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有关骨刺的一些问答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7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骨刺其实不是一个医学上确当的名词,因为它既非完全由骨构成,也不尖锐如刺。医学上的正确名称应该是骨疣。然而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所以我们此处也称为骨刺。

1有关骨刺的一些问答

骨刺是什么?

骨刺又称骨赘、骨质增生,是关节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一般长骨刺就表示此人的脊椎进入老化阶段。然而, 骨刺并非老人家的专利,由于工作型态改变,许多人必须久坐、久站,若是加上姿势不正确,很容易年纪轻轻就使脊椎提早发生退化现象,而诱发骨刺的发生。

长了骨刺会怎样?

主要应该看骨刺长的部位和程度,比如人体的腰椎和颈椎就是容易长骨刺的部位,如果骨刺长在颈椎,压迫了脊髓那么出现的症状会比较严重,甚至于影响到整个神经的通道而引起下半身行走不便、腿抽筋,严重的还会发生大小便失控。

骨刺手术后会复发吗?

一般来说手术部位一般都不会复发,但是有些病理如增生骨刺有压迫的同时脊椎骨本身相互之间不稳定,这也是导致骨刺的一种原因,如果去除压迫后这种不稳定仍旧存在,有时需要进行固定,避免再有异常活动,这样就可以预防骨刺复发。治疗不仅仅是解除骨刺的压迫,患者还有其他的如软组织肥厚等,都要通过手术来进行解决。

颈椎部长了骨刺后是否可以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颈椎部长了骨刺后临床上会有许多类型产生的症状不一样,临床最常见的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危害健康以及影响功能的是脊髓型颈椎病。如果症状仅仅是手麻、脖子疼痛,一般可以采取非手术的治疗方法,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由于压迫脊髓程度比较重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通过影像学诊断确诊后应该手术治疗,而且要早期治疗。一旦错过了治疗时机,脊髓的变性不可逆了,治疗效果就不会好了。

对于骨刺的治疗来讲最佳的治疗时机是什么?

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很多人以为治疗骨刺仅仅是针对骨刺本身进行治疗,实际上骨刺这种病理现象只有在有了症状后才有必要进行治疗,治疗并不是单单治疗骨刺,主要是要解决症状。治疗骨刺也要根据不同的症状来进行治疗,比如关节的早期治疗如果有了症状就应该治疗,但是治疗的方法可以用一些保护性的措施、物理疗法、口服消炎镇痛药就能得到很好的缓解。如果到了中期,里面可能有脱落的碎屑甚至于有游离体,有可能需要用关节镜的方法把里面的关节进行清理。到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时候为了改善关节功能,恢复生活质量需要做一个关节置换。因此治疗上应该根据不同的阶段和病情选择相对合理的治疗方法。

如何早期发现骨刺?

全身多个关节都可以发生,最常见的还是发生于膝关节,门诊遇到的大部分病人都是膝关节骨刺,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早期症状膝关节会有一些酸痛,偶尔还会有一些肿胀,这时特别是老年人就应该考虑骨性关节病的可能性,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后在治疗方面早期可以服用一些药物同时还可以配合一些物理治疗,但是到了中期,疼痛已经非常明显可以采取微创手术进行治疗也就是关节镜治疗。

2颈椎长骨刺并不等于颈椎病

不少人把X线片上所见到的颈椎部位增生的骨刺,认为就是颈椎病,其实不然。

因为颈椎病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颈段脊技的临床综合病症,它不仅在X线片上有异常表现,更重要的是由于颈椎部位的病理变化引起的神经系统或椎动脉等受到的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至于X线片上所见到的颈椎部位增生的骨刺,只是颈椎为适应应力的改变而产生的变化,它是一种退变的征象。

因为颈椎部位增生的骨刺,是人们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由于颈椎受到慢性劳损或损伤而引起的退变和代偿的表现,也是颈椎为适应应力的变化而产生的—种防御性反应。它既是生理的,又可能转变为病理的,它可以使由于稚间盘变性而不稳定的颈段脊柱变得较为稳定,但也可能造成对周围神经、血管的压迫,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可见颈椎骨刺是可以成为产生症状的原因之一,但它不是诊断颈椎病的主要依据。因为从临床观察来看,颈椎病的症状与骨刺的有无和大小不成正比,颈椎病可有骨质增生。但有骨质增生并不都有颈椎病的症状。可见颈椎长骨刺,并非都是颈椎病。

3长了骨刺怎么办呢?

骨刺能否通过不断活动磨小磨没? 当一个人患了骨质增生发生了"骨刺"时,总有些人告诉他,你多活动骨刺就磨没了!甚至患者说,某大医院一位骨科医生也告诫他:"骨刺别怕,你只要每天不断活动骨刺就没了!"

这种提法显然是错误的,正是这种荒谬的认识,延误和加剧了许多患者的病情。

为什么说这种观点不正确呢?

