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警惕感冒药“隐形杀手”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5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英国药品和医疗产品管理中心发布了一项药品警示,称有69种常用的非处方类儿童感冒药和咳嗽药不仅不管用,而且含有15种可能导致副作用的成分。一时间,感冒药还能不能吃,应该怎么吃,成为时下人们议论的焦点。

1警惕!感冒药“隐形杀手”

常用感冒药“暗藏杀机”

英国的这家机构提醒家长,警惕大多数感冒咳嗽药都含有的15种会带来副作用的成分,这些成分包括:

1、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的伪麻黄碱、麻黄素、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羟甲唑啉、塞洛唑啉;2、属于抗组胺剂的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曲普利啶、抗敏安;3、抑制咳嗽的右美沙芬、福尔可定;4、用于除痰的愈创甘油醚、吐根剂等。

引发感冒症状的主要原因是感冒病毒进入人体,而感冒药只能起到缓解感冒症状的作用,无法清除感冒病毒,还可能给吃药的儿童带来生命危险。2007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就曾公布,在2004年和2005年,至少有1500名2岁以下儿童服用含有上述成分的感冒药后出现惊厥及引发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副作用;而英国药品和医疗产品管理中心收到的报告显示,服用含有上述15种成分的药物后,已有几十人死亡,有超过3000人出现“有害反应”。

2感冒后如何选感冒药

感冒的罪魁祸首是病毒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感冒的病因缺乏了解,有70%的公众认为感冒是由细菌引起。

感冒的罪魁祸首其实是病毒。当人受到感冒病毒侵袭后,自身免疫力就开始与病毒进行“斗争”,如果免疫力下降,身体10-12小时后会出现各不相同的症状。而有人一出现症状就吃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只会对身体造成负担。

对症用药最为关键

专家指出,不论什么类型的感冒,治疗的关键都在于“对症”

科学的治疗方案应当将感冒的常见症状和中重度症状区分对待,对症用药。流涕、流泪、喷嚏、鼻塞这些早期的、最常见的(90%以上)感冒症状,可称作一般感冒症状;而发烧和喉咙痛等则被称为中重度感冒症状。

在感冒药的选择上,应该区别用药,针对一般感冒,主要以抗组胺的扑尔敏等为主要成分;针对中重度感冒,则在前者成分保留的同时,添加能退烧的对乙酰氨基酚等和镇咳的右美沙芬等成分。例如,只是鼻塞的患者没有必要服用具有解热功能的感冒药物。对症用药将避免“小病大治”和“大病小治”的错误现象。

凭经验或广告选药不可取

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感冒后用药随意性大、存在误区,与专家的指导大相径庭。

面对药店里琳琅满目的感冒药,有65%的受访者认为他们没有或者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在感冒用药习惯上,仍有75%的受访者表示会凭自己的经验或看广告选择药物。

感冒治疗的重点就在于细分各种不同的症状、对症用药。比如购买新康泰克,就需区分蓝色装与红色装,前者针对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流眼泪等一般感冒症状,后者针对发烧、四肢酸痛、咽痛、咳嗽等重感冒症状,分别含有应对不同症状的成分。

3感冒药缓解感冒症状

感冒是指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为流行性感冒,由其他病毒(多达100多种,以鼻病毒、冠状病毒最常见)引起的为普通感冒。二者的症状很相似,但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本文说的感冒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是指普通感冒。一个成年人平均一年要得两三回感冒,它是最常见的也是最被误解的疾病之一,许多临床医生也对之存在错误的认识。

中国古代医学认为感冒是风邪由皮毛、口鼻乘虚而入引起的。有人认为风邪就相当于病毒,即便如此,这种说法也弄错了感冒病毒进入人体的途径。感冒病毒并不能由皮毛、口腔进入人体,它的入口是鼻腔(有时也从眼睛进入,但也是经由泪管抵达鼻腔)。鼻腔黏膜上长有纤毛,这些纤毛会从前向后摆动,把粘在上面的东西往鼻咽部送去。进入鼻腔的病毒就这样被纤毛送到了鼻腔后部的淋巴组织——腺样体。腺样体细胞的表面有一种叫“细胞间粘附分子”(简称ICAM)的受体。受体就有专门和它结合的配体,ICAM的主要配体是白细胞分泌的干扰素。但是感冒病毒却能冒充ICAM的配体,和ICAM结合,让ICAM把它送进细胞内。

感冒病毒进入腺样体细胞后,就把细胞劫持了,利用细胞内的设备大量地复制病毒。被感染的细胞最终死亡、破裂,释放出新复制的病毒,去感染其他细胞。感冒病毒的感染能力非常强,很少量(1~30个感冒病毒颗粒)的感冒病毒就足以导致感染,而且感冒病毒一旦进入鼻腔,95%的人都会被感染。

