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常按四穴位防秋冬感冒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7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秋冬季节,人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感冒。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试着坚持按摩以下穴位,以预防或减轻感冒的机率。

1常按四穴位防秋冬感冒

秋冬季节,人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感冒。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试着坚持按摩以下穴位,以预防或减轻感冒的机率。

点揉风池穴

该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适合风热感冒。

揉大椎穴

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200次。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拿肩井穴

该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适合风寒感冒。

点揉足三里穴

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凸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凸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此穴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肌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以上自我按摩法可每天做一遍,感冒流行时或自觉有感冒症状时,可加做一遍,就能起到防治感冒的目的。

2秋冬季节如何预防感冒

秋冬感冒重保暖,为什么呢?秋冬感冒大多是由风寒引发,感冒后强化防寒保暖意识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预防复发。

其一,增添衣被。感冒后身体防寒能力减弱,抵抗能力下降。要及时增添衣被,增强防寒抗寒能力,以免加重病情或反复感冒。

其二,温水洗脚。足部远离心脏,肌肉脂肪不发达,易受寒冷侵袭,引起全身不适。患感冒后及早用温水洗脚、泡脚,既可以驱散风寒,又可以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增加代谢,提高疗效。

其三,食用热粥。秋冬感冒往往影响食欲、食量和消化吸收功能,影响体力和抗病能力。若恣食生冷肥腻,容易使脾胃受损、呆滞或功能紊乱。感冒后应养护脾胃。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适量食用一些热粥,如苏子粥、桂花大枣粥、红枣糯米粥、羊肉粥等,以增加营养,激发胃气,鼓舞正气,提高抗病能力,促进康复。

3按摩哪些穴位可以预防感冒

第一穴:点揉风池穴

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

作用: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第二穴:揉大椎穴

按摩手法: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只手的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200次。

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4如何预防小儿秋冬季节感冒

各位家长为了孩子顺利的度过秋冬季节,要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饮食

秋冬季节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合理的饮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母乳不仅是孩子体格和智力发育的最佳食品,含有对呼吸道黏膜有保护作用的几种免疫球蛋白,可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除了母乳喂养外,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及时添加辅食,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蛋鱼及肉类,均衡营养,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使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适量补充水分,防止呼吸道干燥,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坚持户外活动

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小儿出屋,小儿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易患病。所以,应该坚持让小儿做户外活动,天气冷可选择太阳光充足、风较小的时候,让小儿在大自然中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提高小儿的体质。

3、定时通风换气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秋冬季节由于供暖,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在北方更为突出,室内温度高,湿度相对较低,加上窗门紧闭,室内空气流通差,居室内的微生物密度较高,一些致病菌和病毒易侵袭小儿体内。所以,即使是在寒冷的秋冬季节,也要定时开窗换气,加大室内湿度。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在暖气片上放上湿毛巾,或在暖气旁边放一盆清水。

4、减少病源感染机会。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聚会场所、大商场等。

5、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儿童玩耍出汗以后,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6、增强机体抗病力 。在秋冬季节来临时,可有意识地补充一些维生素类药物,或口服中药及注射一些疫苗、抗血清,以预防感冒的发生。如黄芪茶预防法:取黄芪10克、白术6克、防风6克、乌梅1个放入保温杯中,开水冲泡10分钟,当茶饮服,喝完后再倒开水,一天一剂,不仅可防治感冒,还能增强抗病能力。

7、注意节制饮食。“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现在有些父母总担心孩子吃得少,吃不饱,总想让孩子多吃一点儿。孩子吃多了,几天下来就容易形成食积便秘。因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即大肠有病会影响到肺的功能。研究表明,大肠的粪食燥结,能够引起巨噬细胞死亡率增高,肺组织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反复的肺及呼吸道感染。

5秋冬交替如何防感冒

秋冬交替时节,天气变化异常,容易患感冒。“九常”与“九饮”能增强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使您远离感冒。

“九常”为日常防感冒的生活方式:

水常洗 晨起后用冷水洗脸;平时常洗手,可洗去手上的感冒病毒;晚上用热水洗脚。

口常漱 每天早晚用淡盐水漱口一次,可杀死口腔里的微生物。

腿常走 早晨到室外散步、爬山、打太极拳或做操。

手常搓 两手伸开,双掌相搓30次,并向迎香穴(鼻翼两侧)按摩10次。

窗常开 晨起后开窗通风。

气常呼 集中精力,身体端正,两脚与肩同宽,两臂伸直做深呼吸10次,切忌憋气。

穴常按 两手食指按上星穴(头正中线,入前发际一寸),然后用小指掌关节按风府穴(头正中线,后发际上一寸),达酸麻胀为度。

室常熏 每日早晚用食醋在房内各蒸一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家人有流感时可用此法)。

风常防 出汗时,不要马上脱衣服摘帽,避免伤风受凉。

“九饮”为预防感冒的九种饮品,晚上睡觉前选择饮用,可以有效地预防感冒的发生:

葱白饮 大葱白100克,切碎煎汤,趁热饮。

姜茶饮 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汤,趁热饮。或绿茶泡开水服亦可,失眠者忌服。

菜根饮 大白菜鲜根200克,切片煎汤,趁热饮。

姜枣饮 生姜5片,大枣10枚,煎汤,趁热饮。

萝卜饮 萝卜适量,切片煎汤,加食醋少许,趁热饮。

三辣饮 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煎汤,趁热饮。

姜糖饮 鲜姜末3克、红糖(或白糖)3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橘皮饮 鲜橘皮50克,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菊花饮 菊花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如果觉得《常按四穴位防秋冬感冒》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