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教你如何使用治疗鼻炎药水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1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秋季鼻炎常发生的季节,许多人在治疗鼻炎的初期,医生一般都会开几种滴鼻药让你拿回家滴,很多患者拿了药就犯愁,该怎么滴呢?专家指出,家庭鼻腔给药一般有两种方法:一为滴鼻,另一种是喷鼻。另外,鼻腔给药前

1教你如何使用治疗鼻炎药水

(一)滴鼻法:为提高疗效,滴药时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姿式的位置。因为鼻子里弯弯曲曲,鼻炎、鼻窦炎的病变在鼻腔都有一定部位。不采取正确的躺卧姿式,药就难以进入到有病的部位,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所以请注意用药时的体位。

(1)仰卧垂头法:适用于鼻炎、后组筛窦炎、蝶窦炎患儿。孩子仰卧,躺在床上,颈项紧挨床沿,头挂在床沿外,鼻孔朝向天花板。

(2)侧头法:适用于鼻炎、前组筛窦炎、上颌窦炎、额窦炎,取侧卧体位,肩下垫小枕头,使头偏向一侧,并下垂,将药滴入3-5分钟后换另一侧再滴。这样药液不但治了鼻炎,还进入了筛窦、上颌窦或额窦。如果不取这样的体位,药液进不了这些窦口,那药就不起作用了。

滴药后不要马上起立。为了使药液分布均匀和到达所有鼻窦的窦口,滴药后头部可略向两侧轻轻转动,保持体位3-5分钟,然后捏住鼻子起立。

(二)喷鼻法:近年来喷雾包装的鼻腔用药越来越普及,这大大提高了疗效。因为药液不是像滴鼻剂那样滴出的是水,如果不取一定的体位,不易保留药液,不易进入窦口,而喷鼻法,药液喷出为雾状。在黏膜上附着的时间长、接触面广、用量小、效果好、不需特殊体位,易为患者接受。一般喷鼻时先直喷一次,2-5分钟后分左右一侧一侧地向上(鼻顶)、向后(鼻后部)各喷一次。当然要提高疗效,喷鼻前还是一定要清除鼻腔内分泌物。

2鼻炎如何正确滴用鼻药水

得了鼻炎时用滴鼻药,快速缓解鼻塞。但如果滴药时操作不当,会使药效大打折扣。以下三步都很重要。

1、躺平

用滴鼻药的最佳姿势是平躺,肩膀与床或沙发的边缘平齐,还头最好悬于沙发或床的边缘下,让鼻腔低于口咽部。

2、侧头

如果是左边鼻腔堵,就把头向左偏,沿鼻外侧滴入药液。

3、等2分钟再起身

要想药液充分覆盖到鼻黏膜上,至少需要2—3分钟。蜿蜒曲折的鼻腔与口腔相通,如果一滴完就起身,药液很容易流到嘴里。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常用的滴鼻剂有5种,通畅鼻腔的属于血管收缩剂,这类药能消除鼻黏膜充血肿胀、改善通气,作用迅速,适用于急性鼻炎、鼻窦炎以及慢性鼻炎、鼻窦炎急性发作等导致的鼻塞。但这类药也有副作用,因反复收缩鼻腔血管,使鼻腔内黏膜或纤毛的弹性下降。同时,它还有一定的依赖性。就像头痛吃止痛片一样,通鼻液最好只在应急时用。高血压、冠心病、萎缩性鼻炎的患者则应禁用。

3鼻炎常用的鼻腔局部药物

鼻炎是常见病,常用的鼻腔局部药物有:

- 血管收缩剂:主要为麻黄素类滴鼻液,可快速消除鼻黏膜充血肿胀,解除鼻塞,作用迅速而持久。当鼻腔少量出血时,用药棉蘸少许麻黄素滴鼻液塞于出血侧鼻内,有止血作用。但此类药物长期应用可引起药物性鼻炎,一般连续用药不要超过一周。

