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家庭治感冒小秘方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6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小偏方,大作用。预防治疗感冒离不了!!

1家庭治感冒小秘方

擦五心退热法:

取葱白15克、生姜15克、食盐少许,一同捣成糊状,再用一盅酒调匀,以纱布包好擦前心、后心、手心、脚心、肋窝心,擦后半小时即出汗退热,第二天恢复健康。

黄芪茶预防法:

取黄芪10克、白术6克、防风6克、乌梅1个放入保温杯中,开水冲泡10分钟,当茶饮服,喝完后再倒开水,一天一剂,不仅可防治感冒,还能增强抗病能力。

三花茶治感冒法:

取金银花5克、菊花4克、花茶3克(如咽干痒或痛加胖大海3粒、冰糖10克),以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用,一日一剂,用于治病毒性感冒,连饮三日,效果显著。

脚心敷药治感冒法:

患者用热水洗脚,擦干后用小块麝香虎骨膏贴于脚心涌泉穴处,24小时更换一次。

禽蛋治感冒方法:

生姜50克,去皮切成姜丝,加水煎沸后放入鸭蛋两个(去壳打散),稍搅,加入白酒20毫升、盐少许,再煎3-5分钟即可。吃蛋喝汤,趁热饮食,盖被微汗,对冬令感冒一剂可愈。

酸碱治感冒疗法:

将食用小苏打用凉开水配成6%的水溶液(或者用5%的食醋),每次滴鼻2-3滴,或用棉签蘸取擦于鼻孔,每三小时一次。

蒸汽吸入治感冒法:

取茶壶或茶杯一个,倒入开水后使鼻孔对着冒出的蒸汽呼吸,距离以能忍受为限,直至水不冒汽为止,每日5次。对鼻口炎肿也有效。

2家庭用药常见误区

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保证不生病?生病就得吃药,但往往有些人随意用药,盲目用药,不仅没治好病,还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

误区一:药品价高疗效好

药品价格的高低,主要与它的原材料有关,原材料稀少,采集艰难,或工序复杂,药价便高,反之则便宜。药品价格和疗效不成正比,譬如:硝酸甘油每片不过几分钱,但它时下仍然是公认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救命良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要对症下药,不在乎药物价钱的贵贱。

误区二:盲目迷信新药

有的人总是要求医生开些新药,他们认新药才是疗效好的药,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总希望从新药中寻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般来说,临床上对新药和刚进口药的实际效果和毒副作用的观察时间不长,有一个探索、实践、检验的过程,其中一部分可能经不起考验而淘汰,所以不能盲目迷信新药。

误区三:迷信补药

有些患者认为,“有病必虚,虚则必补”,因此,生病就服用补药。殊不知,补药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而非包医百病的万灵药,补药只适用于虚症患者,且虚症患者也有不同种类,尚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若不加选择地滥用补药往往会加重病情。如高血压患者,误服人参等补品,会使之血压骤升,甚至会发生脑血管意外的严重后果。

误区四:迷信偏方治大病

一些患慢性病、疑难病的人,由于治病心切,往往盲目崇信偏方或秘方,不管是否对症,便贸然使用。偏方在治某个病时也许会有一事实上效果,但它毕竟只停留于感性认识,而未升华到理性认识,使用者多是知其疗效而不知为何有效,更缺乏对其副作用或毒性的了解。此外,偏方或秘方多是由非正规医生应用,方法不统一,也可因用法不当酿成大祸,更有那江湖游医用此作为招摇撞骗、谋取病人钱财的幌子。因此,切忌盲目崇信偏方、秘方,误己害人。

误区五:以多为胜

有的病人看病,见医生只开二三种药,便疑心药少治不好病。殊不知,医生处方用药是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综合考虑的,治病用药唯以药能对症为原则,而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临床喜欢开大处方的医生,疗效未必佳。

3家庭食疗用药妙方

1.治呃逆 吃饭突然发生呃逆时,可以用山西老陈醋5ml,对80ml开水,慢慢一次喝下。

2.治口腔溃疡 将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C等量压成粉末,拌匀放入无菌瓶内。上药前用盐水清洗口腔,再用无菌棉球蘸药粉放入溃疡面,咬合5~10分钟,使药物经溃疡面充分直接吸收。每日早晚各上药1次。

3.治下肢溃疡 取桉叶适量,洗净,煎两小时后去渣浓缩成糊剂,备用。治疗时先用桉叶煎水洗疮面,再涂桉叶糊剂,隔日涂1次。此方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化腐生肌之功效,对治疗下肢溃疡疗效独特。

4.治婴儿脐炎 取桉叶50g烧成灰,加黄连20g研成末混匀,装入无菌瓶内备用。用药时,将脐部按常规消毒后,蘸药粉放入脐部,再用纱布包扎,每日睡前换药1次,一般治疗3~4次见效,最多7次可愈,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5.治偏头痛 取小白萝卜1个,去皮切丝后挤汁,加入少许冰片。病人仰卧,左侧头痛滴右鼻孔,右侧头痛滴左鼻孔,每日2~3次。

6.治脚汗过多 将山西老陈醋50g,苦参30g,花椒20g,放入脚盆内,冲入开水1000ml,双脚泡入其中约15~20分钟,每日睡前进行1次,两次见效,5次可愈。

