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牙周病有什么特点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7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4 分钟。

牙周病有什么特点?牙周病的特点有哪些?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1牙周病有什么特点

牙周病的特点有哪些?

牙周病与其他疾病一样,按照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及慢性。急性牙周病症仅为牙龈红肿、牙龈炎症、牙龈出血等。随着牙周病病情的加剧,患者会开始出现刷牙疼痛、牙龈脓肿、牙齿松动、牙齿敏感等表现!值得引起关注的是:部分牙周病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将伴随面部肿胀、发烧等表现!

牙周病的特点:

1、高发

牙周病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口腔疾病。

2、快速

牙周病具有发病快、进程慢、早期无明显症状等特点。

3、阶段性

通常,年龄大的朋友,更易患上牙周

4、严重

牙周病并不会自行痊愈,通常,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病情也会逐渐加剧。

病。

2牙周病的六大特点

牙周病的特点

1、人群差异

牙周病患病率与年龄有直接关系,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儿童自5~6岁可能患牙龈炎,青春期(12~14岁)达到高峰,以后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直到老年。性别之间的差异,多是男性多于女性。此外,一般情况下,城市居民的牙周健康状况好于农村,牙周病在不同民族间也有差异。

2、时间差异

工业化国家的儿童、青少年在20世纪60年代初,牙龈的患病率相当高,与发展中国家情况类似。但由于牙科公共卫生学的发展,采取了广泛的预防保健措施,人群中牙病得到有效控制,首先是青少年,儿童的龋病、牙龈炎患病情况持续下降,然后扩大到成年人。

3、地区差异

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一些国家的社区牙周治疗需要指数,并趴1 5~19岁青少年牙石检出的高低分为5个等级,世界范围牙周病患病规律是:发达国家患病率低.发展中国家患病率高。这种患病特点是与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及口腔预防保健措施的落实有密切关系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在人群中开展口腔保健工作。定期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赘个人群的口腔保健意识,对牙周组织的健康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4、口腔卫生状况

口腔卫生的好坏与牙周健康有直接关系。口腔卫生好,通常是菌斑清除得彻底,牙龈炎、牙周病的患病率就低。

5、长期服用避孕药

也会加重牙龈炎症。主要原因是长期服避孕药后增加了性激素,牙龈内肥大细胞被破坏,释放出组胺和蛋白水解酶,这样就加重了牙龈局部刺激的反应,致牙龈炎症加重,这种现象与妊娠期龈炎相似。因此,对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应加强口腔卫生指导并及时治疗已有牙龈炎,从而尽可能减轻或避免牙龈炎的发生。

6、吸烟因素

吸烟对人体有害。另外,吸烟者菌斑形成的速度高于不吸烟者。

3牙周病 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

为了迎接3·15消费者权益日,由中国消费者报社主办的“口腔健康与和谐消费”口腔专家高峰论坛日前在京举办。与会专家认为,口腔保健是人体健康的第一关,成人口腔护理的首要关键是预防牙周病。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口腔专家指出,口腔常见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人们忽视,有很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在口腔有表现,常常可通过口腔健康检查而发现。

牙周病不但导致牙齿脱落,且可引起心脏等多种全身疾病

牙周疾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齿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非特异性、感染性的疾病。根据疾病侵犯的部位分为两大类:牙龈炎和牙周炎。牙周病对于多数人来说,它的病因主要由于口腔卫生不良,牙齿周围堆积了大量的菌斑、牙石,为细菌的聚集与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牙病主要症状是牙龈出血,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牙龈溢脓,咀嚼无力,牙齿松动。 目前,公众已充分认识到龋齿(蛀牙)对口腔健康的危害。然而,大部分消费者对于危害性更甚于龋齿的牙周病却十分陌生。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荣文笙博士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道出了牙周病的危害,“龋齿只会坏掉一颗牙,而牙周病会导致一排牙齿脱落”。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有2/3的人患有牙周疾病。它是35岁以上人群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 牙周疾病不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首要原因,更是影响心脏、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导致各种死亡率极高疾病的重要成因。有报告称,牙周炎患者发生冠心病和中风的几率分别为牙周正常者的1.4倍和2.1倍。口腔卫生差者容易发生牙周病,牙周病会增加呼吸道病原菌在患者咽部的定植,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其发生慢性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几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2倍。患重症牙周炎的孕妇,发生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危险性是牙周正常孕妇的7.5倍。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有30%与牙源性感染有关;细菌产生大量的内毒素并进入血液,可引发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系列病理反应,诱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此外,牙周疾病作为感染病灶,还能引起多种炎症,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虹膜睫状体炎及某些皮肤病等。 由上可见,防治牙周疾病是确保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烟民高发牙周病,孕妇和上班族也多受牙周疾患侵扰

