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防寒保暖鼻炎最好预防办法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0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预防鼻炎最好的办法就是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服。另外,对于骑车的上班族,最好戴上口罩保暖防尘。

1防寒保暖鼻炎最好预防办法

近日,耳鼻喉科患者数量激增,其中鼻炎患者几乎占一半,不少患者误把鼻炎当作感冒,延误了病情。医生提醒,骑车族最好戴上白色棉质口罩,用来保暖防菌。

医院鼻炎患者大增

“阿嚏……阿嚏……”13日上午,记者来到一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听见一阵阵喷嚏声。候诊的患者中有十几岁的学生,也有六七十岁的老人,大家拿着纸巾或手绢,不停地擦着鼻涕。

正在排队的张先生幽默地说,他最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打喷嚏了,有时一次能连续打十来个。“自己都累了,还停不下来。”张先生无奈地摇摇头。

排在队伍中的郑小姐说,入冬以来,她就时常鼻塞、鼻痒、流鼻涕,她以为是感冒,但吃了不少药还是不见好。近来气温忽高忽低,她的症状更明显了,鼻子和咽喉痒得受不了,只好来就诊。

据医生介绍,最近半个月来,鼻炎、咽炎等疾病就诊量明显增加,其中鼻炎患者增多四成,几乎占就诊患者的一半。

记者从其他几家医院也了解到,近来鼻炎患者大增。

症状挺像感冒但会出现鼻痒

医生称,入冬以来低温干燥,气温昼夜差别很大,不少人早晨出门就开始连打喷嚏、流清鼻涕,还连带鼻子痒、头痛、头晕。不少人认为这是因为晚上没有注意保暖引发的感冒,便自行购买感冒药物治疗,结果延误了病情。

医生提醒大家,感冒症状和鼻炎症状具有相似性,都会打喷嚏、流鼻涕,但两者还是可以区别的,如鼻炎会出现鼻痒,鼻内有蚁行感,严重者还会伴有眼、耳、咽喉等多处发痒。而感冒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发热、肌肉疼痛和咽部不适等。一旦出现反复感冒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出现鼻窦炎、中耳炎、咽喉炎等一些合并症。

最好预防办法就是防寒保暖

医生还建议,预防鼻炎最好的办法就是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服。另外,对于骑车的上班族,最好戴上口罩保暖防尘。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热销的卡通口罩一般为化纤成分,不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和新鲜空气的吸进。最好选择正规厂家的棉质口罩,虽然不太好看,但能起到防尘防菌保暖作用。

2教你如何制造喷嚏预防感冒

在中医里,感冒可分成风寒、风热等许多类型,风寒感冒是秋冬季节最常见的一种。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曹启富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因为寒气在不知不觉中侵入了身体,人产生打喷嚏、流鼻涕这些生理反应,是为了驱除寒气。

西医通常用的感冒药是抑制身体排出寒气的,通过药物减少各种感冒症状,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驱除体内寒气。中医在治疗风寒感冒时,有一种方法叫取嚏,就是通过主动打喷嚏,将侵入的寒气人为的及时排出去,起到预防感冒加重的作用。

“取嚏法一般是通过药物刺激,让人主动打喷嚏。”曹启富说,可以用皂荚、冰片研磨成末,取少量放在手掌或手帕上,捂鼻呼吸,稍后会连续喷嚏,继而周身微汗,精神振奋,每天1—2次即可起到预防感冒加重、缓解感冒症状的作用。

民间有人将卫生纸搓成纸捻,放入鼻孔刺激鼻腔,从而通过打喷嚏缓解感冒症状,这与取嚏法道理相同,但不可以常用,以免伤害鼻腔。曹启富表示,最好还是先咨询医生,通过正确的方法来“打喷嚏”。

曹启富指出,取嚏法配合一些增强免疫力的中药,对缓解鼻敏感或花粉症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此外,取嚏法可以协助肺气宣降,补充大肠向前的推动力,因此能够缓解便秘。所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主动打打喷嚏,能排除寒气,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3孩子连打喷嚏要防过敏性鼻炎

马女士的孩子今年已经上初三,两年前的冬天,马女士发现孩子有段时间一天连续打十几个喷嚏,心想天气较凉,孩子可能是着凉感冒了,于是拿出家中常用的感冒药,心想感冒还不容易对付吗?谁知,感冒药连续吃了好几天,孩子的喷嚏还是“哈啾声依旧”,不见好转却也不见加重,还不断流清鼻涕,吃药都吃不好?是不是得去医院看看?这一看才知道,孩子不是天凉感冒,而是“过敏性鼻炎”。

居住在湿热且空气污染严重地域的人,最容易患过敏性鼻炎,台湾是典型海岛型气候,其过敏性鼻炎的发生率达5%-20%。广州的情况如何呢?据广医附属一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近日首次公布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儿童过敏性鼻炎患病率惊人,100人中至少22人染病。据项目主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介绍,2001年该所调查了广州地区3516名儿童,年龄为13岁—14岁,结果发现有797人患有鼻炎,占总人数22.7%;有165人患有哮喘,占4.6%。广州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罗仁忠副主任医师总括说,目前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整个患病趋势都在上升中。

罗仁忠主任说,有的孩子天生就是过敏体质,本身对一些特定物质,如海鲜、蟑螂、花粉、树、灰尘、霉菌、螨虫的排泄物等过敏,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可发生各种不同的过敏反应及过敏性疾病,如有的表现在皮肤上为患湿疹、荨麻疹,有的在支气管上表现为为患过敏性哮喘,有的则表现为眼部的过敏性结膜炎,等等。

