分别缠绕在两手的食指或拇指上。

然后拉直牙线,让其慢慢进入相邻两颗牙齿之间的缝隙内,然后将牙线贴着牙齿的邻面轻轻地上下刮动或里外拉动,从而清洁牙缝里的牙菌斑、食物残渣等。每清洁一段时间,要用清水漱口,漱净被刮下的菌斑,再继续清洁。

第四,饮食要营养均衡,多吃益于牙齿健康的富含纤维素的耐嚼的食物,少吃含糖食品,不抽烟。

半年洗一次牙及时清除牙结石

“不管平时多么注意刷牙的人,牙齿上或多或少也会有牙结石。牙结石是在牙菌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粗糙坚硬的钙化物,多堆积在牙齿颈部。一旦出现牙结石,很容易造成牙龈出血、发炎、肿痛、溢脓甚至萎缩等。”专家说,目前,清除牙结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洗牙(预防性洁治),而这也是预防牙周炎的有效方法。

“牙结石比较多的人洗牙后可能感觉口腔内不舒服,还可能出现牙齿遇冷、热刺激疼痛或牙缝变大等问题,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专家说,这时,通过使用一段时间的药物含漱液、脱敏牙膏,同时坚持温水刷牙、温水漱口或咀嚼茶叶等,上述不良症状即可消失。

5牙周炎的病因及预防方法

从各地口腔诊所来看,现在去看牙齿老人已经不是主要人群了,小孩子和成年人也都存在着牙病,牙周炎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这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患上牙周炎,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为什么会得牙周炎呢?

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本病多因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导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牙周炎。

牙周炎一般侵犯全口多数牙齿,也有少数患者仅发生于一组牙齿或个别牙齿。磨牙区和下前牙区菌斑、牙石易堆积,所以这些部位较易患病。患者牙龈红肿,易出血,但通常不引起患者的重视,及至形成深牙周袋后,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出现咀嚼无力或疼痛,甚至发生急性牙周脓肿等,才去就诊,此时已为晚期。

预防牙周炎应做到以下几点:

(1)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牙刷,牙膏的选择。

(2)饭后,睡前漱口(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洁。

(3)对不易去除的食物碎屑,软垢,菌斑,用牙线,牙签,牙刷清洁。

(4)定期检查,龈上洁治半年1次。

如果觉得《哪些因素会诱发牙周炎》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