烟民是牙周病高发人群。牙周病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始动因素牙菌斑,以及口腔卫生不良、牙石、食物嵌塞等促进因素。其中吸烟是引起牙周疾病的促进因素之一。吸烟时烟草燃烧的热和积聚的产物是局部性刺激剂,使牙龈角化增加和牙面出现棕色柏油样沉积物,促进牙菌斑和牙石量增多,易诱发或加重牙周疾病 的症状。此外,吸烟可以使口腔黏膜形成白斑,长期含着烟在上、下唇间,会使口腔的灰白斑继续受高温的刺激,而出现皲裂和溃疡。经久不愈的溃疡,也是致癌的因素之一。 孕妇须严防牙周病。美国牙周病专家大卫·帕克特副教授说:“牙周病患者的口腔犹如一个‘细菌蓄水池’,尤其是牙床下,更是装满数以万计的细菌。这些细菌并非永远都在口腔内活动,它们会跟着血液的循环,进入身体其他部位如心脏或子宫,使这些部位受感染而发炎。” 上班族易受牙周病侵扰。研究表明,精神紧张的人比正常人更少从事体育锻炼,更易吸烟、酗酒而产生易怒,孤僻,更少注意自我口腔卫生保健。 牙周病患者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压力,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心理因素是精神压力的一种情绪反应,它可能是与牙周病关系最密切的因素。顽固性牙周病患者表现出对牙科治疗的不愉快感、痛感以及消极依赖、自我相对脆弱的人格特征。精神压力常常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反过来又加深心理负面影响,产生强而持久的心理应激,超过机体的适应能力而致病。

牙周疾病可以通过生活细节自行察觉,自我保健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冯希平教授说,牙周疾病可以通过生活细节自行察觉:刷牙时或咬食物时牙龈出血(牙刷或食物上有血迹);牙龈红肿、碰时易出血,牙面有牙石;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度、咬物无力、牙根暴露;有口臭,轻压牙龈可有脓溢出;部分齿列的密合度改变。 对此专家提示从以下方面进行牙周保健: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坚持“竖刷牙法”,弃用“横刷牙法”。儿童晚上刷牙更重要,这样有利于口腔清洁,防止龋齿、牙周疾病的发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含糖食品,特别是少吃软性甜食,多吃富含纤维的耐嚼食物,这样会增加唾液分泌,有利于清洁牙面。多吃肉、蛋、蔬菜、瓜果等有益于牙齿健康的食物;增加牙齿及口腔的抗病能力。根据自身情况选购牙膏(含氟、含中草药)、牙刷、牙线,利用牙刷或手指做牙龈按摩,经常进行叩齿运动,有利于牙齿的稳健;定期做口腔保健,儿童每半年,成人每年都要做一次口腔牙齿检查。发现牙病及早治疗,每半年去医院洗一次牙,除掉牙结石,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为了保护牙齿,奉劝烟民少抽烟,最好能戒烟。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教授认为,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部分,是人类健康文明的一个窗口和标志,广大群众应当坚持培养合理的口腔护理习惯,以科学的、全面的口腔疾病预防知识为导向进行日常护理,从而保证终生有一副健康的牙齿,也是为全身心的健康提供保障。

