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牙周炎的四大危害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4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牙周炎有什么危害?牙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据统计因患牙周病拔牙的占拔牙总数的40%左右,它还会引起口臭、牙齿脱落等症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牙周炎的四大危害。

1牙周炎的四大危害

牙周病有什么危害?

1、牙周病的发展是一种慢性过程,患者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不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可出现牙龈出血、牙龈肿胀、牙龈溢脓、口臭等症状。

2、当炎症继续,包绕牙齿周围的牙槽骨会被吸收而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牙间隙增宽,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可导致牙齿的脱落。

3、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因患牙周病拔牙的占拔牙总数的40%左右,从而影响患者的面容美观、发音、咀嚼进食。

4、更为严重的是,牙周病的局部感染还可作为病灶,引起全身其他部位的一些重要脏器患病。

2牙周炎到底有什么危害

如果你在刷牙时出血、晨起口水带血,或者牙龈溢脓、咀嚼无力、牙齿松动,反复发作的牙周脓肿,更甚者全口多个牙松动、脱落,那么不幸的告诉你,你已经是严重牙周炎患者。那么牙周炎不治会有哪些危害?听听专家怎么说。

牙周炎的早期症状并不严重,患者容易忽视。但是,牙周炎作为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若长期发展,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还会严重影响全身健康。

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

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大家是否知道牙周炎,尤其是中重度牙周炎,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呢?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内存在大量细菌,这些细菌随时可能酿成大祸:可因咀嚼、刷牙等造成一过性菌血症,入血的细菌可凝集血小板形成血栓。临床发现,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有10%—30%与牙源性感染有关。

牙周炎与妊娠不良

孕期母亲患牙周炎与早产低体重儿关系的研究表明,18%的早产低体重儿是由母亲患牙周炎导致的。患牙周炎的母亲发生早产低体重儿的危险率是对照组的7.5倍。

3孕妇牙周炎有什么危害

我国一些地方延续着孕产妇在孕期、产褥期不刷牙的习俗。但怀孕的女子如果有口腔炎症,即使只是牙龈炎,都有可能引发细菌进入血液,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早产。

孕妇患有牙周病容易早产:

一颗虫牙让28岁的孕妇小梅失眠了一个多月了。去看医生吧,一些口腔门诊却不敢“接招”,“我愿意不打麻药拔牙,但医生说,剧痛也会引起流产。”小梅已有8个月身孕,口腔医院孕期口腔保健门诊的医生最后为小梅做了保守治疗。“早知今日,我在怀孕前就该把虫牙处理掉!”小梅懊悔不已。

“随着宝宝的生长,母亲负担越来越重,导致免疫力下降,易发冠周炎。”专家称,因口腔疾病前去就诊的孕妇人数众多,“怀孕时患牙周病或智齿冠周炎,细菌会随着血液进入羊水,对宝宝的危害极大,不亚于整天吸烟。”尴尬的事实是:孕前去该门诊做口腔检查的女性,一年不到10名。

牙周病与孕妇的关联早已为医学界所关注,专家曾经宣布,患牙周病的孕妇早产率是普通孕妇的7倍。这次的研究又为此增加了数据依据。牙周病的直接原因是细菌感染,容易感染该种细菌的人,实际上是体内有易感染的因子。而女性因为体内雌激素的原因,很多人先天便携带有这些因子。

另一个原因是,孕妇更容易患牙周病。在怀孕初期,孕妇往往因为妊娠反应而讨厌细细刷牙——牙刷放在嘴里就容易引起呕吐。这样,孕妇患牙周病的几率就比别人多。婴儿本来应该在母亲子宫里羊水中的催生素达到一定程度时,瓜熟蒂落离开子宫,但若孕妇体内有牙周病原菌,雌激素就会增加3倍,羊水的成分也因此变浓,容易引起早产。

孕妇患有牙周病对胎儿不利:

专家称,美国牙周病学会年会报告指出,患有严重牙周病的孕妇发生流产、早产或新生儿体重过轻者,一般为口腔健康良好者的7倍。另外,许多怀孕妇女因恐惧或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常排斥治疗牙齿。其结果反而因牙痛影响进食,造成营养不均衡,间接影响到胎儿发育。

专家进一步解释:女性怀孕后,体内的雌性激素和黄体酮水平很高,会影响口腔环境,平时“潜伏”的小问题也可能表现出来。这个时期,很多准妈妈为了防止用药伤及胎儿,即使疼得死去活来也坚持不治疗,最后导致口腔疾病严重化。如果牙周炎不及时治疗,将会破坏牙周骨组织,引起牙齿松动脱离。中、重度的牙周炎,甚至会使孕妇生出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机会大大增加。