感冒症状通常在病毒感染2~5天以后出现。被感冒病毒感染的细胞只占鼻细胞的一小部分,对鼻黏膜的损害很轻微。感冒症状主要不是由于病毒造成的损害导致的,而是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作出的反应。感冒病毒感染了鼻细胞后,人体免疫系统发现了入侵者,就会像对待其他入侵者一样作出反应,释放出许多称为“炎症介质”的生物活性物质,例如组胺、干扰素、激肽、前列腺素等等。这些炎症介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白细胞和分泌液渗出,于是就导致了鼻腔堵塞、流鼻涕。炎症介质也能刺激神经系统的喷嚏、咳嗽反射和痛觉。

实验表明,感冒完全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挨冻并不能增加患感冒的风险。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都普遍认为“着凉”、“伤风”会导致感冒呢?可能有几个因素引起了误解。感冒在冬天较常见,这是由于在冬天人们多数时间待在门窗紧闭的室内,因此感冒病毒在冬天容易传播,会让人误以为是寒冷引起了感冒。患者被感冒病毒感染后在感冒症状出现之前有时会先发烧,感到寒冷、颤抖,之后发现自己感冒了就以为是着凉引起的,其实是倒果为因。此外,在挨冻时会流鼻涕,也容易让人误会那是感冒。

4感冒药的选药指南

1、打喷嚏:要氯雷他定,不要扑尔敏

抗过敏药可缓解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的症状,同时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其中第一代抗过敏药物(代表药物就是扑尔敏)起效迅速可靠,但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有嗜睡作用,服用药物以后犯困,不能进行开车、高空作业等活动,甚至一般的工作也难以应付。因此如果您感冒后仍要继续工作,最好不要选择扑尔敏,可用第二代抗过敏药氯雷他定代替,嗜睡的不良反应可大为降低。

2、镇咳:要右美沙芬,不要可待因

对于一些比较剧烈的咳嗽,一般镇咳药很难奏效。这时候,中枢性镇咳药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它能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效应,用以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咳嗽。

临床上常用的中枢性镇咳药主要有复方磷酸可待因(如联邦止咳露、奥亭)和氢溴酸右美沙芬(如愈美片)。但前者因有成瘾性,并可抑制呼吸,引起便秘,故不应作为首选。而右美沙芬镇咳强度与可待因相等或略强,长期应用未见耐受性和成瘾性。且治疗剂量不抑制呼吸,口服吸收好,可作为剧烈咳嗽时的首选用药。

5宝宝感冒不宜用哪些感冒药

由于小儿身体各组织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各器官的功能也不完善,抵抗能力较低,对药物敏感的缘故。

所以,临床医生告诫:小儿(特别是1O岁以下者)患感冒时,以下几种常见的感冒药应当慎用或不宜使用。

1、阿司匹林。

服用该药较易出现消化道反应,因为阿司匹林有局部刺激及损害组织作用,在胃酸环境中,它较易穿透胃粘膜及表面的上皮层,并具备角质溶解作用,因而容易产生消化性溃疡、穿孔、上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如果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还可能导致幼儿体重减轻,颅内出血以及对肝脏的损害。

2、感冒通。

该药为双氯灭痛、人工牛黄及扑尔敏等组成的复合剂,有关幼儿服用感冒通导致血尿的已有不少报道。该药易造成小儿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胃痛、恶心等,还会出现头晕、头痛和皮疹等症状。过量或过久使用还可能引起幼儿造血机能障碍,甚至导致白血病,对肝肾功能也有损害。

3、消炎痛。

该药为家庭常备药,有消炎止痛迅速的优点。但小儿使用后导致不良反应率较高。比如,常见的有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可致消化道炎症、过敏反应、恶心、剧烈头痛、精神恍惚、抑郁等。此外还可对幼儿造血系统产生损害,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4、保泰松。

为镇痛、解热及抗炎的常用药,但幼儿服用可能产生较强的毒副作用。不良后果包括:引起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抑制造血功能,严重者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对肝脏损害而引起黄疸及急性肝炎;有的小儿服用该药还可能引起腮腺、舌下腺等腺体肿大、发炎等。

5、速效感冒胶囊。

该药为一种复合剂,主要成分含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及人工牛黄等。对乙酰氨基酚化合物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等胃肠道功能紊乱,对药耐受性差的幼儿还可引起肝脏损害,甚至引起昏迷等。有医生建议,一般3岁以下小儿及新生儿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避免使用该药。

另外常见的感冒药如康必得、复方感冒冲剂、感冒灵片中的主要成分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小儿也要慎用。

如果觉得《警惕感冒药“隐形杀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