- 鼻黏膜润滑剂:如复方薄荷油、石蜡油等,可减轻干燥症状,促进黏膜润滑。

- 抗过敏滴鼻剂和喷鼻剂:如地塞米松麻黄素、酮替芬、色甘酸钠滴鼻液以及伯克纳、辅舒良、雷诺考特、内舒拿喷鼻剂等,能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鼻黏膜的水肿和渗出。使用时注意将喷嘴对着鼻孔的外侧(即鼻翼侧)喷,以免引起鼻中隔穿孔。

- 抗菌素类滴鼻剂:如磺胺二甲嘧啶麻黄碱滴鼻液等,用于鼻塞伴脓涕的患者。但对于局部抗生素的应用要慎重,以防增加细菌耐药。(患者使用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鼻腔局部用药时,要采取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保证药物到达病变部位,发挥治疗作用。用滴鼻药前要把鼻涕擤干净,如果鼻腔有干痂,可用温盐水清洗,待干痂变软取出后再滴药。

滴药时,患者后仰,头向后垂使鼻孔朝天,将药液顺着鼻孔的外侧缘滴入患侧或双侧,每侧3-5滴,滴后轻捏鼻前部数次,休息5分钟再起来,这样可使药液充分和鼻腔黏膜接触。每日滴药3-4次。使用喷鼻剂时,头不要后仰,将药瓶的喷嘴插入鼻子,在按压喷雾器的同时吸气。在抽出喷雾器之前,要始终按压喷雾器,以防鼻中的黏液和细菌进入药瓶。在一侧或双侧鼻孔中喷药后,轻轻地用鼻吸气2-3次。

在使用鼻内药物时,要注意滴管头不要碰到鼻部,以免污染药液;患者不可长期擅自依靠滴鼻液来改善鼻腔症状,应请专科医生诊治,以免丧失治疗时机;婴幼儿在使用滴鼻液时,可将药液滴于棉花签上,然后涂于鼻腔内,以免滴入鼻腔的药液过多,损伤婴幼儿娇嫩的鼻黏膜;高血压患者慎用鼻黏膜血管收缩剂,以防血压升高。

4上海全国首创“鼻腔清洗指数” 有助于鼻炎患者

上海市气象局14日在“五色彩虹”气象科普宣传展演活动中正式发布“鼻腔清洗指数”这一全国首创的健康气象指数。目前,鼻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疾病患者正逐年递增,病从“鼻”入的几率在增大,这一新创的指数可以提高人们对鼻腔清洗的重视。

据上海市气象局人士介绍,鼻腔清洗指数根据当日空气质量、悬浮颗粒物等指标,提示市民应及时清洗鼻腔,以预防上呼吸道疾病。这种提示,尤其对鼻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大有好处。

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分会理事、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王佩华说,城市生活中工业废气、沙尘、花粉、汽车尾气等不断侵袭,也间接诱发了越来越多的人感染上呼吸道疾病,“鼻腔清洗指数的推出是很有必要的”。来源:广州日报

5鼻炎

鼻细菌学

在健康状态下,鼻腔中可检测出以下几种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伪白喉杆菌、革兰阴性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伪白喉棒状杆菌)、非致病性奈瑟菌、α-溶血性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微球菌;厌氧菌有丙酸杆菌、普氏菌、厌氧球菌、梭杆菌以及消化链球菌等;还有少量真菌、嗜血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脑膜炎奈瑟菌等。

健康儿童鼻中道检出的细菌为要为典型的病原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肺炎链球菌。

正常情况下,鼻腔排毒功能保证上述细菌不超过人体可承受的数量。若遇诱发因素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鼻腔排毒功能降低,上述细菌得以长时间停留于鼻腔内并大量繁殖,进而引发感冒。感冒炎症长期存在则易恶化为鼻炎。

发病因素

(一)遗传因素

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庭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以往称此患者为特应性个体,其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高于正常人。但近年有作者发现,孪生与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二)鼻粘膜易感性

易感性的产生源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则视鼻粘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现已证实,变应性鼻为炎患者鼻粘膜中上述细胞数量不仅高于正常人,且有较强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