7.治落枕 先用湿热毛巾在患处敷5~10分钟,然后把伤湿止痛膏敷在痛点处,6小时换1次,一般3次可愈。

8.治牙垢、牙结石 每晚刷牙前,含半口山西老陈醋,让醋在口腔里蠕动2~3分钟,然后吐出,再用牙刷刷牙(不用牙膏),最后用清水漱净,一般2~3次见效,最多8次可祛除牙垢、牙结石。

如果是烟渍、茶渍,可取红糖适量放入口中,含5~6分钟,再用牙刷反复刷2~3分钟,用清水漱口,然后用5:1的盐水刷牙两分钟,再用清水漱口,每日早晚各进行1次,7天后烟渍、茶渍可全部脱落。

4急性阑尾炎用药秘方

阑尾是位于盲肠末端的一细长盲管,管腔狭窄,可自由活动,是腹腔内的一退化器官。急性阑尾炎是最为常见的急腹症,约占外科住院病人的 10%~15%。老百姓俗称“盲肠炎”。青壮年多发,男性多于女性。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病情轻,治疗效果好。如果急性阑尾炎未能及早治疗,发生阑尾穿孔、化脓,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等严重合并症,死亡率较高,侥幸存活者因肠道粘连经常发生肠梗阻,病人十分痛苦。

(一) 急性阑尾炎的病因

发病原因常见于:

(1) 阑尾管腔梗阻。在阑尾狭窄的管腔内由于粪石、食物残渣、毛发团块、肠道寄生虫滞留,阑尾发生损伤而肿胀、扭曲。

(2) 阑尾壁上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病菌可经血循环进入阑尾引起急性炎症,发生红、肿、疼痛。

(3) 饮食生冷和不洁食物、便秘、急速奔走、精神紧张,导致肠功能紊乱,妨碍阑尾的血循环和排空,为细菌感染创造了条件。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厌氧菌。

(4) 另外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也与阑尾炎发病有关。

(二)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1、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特点 约55%的病人开始左上腹部或脐周围疼痛,酷似胃痛发作,几小时后转到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重。阑尾发生坏疽时,可出现较剧烈的跳痛,而当阑尾穿孔前,疼痛特别严重,一旦穿孔后,阑尾腔内容物流出,疼痛似有减轻,但范围却扩大。这时用手按压腹部感到很硬,按压时腹痛加重,用手按压右下腹,然后猛一抬手,腹痛更加剧烈称为反跳痛,这就是发生了腹膜炎。

每个人阑尾的位置不一样,发生的腹痛也不一样,高位阑尾可表现为右腰部痛,而低位阑尾却有下腹坠痛。由于腹痛的程度和位置的变化,常常使急性阑尾炎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尤其是老人和小儿。所以,在临床上凡发生急性腹痛,均要与阑尾炎鉴别,以免耽误治疗,酿成大病。

2、一般表现 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1~2次即止,并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病人喜弯腰屈膝姿势侧卧。部分病人发烧、头痛、全身无力,化验血中白细胞总数增高。

3、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特点:并不少见。12岁以下约占发病数的4%~5%。发病前多有感冒、扁桃体炎、腹泻等诱因,表现为寒战、发烧、恶心、呕吐及腹泻为主,腹痛位置可在右下腹、肚脐周围或全腹部,仔细检查腹部,仍是以右下腹压痛明显。小儿阑尾炎极易发生阑尾穿孔,穿孔后腹部仍然是柔软的,加之小儿叙述不清楚,容易误诊,导致病情加重。

4、老人急性阑尾炎的特点 开始症状轻微,疼痛不重,不引起重视。而老人阑尾壁萎缩变薄变脆,易发生穿孔和坏死,加上老年人常患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给治疗造成困难,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所以必须提高警惕,仔细检查,防止漏诊和误诊。

治法

泻热解毒,排脓

大黄12 连翘18 蒲公英24 川连9白花蛇舌草18 赤芍15 紫花地丁24 败酱草24 丹皮12 黄芩15 川朴12 薏苡仁20 川楝子15 大血藤15

5家有宝宝 秋季家庭必备常用药

首先应检查一下家中的药箱,药品是否过期,其次要根据季节,对药箱中的药品进行更新。一般来说,秋日药箱可配备下列中成药。

一、止泻药

寒湿泻泄的,可选配藿香正气水之类;湿热泻泄者,可选用葛根芩连片、香连丸等。腹泻后容易引起脱水,因而注意补充水分,维持水盐平衡等,可有效地改善腹泻诸症。

二、肠胃疾病用药

胃苏冲剂、气滞胃痛冲剂等,可用于秋季风寒袭胃或饮食不节引起脘腹疼痛;山楂丸、神曲丸、香砂养胃丸、木香顺气丸等,可用于食后脘腹胀满、呃逆频作等。

三、止咳药

秋季燥邪为患,易引起肺燥干咳、咽喉干痒,可配备雪梨膏、川贝止咳、枇杷止咳、蛇胆川贝液等;风寒咳嗽,可选配橘红片(丸)、通宣理肺丸、蛇胆陈皮散等。气喘者,可配备消咳喘、固本咳喘片等。咽喉干痒的,可配备西瓜霜含片或喷剂类、喉片等。

如果觉得《家庭治感冒小秘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