4牙周脓肿是牙周炎吗

牙周脓肿也是牙周炎的一种表现

牙周炎是一种由于细菌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而引起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多因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导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从而造成牙周炎。

牙周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不仅在刷牙时出血,严重时在说话或咬硬物时也会出血,牙龈颜色暗红,由于发病伴随水肿,局部显得比较光亮。此外,还会有牙周袋形成,正常情况下,牙龈附着在牙齿上的龈沟仅深0~2毫米,超过两毫米则为牙周袋。

牙周袋的形成,说明炎症已从牙龈发展到牙周支持组织,使较深层的牙周组织感染,形成慢性破坏,脓性分泌物将从牙周袋溢出。

早期的牙周炎牙齿不松动,只有在慢性破坏性炎症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牙周组织支持力量大为减弱时,才可以导致牙齿松动。

牙周炎的根源在于牙龈萎缩,最新研究发现,牙龈萎缩是由于人成年后,某种大脑激素分泌水平逐渐消失导致消化系统无法吸收牙龈最需要的维生素而造成的,可以说是人的天生缺陷,因此人在成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萎缩,以往口腔医学对于牙龈萎缩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

5孕妇患牙周炎有哪些危害

国外相关研究报告发现,患重症牙周炎的孕妇发生早产和生出低体重儿的危险率为牙周正常的孕妇的7.5倍。多数牙病并不能靠吃药治好,而需专业的清洁甚至手术等对症处理才能根治。牙龈红肿、出血,很多人都认为是小毛病,不少准妈妈以为含点盐水、吃些维生素就行了。专家认为这种做法有误,因为除了口腔黏膜炎,多数牙病并不能靠吃药治好,而需专业的清洁甚至手术等对症处理才能根治。

案例:准妈妈牙龈一碰就出血

31岁的饶女士怀孕三个多月了,先生和公公婆婆都把她当家里的“功臣”,日常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即便如此,天天养尊处优的饶女士还是出现了意外——半个月前,她的牙龈又红又肿。刚开始她以为自己没睡好,加上怀上孩子之后吃得好,可能补“上火”了,也没太在意。没想到第二天咬苹果时,果肉上留下了一个明显的血印。一照镜子,她发现自己的牙龈不但肿得厉害,而且出血了,吓得她不敢再咬太硬的东西。

但即使饶女士吃东西时无比小心,可刷牙时还是很容易出血,吓得她好几天都只敢用盐水漱口,不敢再用牙刷。往常熬夜上火,她也曾经有过牙龈红肿、出血的经历,只要早点睡、多吃点青菜水果,或者再吃点药,很快就好了。可这次似乎不比往常,牙龈似乎稍一碰就会出血,饶女士不得已来到口腔门诊,一见医生就要求:“请尽量不要给我开药吃,我怕影响宝宝健康!”

医生给饶女士做完检查后,建议她清洗牙齿,除去牙菌斑和牙石,并叮嘱她不能光漱口,即使出现血丝,也要好好刷牙。一个星期后,饶女士牙龈的炎症终于明显减退了。

解读:激素变化大,牙龈易发炎

“女性在妊娠期内分泌变化很大,血液中的黄体酮含量大增可导致激素水平失调,使牙龈的毛细血管弹性减弱渗透性增强,所以更容易出血。”医生介绍说,像饶女士这样的准妈妈其实并不少见,她们口腔所出现的变化跟妊娠有直接的关系,在医学上称之为妊娠期牙龈炎。

专家分析,孕期激素水平的改变,除了导致牙龈血管“脆弱”外,也使口腔内的菌群产生了变化。另外,牙龈对细菌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也更为敏感。上述多种因素叠加起来,可让本来就牙齿排列不整齐或口腔卫生不良的准妈妈更容易出现口腔炎症,而本来就有局部炎症者更容易加重症状。

另外,不少妊娠期的女性喜欢吃酸甜的食物,如果不注意及时清洁口腔里的食物残留,也可加重炎症的程度。这时如果怕出血,早晚都只漱口不刷牙,细菌更难清除,对口腔健康的危害更大。“其实,如果怕伤及牙龈易出血,可改用毛软一些的牙刷,动作轻一些,总比光漱口清洁得彻底些。”专家指出。

如果觉得《牙周炎的四大危害》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