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防治流感吃什么好呢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0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防治流感吃什么好呢?柠檬有防治感冒的功效吗?那么,接下来看看专家对感冒食疗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防治流感吃什么好呢

感冒初起,很多人习惯到茶餐厅来一杯热柠檬可乐煲姜,纾缓徵状。据说,效果颇佳。

到底此「乐」何解灵验?按中医理论,姜可行气活血,如属风寒型感冒,乍冷乍热,作闷没胃口时,来一杯「劲」姜可乐,确可暖胃驱风寒,算是对证下药。还有一条食疗方,是用陈皮加姜煲粥,代替叁餐,对於病毒入胃者,特别适宜。

至於橙汁,据闻可加速感冒痊愈,是否属实?平时多补充维生素C,的确可以减低感染的机会,但由於大部分水果属性偏凉,容易引起咳嗽,因此有咳时不宜多吃。只有苹果勉强可吃,或者将橙炖热才吃也可,不过食味当然不同。

反而热柠乐不妨一喝,因为新鲜柠檬含丰富维生素C,开胃提神,蜜糖又可滋润,热呼呼的喝下,喉头的痕痒不适确会减轻。

另有一条简单配方,对收鼻水甚有功效,惟一缺点是味道欠佳:先将姜煮20分钟,其後加入淡豆鼓和叁条宂白,以及1钱(3克)薄荷叶,再煮约2分钟。

2病毒肆虐小心流感 小柴胡强壮正气防流

清热解毒伤脾胃,

抗流感重在“扶正祛邪”

有人一得了流感,就很担心。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伤寒教研室教授吴浩祥说,其实,对于流感并不需要过于紧张,只要不出现严重并发症,一般吃三天中药基本就能治愈。

还有人患流感后便想到清热解毒,但是吴教授认为,过于苦寒伤脾的药物不太适合广东人的体质,一般来说,广东人体质偏虚寒,加上天气温暖潮湿,脾虚湿困,再用清热解毒的药就会伤了阳气,导致抵抗力下降,病情迁延不愈。

“小柴胡汤对外感伤寒至有效,既可攻邪,又可扶正。”吴浩祥指出,“小柴胡是治疗受风寒的药方,在医圣《伤寒论》中,他说:只要具其一症者,皆可用。而此方的症状大体有:胸胁苦闷、寒热往来、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皆可用也”,即现在所说的咳嗽、怕冷、发烧、呕吐等。

据笔者了解,小柴胡由柴胡、黄芩、党参、半夏、甘草、生姜和大枣组成,其中柴胡散邪透表、党参、黄芪、甘草等补气调和。一攻一补,扶正祛邪,增强或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

儿童流感发高烧饮小柴胡,

退烧后不易反弹

儿童是流感的易感人群,按照以往的流感监测结果来预测,在广东4月-7月是流感的高发期,而春三月则是流感高峰前的上升期,这个季节转换的时候,忽冷忽热,儿童最易外感风寒。

“一上午看40-50个患儿,其中患流感占80-9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专家说,“这类患儿以6-12岁的孩子居多,症状往往较为严重,比如高热39℃、腹痛腹泻、食欲差、手脚冷、身上热。一般如果服用抗病毒、退热或清热解毒的药物,高热的情况往往会反复,但是使用小柴胡治疗,基本上很快能出一身大汗退热,且病情不容易反复。”

专家表示,小柴胡和解退热,这一特点特别适合体质较弱的儿童、老人和妇女,因为小柴胡能健脾补气,按照中医用药之道,“热则寒之,火则发之”,无疑小柴胡汤属于后者,因势利导而让邪有出,还不伤身体。

祛湿健脾,

强壮正气防流感

春季的岭南天气,气温变化大,尤其是早春,常常会有寒潮来袭,多出现时寒时暖的天气,加上人体的皮肤已经开始变得疏泻,对于寒邪的抵御能力有所减弱,应注意外感风寒。

针对流感流行的特点,根据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原则,吴教授认为强壮正气是预防如流感一类疾病的根本手段,因此,必须加强身体锻炼,注意休息,保持正气不虚,从而预防流感的发生:

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远离感冒患者,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及时增减衣服以适应早春的气温的温寒变化。

2、食饮有节。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吃刺激之品。

3、起居有常,作息规律,运动适量,保持正气不虚。勤洗手,居室常通风,稀释病毒的浓度。

4、精神内守,正确认识流感,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在饮食上,可选北芪、党参、白芍、茯苓等药材,加瘦肉、猪骨,煲汤饮用以健脾。祛湿可以用藿香、豆蔻、薏米、芡实、扁豆、赤小豆等煲汤饮用。

另外,流感流行期间也可以适当服用一些中成药,如小柴胡颗粒,增强免疫力,对流感病毒进行预防,服用方法是在周围有人出现流感症状时,为避免被感染,可连喝三天,每天2-3次,每次1-2包。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中药材均应在在中药师的指导下服用,不宜长期服用,如果服后感觉不适,应立即停用。

文/华章

专家支招

小柴胡

强壮正气防流感

近日,希腊卫生部公布,该国因感染甲型H1N1流感而死亡的人数已经达到100人,而且住院治疗的甲流患者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在我国北方冬季是流感的高峰期,而南方则在4-7月出现流感波峰。时值三月,南方各大城市将面临新一轮流感的发病高峰期。专家表示,春季温暖潮湿,适合病毒生长,加上早晚温差大,特别容易外感风寒,因此对流感特别不能掉以轻心,专家还指出如果发生群体流感期间,可用小柴胡加以预防。