因为骨关节某部位如果受力超出骨、软骨所能承受的适应强度,则引起骨质增生而形成骨刺。其实骨质增生是人体对超过骨关节承受能力的力并使之均匀分布,降低受力强度的一种反应方式,骨关节受力超出可适应强度越大,骨质增生就越快越严重。所以根据"骨刺"的形成这一机理可知,想通过增加活动强度磨去"骨刺"的想法,必将事与愿违,只能增加已经超过骨关节所能承受作用的强度,势必促进其增大发展,而不会磨去"骨刺",尤其在下肢关节更是如此。一般来说,当骨关节承受力已超过适应强度形成"骨刺"时,倘若设法使其受力强度降至适应强度之下的话,却可起到使"骨刺"发生推迟、增生停止,症状减轻的作用。

那么,骨质增生的患者就不能活动了吗?

事实也并非如此。骨质增生患者除了进行相应的治疗,为了防止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和关节的强硬,也需要进行不使关节增加负重和受力的轻柔活动。这种活动纯属在不增加骨关节负重和作用力下,来锻炼肌肉和保持增进关节运动功能。因此,这种运动是一种特殊方式下的轻柔肌肉收缩性关节运动。如躺在床上的屈伸腿练习就不失为一种好的锻炼。

长了骨刺怎么办呢?

对于骨刺的治疗,一般认为除极少数骨刺压迫神经、血管或重要脏器需要手术切除外,绝大多数病人都应采取非手术治疗。

首先要避免和减轻病变部位的过度劳累。可经常进行缓性而柔和的肌肉伸屈锻炼,以增强肌肉的弹性使酸痛麻木等不适感觉减轻或消失。

其次,在症状发作时要适当休息,同时进行热疗、推拿、按摩或局部疼点封闭等治疗,以减轻疼痛。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可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用于治疗骨刺有一定疗效。

第三,在整个康复治疗措施中,药物治疗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手段。常用的药物有骨刺片、硫酸软骨素A、复方软骨素片、复方丹参片、维生素E等。对疼痛症状明显者,可给予止痛镇静药,如芬必得、安必丁等。有麻木症状者,可选择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ATP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辅助治疗。

另外,通过专业机构的宣传和常识的普及,使患者学习一些健康卫生知识,增加对疾病的认识,有利于疾病的自我保健、预防及治疗。

4足跟骨骨刺引起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跟骨骨刺引起行走疼痛的基本原因,是因骨刺对足部软组织长期的慢性刺激,使受刺激的局部产生慢性无菌性炎症。无菌性炎症及其代谢产物刺激了足部组织的神经末梢,从而出现疼痛及不适感。

如人在行走时,骨刺必然与周围肌肉、腱膜等软组织产生摩擦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这些损伤包括局部出血、水肿、渗出、组织纤维化、炎性细胞(如淋巴细胞)浸润、代谢产物在局部组织中堆积等,这些损伤及反应都会刺激感觉神经,使人有疼痛感。

此外,行走时骨刺对足底部皮肤和软组织的压迫,以及跟骨内血液淤积及压力增高等,也是产生疼痛的原因。

5预防骨刺请注意

1、采取正确的工作、学习姿势

人体骨骼的排列是与其所承受的应力一致的,当人长期采取不正确姿势工作、学习时,如过度低头看书、弯腰拾物等,使骨骼的受力长期不均,就容易在过度运动的部位产生新的骨质(骨刺),以缓解局部应力过大的状况,这也是颈椎病的发病机理之一。采取正确的工作、学习姿势,是最方便、最廉价、最有效的预防骨刺增生的方法。

2、生命在于运动,但过度的运动不利健康

长期剧烈运动可使骨骼、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关节囊受到过度牵拉、出血、血肿机化、钙质沉着,就易导致骨质增生。许多运动员老年时往往饱受骨刺的折磨,就是一个例子。

3、适当的体育锻炼

人体的骨质增生多产生在关节周围,关节软骨被破坏是引起骨质增生的最直接原因。适当活动,特别是关节的正确运动,可以增加关节腔内的负压,有利于关节液向关节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变,从而减轻或预防骨刺的发生。因此,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节的破坏多数是由于剪应力过大引起的,也就是说,平常锻炼时,各种轻度活动均可以,但过大的扭转关节活动则应尽量避免。

4、控制体重,减轻关节压力

如果关节附近发生骨折需手术治疗时,尽量达到解剖复位,防止后期的骨质增生和创伤性关节炎。

5、补钙可防治骨质增生

随着寿命的延长,人体成骨能力降低,破骨能力相对加剧,即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特别是50岁以上的妇女和老年人,逐渐发生骨质疏松,血中甲状旁腺激素增加,降钙素含量也增加。甲状旁腺激素增加的后果是破骨活跃,使得骨超量脱钙。而降钙素的增加则加速新骨的形成,这种代偿性新骨的形成往往是在骨关节的边缘长成骨刺,这就是骨质增生的发病机理。通过补钙,增加钙质的吸收,最终能达到既防治骨质增生,又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

如果觉得《有关骨刺的一些问答》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