(三)抗原物质

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该变应原物质再次进入鼻粘膜便与相应的IgE结合而引起变态反应。引起本病的变应原按其进入人体的方式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

1.吸入性变应原

通过呼吸吸入鼻腔。此类变应原多悬浮于空气中。

(1)花粉 并不是所有植物花粉都能引起发病。只有那些花粉量大、植被面积广、变应原性强并借助风来传播的花粉才最有可能成为变应原。由于植被品种的差异,不同地区具有变应原性的花粉也不同。如北欧以桦树和梯牧草的花粉为主;北美则以豚草为主;日本以杉树花粉为主;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致敏花粉不尽一致,北方地区以野生蒿类花粉为主,不过在大江南北均发现豚草,应引起重视。近年有人认为,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空气中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浓度增加,可使悬浮于空气中的花粉表面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异,使原本不具变应原性的花粉也具有较强的变应原性。这可能就是发病率显著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空气中的花粉种类和含量均有显著季节性,春季和夏秋是花粉播散的高峰。

(2)真菌 在自然界分布极广,主要存在于土壤和腐败的有机物中。其菌丝和孢子皆具有变应原性,但以孢子较强。孢子可借风广泛传播,空气中的数量有时高于花粉,农村高于城市。最常见的真菌种类是单孢枝霉菌属、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青霉属、曲霉属和酵母菌属。其中单孢枝霉和交链孢霉有显著季节性,其孢子在空气中数量高峰多在夏季。室内高温和阴暗潮湿有利于真菌生长。室内观赏花花盆中土壤也常成为真菌良好的生长场所。

(3)屋尘螨 属节肢动物门蜘蛛纲。成虫大小一般为300~500μm。主要寄生于居室内各个角落,其中以床褥、枕头、沙发垫等处内的灰尘中最多。螨的排泄物、卵、脱屑和其碎解的肢体,皆可成为变应原。

(4)动物皮屑 动物皮屑是最强的变应原之一。对易感个体若长期与有关动物接触,则可被致敏。致敏后若再接触即使很小数量的皮屑,也可激发出鼻部症状。引起呼吸道变态反应的动物皮屑主要来自与人接触密切的动物,如家养宠物(观赏狗、猫)、家牧家用狗、牛、马和羊等。作者曾遇一病理实验技师,每与实验动物豚鼠接触便有喷嚏发作,继之大量清涕,并有轻度哮喘。

(5)羽毛 家禽或被褥、枕头和衣物中的羽毛,家养观赏鸟脱落的羽毛,皆可为变应原。

(6)室内尘土 是引起常年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物质之一。其构成相当复杂,是各种物质的大杂烩,包括了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等多类物质。

2.食入性变应原

指由消化道进入人体而引起鼻部症状的变应原物质。其作用于鼻粘膜的方式十分复杂,至今仍不甚清楚,牛奶、蛋类、鱼虾、肉类、水果,甚至某种蔬菜,都可成为变应原。

中医观点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伤风鼻塞反复发作或余邪未清而引致,鼻窍及其邻近病灶的影响,不洁空气及体质虚弱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1. 肺经蕴热,邪壅鼻窍 因患鼻疾日久,治疗不彻底,或病后余热不清,肺经蕴热,若再复受风热或风寒之邪侵袭,则肺失宣发,邪热郁阻肺经,上蒸鼻窍而致鼻窍窒塞。

2. 肺脾气虚,邪滞鼻窍 肺开窍于鼻,肺和则鼻窍通利,嗅觉灵敏,若肺气不足,卫阳不固,则易受邪毒侵袭,失去清肃功能,以致邪滞鼻窍。或饥饱劳倦,损伤脾胃,脾气虚弱,运化不健,失去升清降浊之职,湿浊滞留鼻窍,壅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鼻窍窒塞。

3. 邪毒久留,气滞血瘀 体虚之人正不胜邪,外邪侵犯鼻窍久留不去,阻于脉络,遏滞气血,以致气滞血瘀,窒加重。

如果觉得《教你如何使用治疗鼻炎药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