过敏体质多为遗传性质,若本身有过敏体质的儿童,罗仁忠主任认为,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比例的人会有过敏性哮喘,真正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小时候有过敏性哮喘。阴霾天、尘土天,空气中的粉尘大,污染比较严重,小孩得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比较多;如果小孩是一年四季都得,就属于常年性的过敏性鼻炎。

罗仁忠主任认为,这一部分儿童,他虽然也有如同过敏性鼻炎的明显症状,如他就有更大的可能性现在有很多普通鼻炎,连续打十几个、二十几个喷嚏、鼻塞很厉害、流清鼻涕,还可能伴有头痛,但又不一定就是真正的过敏性鼻炎,而是普通鼻炎带过敏性因素,也就是由于一些外界因素引起的鼻炎,孩子本身不是过敏体质。空气中的粉尘、马路上汽车排放的尾气,时热时冷的气温,都是一种可统称为“过敏因素”的外界来源。这种情况与过敏性鼻炎在症状上无明显区别,治疗手段也基本相同,因此一些医生就统以“过敏性鼻炎”称之。

与真正的过敏性鼻炎不同的是,带过敏因素的普通鼻炎一般7岁前尤其在5岁以内容易反复发作,但在7岁后,尤其12、13岁经历青春期发育荷尔蒙改变、整个免疫系统同时变化后,由于无天生的过敏体质,一般能自行痊愈。

广医附属一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首次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发现,在患鼻炎的小朋友中有超过50%的人会并发哮喘病,而且至少有两成人会变成慢性哮喘,直接影响一生。

罗仁忠主任指出,临床上诊断病人是否过敏性鼻炎,都会询问患者小时候是否有过敏性哮喘,其他器官是否也发生过过敏病变,因为这些孩子通常都不仅仅是鼻子受扰,支气管、皮肤、眼结膜等都可能有过敏病变,其中哮喘病灶支气管由于与鼻炎病灶最接近,因此常关系最为密切,一般3岁内可先出现哮喘,之后才是鼻炎,且两者还会相互诱发,若鼻炎不及时及早治疗,诱发哮喘的可能性也很高,因此不少医生都支持将两种病同时治疗。

罗仁忠主任认为,要避免过敏性鼻炎严重,目前方法还是吃药、局部用药、脱敏针、脱敏贴等方式治疗控制,这些方式都因个人体质不同而有异,因此必须遵医嘱。

·吃药:多是内服一些抗过敏药物,应由医生选择用药。

·局部用药:以滴、喷或涂的外用药物为主,如专门对付过敏性鼻炎的滴鼻液。

·脱敏针:这是以前比较流行的方法,但一次要打十多针,要打1-2年才能完成,一般儿童比较难接受,现在基本不用在儿科临床上。

·脱敏贴:通过皮肤这个吸收器官,以贴剂的方式让体内缓慢释放过敏介质,一般1个月为1疗程,需1-2个疗程的治疗。

由于过敏性鼻炎的孩子有过敏体质,因此最根本的一点日常必须避免接触过敏源将源头堵住。

4预防“假感冒”--过敏性鼻炎

天气的反常使人们大都患上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很多人以为是感冒,吃点感冒药就好了,其实不然,感冒药吃了一大堆,效果却不是很好,这就要引起注意了,其实这些人得的可能是“假感冒”,而是过敏性鼻炎。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字显示,全球60多亿人中过敏性鼻炎患者约有5亿,而我国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有近5000万,其发病率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和许多疾病不同,过敏性鼻炎症状的患者并不限于某个年龄段的人群,各个年龄段的都有。

从医学上讲:过敏性鼻炎症状不会导致生命危险,但是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交质量。广州空军后勤医院耳鼻喉科专家介绍:过敏性鼻炎症状就是鼻子发痒、鼻塞、流鼻涕,有的患者发病的时候一天到晚都会打喷嚏。如此一来,你在和别人打交道时难免会很尴尬。

过敏性鼻炎症状不可仅凭症状判断:过敏性鼻炎症状的患者在接触过敏原后,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子发痒、鼻塞等情况。

过敏性鼻炎症状要揪出过敏原可不是件简单的事,耳鼻喉科专家提醒,除了花粉、螨虫、动物皮毛、霉菌等会引起过敏外,食物也是一大过敏原,如牛奶、花生、小麦、大豆、鱼、甲壳类,都会引起过敏。

过敏性鼻炎症状确诊后在治疗上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确定采用治疗方案,决定药物治疗、免疫治疗还是联合治疗 。一般来说,病情较轻,使用一两种药物治疗即可; 病情较重,单一的药物治疗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或者同时进行免疫治疗。

小编提醒过敏性患者朋友,如果发生过敏性鼻炎症状一定要在专业医院做专门的过敏原检查,等确诊之后再听医生的建议以作治疗。

5降温助感冒流行上班族挤车防喷嚏

专家提醒,上班族挤地铁公交、白领族办公楼焐空调,更需当心一人感冒打喷嚏,交叉感染患病。

记者27日从仁济、华东、普中心等各大医院了解到,对降温敏感的心脑血管等急性病人发病有所增多。由于这两天正好是双休日,再加上大降温后发病高峰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据专家预计,伴随着寒流降温继续来袭,本周起的患病概率可能明显上升。

如果觉得《防寒保暖鼻炎最好预防办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