口腔健康消费不能盲从,应以预防口腔疾病为核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口腔护理在我国成为了一个日渐庞大的市场。有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口腔清洁用品市场规模达到75个亿,其中牙膏产品实现销售40亿支(以65g/支的标准计算);2005年我国牙膏规模达45亿支,中国口腔清洁用品市场的规模将接近78亿元。到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1亿元。 在激烈的竞争中,以牙膏为代表的口腔护理企业甚至开始有意无意地将消费者引入“误区”。一些企业推崇的“防蛀、固齿”概念成功地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也引来诸多牙膏企业的争相追捧,一时间“防蛀、固齿”成为几乎所有牙膏都必备的元素。消费者在选购牙膏时只能以个人口味习惯、价格、包装等因素加以区隔,而以消费者为导向、以预防口腔疾病为核心的消费趋势却被众厂商遗忘。 在专家看来,这种盲目推崇防蛀的做法未必可取,因为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口腔护理产品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而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比较特殊,必须因人、因时而异。以前,我们的牙齿健康宣传重点在儿童身上,他们主要面临的是龋齿问题。所以,老百姓对龋齿的认识相对充分一些,而对牙周疾病的认识却很不够。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主任王前虎先生表示,消费者应培养健康、合理的口腔预防保健消费观,根据自身口腔健康需求认真选购口腔清洁用品。同时,就商家而言,有责任做到:正确引导消费、实现和谐消费。一方面,在产品研发和投放中,真正以消费者的口腔健康为己任;另一方面,在市场宣传和推广时,从消费者的口腔健康出发,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真实、全面的消费参考。

中国口腔卫生事业任重道远 2001年,经过与业界专家多次讨论,卫生部最终下达了《2010年中国口腔卫生保健规划》

规划的总目标有五个,可以归纳为三个建立、一个加强、一个实现,具体为:建立牙病防治的协调机制,牙病防治指导网络、口腔健康数据库;加强口腔健康促进与教育;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目标。前四个目标是实现最后目标的基础与保障,体现了以农村和初级卫生保健为重点的方针。上述文件的形成说明我国政府对于人民口腔保健的不断重视,对我国口腔医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口腔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据2003年统计,全国有注册口腔医生近6万人,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了10倍;口腔医学院、系84所,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5倍,招生能力近2000人。我国口腔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是人力资源短缺、水平有待提高,且分布不均;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公众口腔保健意识还有待加强。以口腔医师和人口比为例,发达国家平均4000人左右有一名牙科医生,有些国家如美国、日本1000多人有一名牙科医生,我国则是平均2万多人才有一名口腔医师。因此,我国口腔卫生事业发展还需做出不懈努力,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4口腔专家谈牙周病常见认识误区

专家简介:付云副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主任

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专科主任

专家介绍:广东省牙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三届全国牙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欧洲访问学习一年。回国后,在国内率先开展并推广全球最先进的牙周病无痛诊疗技术—Vector牙周治疗,深受病患者欢迎。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是健康的门户。所以,维护口腔健康事关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然而,大家对于口腔科的疾病,却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1:“老掉牙”是正常现象,不可避免的。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目标是“8020”,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即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可见,老掉牙并不是正常现象。事实上也是可以避免的。。西方人有个好习惯:定期到牙诊所,牙齿没病也看医生。尽可能地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其实是一笔比较划算的经济账,因为即使你三个月看一次牙医,但在牙齿上花钱的总量,加起来也会比得了大病再找牙医便宜,而且不用受牙痛之苦。从医生的角度讲,我们也希望大家早一点来,防范未然。如果小病小忍,大病大忍,实在忍不住了才来看医生的话,那问题往往已经比较严重,花费增加不说,治疗效果也很难理想了。

误区2:我一天刷两次牙,已经足够清洁口腔了

即使刷牙方法正确,通常也只能清除50%的牙菌斑。因为有一些牙菌斑躲藏在牙间隙里面,牙刷是无法刷到的。所以,西方人喜欢用牙线、漱口水,增加清洁牙齿的效果。事实上我们不仅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更要把使用牙线,牙间隙刷(用于牙龈萎缩的患者)做为我们日常护理口腔的措施,这样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清洁口腔的目的。

误区3:我的牙齿和牙肉没有发炎,因为一点儿也不痛啊!

