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老人如何预防青光眼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5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那么,老人该如何预防青光眼呢?

1老人如何预防青光眼

青光眼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眼病。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青光眼均是致盲和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

老人常打麻也可惹上青光眼

长期打麻将诱发青光眼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打麻将除了容易引起眼睛干涩外,还会使眼压骤然升高。导致玻璃体出血,使视神经受压受损,造成青光眼。老年人的青光眼大多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多发生在情绪不稳、脾气不好、容易精神紧张的5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另外,打麻将眼睛劳累,再加上吸烟过多,还会诱发老年性黄斑变性。看东西变形、中央有暗影就是征兆。同时,老年人身体疲劳、情绪激动等也是诱发青光眼发生的因素。

老人如何预防青光眼

1、心情要好

不少青光眼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今天心情不好,眼压就会高些。的确,青光眼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情绪波动不仅容易诱发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眼压波动,还会使血压升高、血管痉挛,对视神经造成进一步损害。青光眼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尝试通过琴、棋、书、画、音乐、戏曲、旅游等活动陶冶情操,稳定情绪。

2、饮水不限

不少青光眼患者认为:得了青光眼,应当少喝水,即使口渴,也应限制饮水。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①不少患者认为青光眼的关键问题是眼压升高,而眼压与房水密切相关,“房水”是“水”,那么少喝水或不喝水,就可以控制眼压;

②上世纪80年代前,有一种检查叫“饮水试验”,即通过短时间内大量饮水(5分钟喝1000毫升)来诱发眼压升高。实际上,与眼压有关的房水并不是直接来源于血液里的水,它是眼部的特殊组织结构主动分泌生成的。而“饮水试验”早就因为其结果不可靠、干扰因素多而废止了。口渴是机体的生理信号,表明体内缺水,应该及时补充。部分青光眼患者的视神经损害与血液循环不良(高血黏度等)有关,适当饮水更是有利无弊。

3、无需忌口

青光眼患者不需要忌口,饮食宜清淡。要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蔬菜、水果、粗粮等)。青光眼患者在术后也不需要“大补”,一是因为手术较小,机体基本没有损耗;二是因为术后要建立有效的房水引流通道,滤过伤口不宜愈合过快,尤其是瘢痕体质者,饮食更要清淡。

4、戒烟限酒

青光眼患者务必要戒烟,因为吸烟会加重视神经的损害。有饮酒习惯的青光眼患者,喝酒后脸色发红的(毛细血管扩张),可以适当喝一些红葡萄酒,以每天不超过50毫升为宜。如果喝酒后脸色发青、发白的(血管收缩),则不要饮酒。

老人养眼常吃“枸杞鸡蛋羹”

人在老的时候身体各部分功能都在下降,而眼睛是老年人最先衰老的一部分,所以养生要从你的眼睛先养,老年人气血渐衰,肝肾精气亏损,不能荣养眼目,就会出现视近模糊,望远不明的症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花眼。其实,若能注意眼睛保健,适当饮食调养,视力衰退可以预防或减缓。在此,推荐一款防治老花眼的药膳——枸杞鸡蛋羹。

眼睛视万物的功能是依赖于五脏六腑的精气,尤其是肝肾精气的濡养。只有肝肾的功能正常,眼睛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发挥正常功能。

枸杞鸡蛋羹的做法非常简单:枸杞20克,与两个鸡蛋调匀后蒸熟服用即可。

中医学认为,枸杞性味甘平,归肝、肾两经,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养血的功效。中医很早就有“枸杞养生”的说法,认为常吃枸杞能“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

2专家支招:老人如何预防青光眼

青光眼症状为眼压增高,并伴着角膜周围充血,瞳孔散大、眼压升高、视力急剧减退、头痛、恶心呕吐,而且青光眼的危害还是很大的,所以对于青光眼治疗必须采用紧急处理手术治疗效果最好。

老年人应注意防治青光眼。武汉艾格眼科医院白内障青光眼中心人满为患。该院白内障青光眼中心主任彭华琮介绍,气温突然下降,就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从而诱发青光眼。

彭华琮提醒,青光眼防治常用的办法有“五招”:

1、天气晴朗时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

2、禁止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

3、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

4、起居要有规律,不在黑暗处久留;

5、寒冷多风沙的不良天气尽量减少外出;

3青光眼

青光眼的病因病机非常复杂,因此它的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

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急骤,表现为患眼侧头部剧痛,眼球充血,视力骤降的典型症状。疼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眼眶周围、鼻窦、耳根、牙齿等处放射;眼压迅速升高,眼球坚硬,常引起恶心、呕吐、出汗等;患者看到白炽灯周围出现彩色晕轮或像雨后彩虹即虹视现象。

亚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包括亚临床期、前驱期和间歇期):患者仅轻度不适,甚至无任何症状,可有视力下降,眼球充血轻,常在傍晚发病,经睡眠后缓解。如未及时诊治,以后发作间歇缩短,每次发作时间延长,向急性发作或慢性转化。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自觉症状不明显,发作时轻度眼胀,头痛,阅读困难,常有虹视。发作时患者到亮处或睡眠后可缓解,一切症状消失。此型青光眼有反复小发作,早期发作间歇时间较长,症状持续时间短,多次发作后,发作间隔缩短,持续时间延长。如治疗不当,病情会逐渐进展,晚期视力下降,视野严重缺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隐蔽,进展较为缓慢,非常难察觉,故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轻度眼胀、视力疲劳和头痛,视力一般不受影响,而视野逐渐缩小。晚期视野缩小呈管状时,出现行动不便和夜盲。有些晚期病例可有视物模糊和虹视。因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强调对可疑病例作相关检查。