3科学家发现“蝠流感”病毒

据香港《文汇报》29日报道,过去几年,人们经历了禽流感、猪流感,而今后可能还会多一种“蝠流感”。美国卫生部门科学家首次在果蝠体内发现了新甲型流感病毒株,意味着蝙蝠也有可能像雀鸟一样,成为流感传播媒介,而且新品种流感对人类的威胁程度还不明朗。

据报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研究人员于2009年至2010年间,在危地马拉两个地点收集了316只活果蝠,以调查狂犬病的传染,结果在其中3只蝙蝠肠内意外发现了甲流病毒。这种果蝠是中南美洲的特有品种,主要进食水果及昆虫,通常不会咬人。不过人类若被咬到,仍有机会受感染。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辖下的病原体发现中心华裔主管唐素湘称,虽然病毒现在不会威胁人类,但发现新传播媒介是重要一步。专家担心,假如病毒与常见流感病毒结合,可能造成基因洗牌,变成更危险的病毒,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染。

不过也有学者质疑研究的可信性,认为CDC的科学家只利用实验室技术找到流感病毒的基因碎片,然后将成果夸大。密歇根州立大学禽鸟疾病专家富尔顿表示,研究员应扩大抽样范围,并尝试用病毒感染其他品种的蝙蝠,甚至其他动物。他说,“如果你不能培养病毒,如何能确定病毒存在?”

4如何食疗防治秋冬季流感?

秋冬季流感发作时主要是咳嗽、咽痛、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很多食物都有滋润的作用,可以帮身体润燥,相当于守护了感冒入侵的通道。

山药糕——健脾

原理:中医看来,人的体表有一层“卫气”防御外邪入侵,那么卫气如何得来呢?卫气由脾胃消化所生,也就是说,只要脾产生足够的气血能量,卫气就会充沛有力,防御功能强劲,体质弱、经常感冒的人尤其需要健脾。

山药是一种补益脾胃的优质食品,山楂可以健胃、消食,这两种食物结合充分实现了调理脾胃、益精补气的目的。

方法:将两根山药去皮、蒸熟后,碾成山药泥,然后加适量白砂糖,用擀面杖擀成一个方型的山药饼,在上面放一条山楂糕,用山药饼卷成筒包住山楂糕,最后切成小段即可。

蜂蜜柚子茶——润肠

原理:中医看来,肺和大肠互为表里,彼此的情况互相影响,肠道中的废物需要肺气向下运行才能排出,肠道中产生的津液则主要供应给肺脏。所以肠道的润滑、通畅可以强健肺的功能,从而预防感冒,蜂蜜和柚子是润肠的最佳搭档。

方法:将柚子皮薄薄地剥下(不要白瓤),切成细丝,柚子肉用搅拌机粉碎,加入清水和冰糖熬至黏稠,晾凉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就做好了。想喝时用温水冲兑。

川贝炖鸭梨——润肺

原理: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体内缺乏足够的津液,外界燥气容易入侵而引发感冒。梨的性质偏凉,多汁,被历代医学家认为是润肺燥的佳品,川贝可以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方法:梨洗净,从上部分切下梨盖,再用勺子把梨核挖掉,梨中加入川贝(中药店可以买到)、冰糖,盖上梨盖,把梨放在大碗里,加水到半个梨的程度,然后放入锅里炖至梨变成透明色即可。

5哪些食疗方可防治流感

北京的第一场雪加快了这个城市进入冬天的步伐,随之而来的,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防寒的办法有很多,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中防流感的方法。

美国MSNBC新闻网在介绍抵抗甲型流感、提高免疫力的9种食物时,特别提到了大蒜,推荐多食大蒜,提高自身抵抗力,抵制流感。

在美国,大蒜素制剂己排在人参、银杏等保健药物中的首位。大蒜被称作是天然的植物广谱抗菌素。而中医认为大蒜辛辣、性温、能解滞气、暖脾胃、解毒杀虫、防痢疾、百日咳等症。现代研究表明,大蒜中含蒜氨酸和蒜酶,二者接触后产生一种没有颜色的油滑液体—大蒜素,具有很强的杀菌以及增强免疫力作用,研究显示,人们一天食用2个生蒜瓣能发挥最佳效果。

但因为大蒜对胃的刺激,专家建议大蒜素要在饭后服用,切忌空腹。吃过蒜后,口腔中会留有异味,可以嚼食几颗熟花生缓解。或直接食用胶囊、口服液、片剂等形式的大蒜素补充剂。除了不会留下口腔异味,大蒜片剂和胶囊也避免了过多食用生大蒜导致的胃部不适。

另外介绍几款可以补血气的几款食疗方。

豆豉生姜饮豆豉15克,生姜3片,葱白5根,紫苏5克。水煎沸后,加盐适量,取汁温服。

生姜红糖水生姜5片,红糖50克。将生姜捣汁后,加入红糖,开水冲泡,调匀温服。

芫荽酸汤芫荽15克,葱白3根,食醋适量,水煎服用。

菊花茶菊花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葱白豆豉粥大米60克,葱白1根,豆豉10克,煮米成粥,临熟加入葱白、豆豉。

杏仁大枣粥粳米90克,杏仁15克,大枣6枚,水适量,煮粥服用。

鸭梨花菜汁花菜250克,鸭梨3个,榨汁煮沸,加菊花6克,饮用。

白菜根糖水大白菜根1个。洗净切片,加水一碗煎沸后,调入适量白糖饮用。

橄榄萝卜汤橄榄5枚,白萝卜150克。将白萝卜洗净,切成小块,和橄榄同煮饮汤。

如果觉得《防治流感吃什么好呢》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