口腔的许多慢性病,如常见的慢性牙周炎,慢性根尖周炎等,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很少甚至完全没有疼痛的感觉的。这类疾病,正如糖尿病等一些全身性疾病一样,到你感觉到不适的时候,已经处于比较晚期或者严重的阶段了。正如跳进开水的青蛙因为难以忍受高温一跃而出拯救了自己,而在凉水锅里的青蛙却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煮熟。慢性的过程,同样值得大家重视。

误区4:牙齿和牙肉发炎了,吃点消炎药就好了

消炎药在治疗口腔常见疾病比如龋病、牙髓炎、根尖周炎中效果是微乎其微的,一般只在特殊情况下作辅助治疗。要想彻底治疗这些疾病,必须到医院找口腔科医生。如果只用消炎药来治疗这些疾病时,不仅浪费金钱,同时又没有解决问题,这些问题还会反复出现,甚至因为消炎药的的使用而可能暂时掩盖疾病的严重程度。

根据《第二次我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人均失牙11颗。这说明,龋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则发展为牙髓根尖周病、牙周病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导致牙齿过早丧失等,已经严重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质量。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民间传说“牙痛不是病”,但现代医学证明,口腔疾病还可能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加重糖尿病等;口腔健康使人充分地咀嚼,享受美味佳肴。牙齿在语言、美容、仪表特别是心理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在社交活动中,牙齿就是人的第二张名片。想要看上去年轻,就一定要注重口腔的健康。当然如果连一日三餐都不能愉快的享受,还谈什么生活质量?

5青少年牙周病有哪些发病特点

青少年牙周病有什么临床特点?

青少年牙周炎主要发生于青春期至25岁的年轻人,过去被称为牙周变性。在11~13岁开始发病,女性发病比男性偏早。由于早期症状轻微,常被患者忽视,就诊时常已20岁左右。患者家族中常有多人患此病,患者的同胞有50%的患病机会。可分局限型和弥漫型。

局限型青少年牙周炎,其典型的好发部位为上下切牙和第一恒磨牙,而尖牙和双尖牙区很少受累。全口患牙不超过14个,包括上下8个切牙,4个第一恒磨牙,外加任何2个牙位,患牙多为左右对称。弥漫型青少年牙周炎可以侵犯全口牙齿。一般乳牙不受侵犯。

本病发展很快,牙周破坏速度比成人型快3~4倍,4~5年内牙周附着丧失50%~70%,患者20岁左右即需拨牙或牙齿自行脱落。在早期就可出现牙齿松动和移动,切牙向唇侧及远中移位,出现牙间隙,呈扇形排列,上切牙多见,后牙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食物嵌塞。早期患者的菌斑、牙石很少,牙龈炎症轻微,但有深牙周袋形成,袋底部位可有龈下菌斑,袋壁有炎症,探诊易出血,晚期可发生牙周脓肿。X线片示:第一恒磨牙的近远中均有垂直吸收,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牙周膜间隙增宽,硬骨板模糊不清,骨小梁可疏松变细。

特别强调早期彻底治疗。并加强维护期的复查和治疗,应每2~3个月复查一次,至少持续2~3年。本病的基本治疗方法同成人牙周炎,即采用洁治,彻底清除牙石、刮治、根面平整、牙周手术等治疗方法。在炎症得到控制,牙周袋变浅后,可用正畸方法将移位的前牙复位排齐,整个正畸过程中要加强菌斑和炎症的控制,加力宜缓慢持久。在局部治疗的同时,患者宜服用抗生素,如四环素等,让患者服用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的固齿丸数月,可明显减少复发率。另外,服用牙周宁数月也有一定疗效。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如第一恒磨牙破坏严重,可拨除第一磨牙,然后把第三磨牙移植入第一磨牙的牙槽窝内,发挥其功能。

如果觉得《牙周病有什么特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