先天性青光眼一般在幼儿或少儿时出现临床表现。如在3岁以前发病,可出现羞明、溢泪、眼睑痉挛和大角膜;3岁以后发病,则可表现为少儿进行性近视。

青光眼的种类主要有四种: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各种类型的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青光眼特点各不相同。

一、先天性青光眼:

根据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30岁以下的青光眼均属此类范畴。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眼前房角发育异常,致使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25-80%的病人半年内显示出来,90%的患儿到一岁时可确诊。10%的病人在1-6岁时出现症状。

1.婴幼儿性青光眼:一般将0-3岁青光眼患儿归为此类。此型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见者。母体内即患病,出生后立即或缓慢表现出症状。一般是双眼性病变,但却不一定同时起病,也有25-30%患儿单眼发病。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明显突出,颇似牛的眼睛故称“牛眼”,怕光、流泪、喜揉眼、眼睑痉挛,角膜混浊不清、易激动哭 闹、饮食差或呕吐、汗多等到全身症状。此型的预后关键在于及时正确诊断,因小儿眼球壁正处于发育阶段,查眼压,可能正常,而眼底检查不好配合,所以缺乏青光眼丰富俅簿。

2.青少年性青光眼:发病年龄3-30岁之间。此型临床表现与开角型青光眼相似,发病隐蔽,危害性极大。近年来此型多发生于近视患者且有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90%以上的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详细检查才知道是青光眼。有的患者查出来青光眼,但自己错误的认为,我现在又没有什么感觉,视力也可以,不可能象大夫说的那么严重,真正失明了,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在黑暗中痛苦的渡过终生。

4预防青光眼 先了解青光眼病因

人们是靠眼睛来看世界的,鲜花也好美景也好,如果没有眼睛。这个世界都是黯然无色的,上帝给人们明亮的双眼就是要让人们可以把这个世界看的真真切切,让人们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可是,眼睛的疾病会给我们明亮的双眼带来很大危害,甚至可能出现失明,青光眼就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青光眼这个词汇可能听得多,但是了解的人少,青光眼由于眼压增高而引起视盘(曾称视乳头)凹陷、视野缺损,最终可以导致失明的严重眼病。通常,人们觉得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会患此病,的确,45岁以上青光眼的发病率高达2%,但是,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不得青光眼,其实,青光眼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年龄,而且,这种疾病的预防难度也很高,只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如果,到后期,就会出现视神经损伤而且不可逆转,最后导致失明。

那哪些原因最容易导致青光眼呢?分为哪些种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婴幼儿青光眼。在母亲子宫里就因为各种因素患病,有的出生以后就患病,有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缓慢的出现症状,因为出生后婴儿眼球明显突出,颇似牛的眼睛,故称“牛眼”,并且伴有怕光、流泪、喜揉眼、眼睑痉挛、角膜混浊不清等表现。这种青光眼必须及时治疗,有利于患儿的痊愈。

2、青少年青光眼。这种常见于近视的人群,现在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发达和通选工具的发展,再加上繁重的学习,导致很多青少年近视,在初中,一个班级几乎60%的学生都戴眼镜,而经常熬夜打电脑、玩手机是现在年轻人的一大嗜好,还有一些人关灯以后用手机玩游戏、看视频,这些都会加快近视的程度,甚至导致青光眼。这种因为隐秘性大,不大容易发现,所以危害会更大。

3、遗传因素。因为父母有青光眼,那么孩子患青光眼的比例就高达25%,因此,为人父母爱护好自己的眼睛,才能给孩子一双健康的眼睛。

4、各种眼部疾病引起青光眼。常见的一些炎症,比如角膜炎、结膜炎等,眼内的各种炎症会引起房水混浊等一系列眼部的一些疾患,其结果导致房水也就是我们的眼泪无法正常排出,进而引起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

先天性的青光眼或许我们无法预防,重要的就是早发现早治疗。但是对于后天的青光眼,我们还是可以预防的,首先就是良好生活习、用眼习惯,控制近视的发展以及避免眼部的炎症,做到这些,就可以远离青光眼。

5宝宝眼异常 警惕青光眼

近日,黑龙江省一名出生83天的“绿眼男婴”被确诊为“先天性青光眼”。专家提醒,一旦发现婴儿有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应立即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黑龙江省望奎县的这名男婴出生后不久,便有怕光流泪的情况。开始家人没太在意,反而因其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而倍感欣喜。但长到两个多月时,婴儿的眼球开始发绿,角膜增大,不透明,而且看不见东西。家人急忙将他送到医院,经医生诊断为“先天性青光眼”,角膜已增大到12毫米,比正常婴儿大1.5毫米。经过手术治疗后,目前已基本恢复健康。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教授王巾介绍说,先天性青光眼,也叫发育性青光眼,是由于胎儿期房角组织发育异常,使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的一种致盲性眼病。一般患儿在出生时症状不明显,但常常怕光、流泪、眼睑痉挛、眼球大,之后逐渐出现视力下降、角膜混浊、视神经萎缩等症状。

王巾教授提醒家长,对于孩子的一些异常现象应引起注意,尤其是眼部,一经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避免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如果觉得《老人如何预防青光眼》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