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为什么孕妇更容易得肾盂肾炎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3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急性肾盂肾炎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女性,病人常有腰痛、肾区压痛、叩痛、伴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以及尿频尿急和尿痛等膀胱刺激征,验血可见白细胞增高。那么为什么肾盂肾炎更易“接近”孕妇呢?

1为什么孕妇更容易得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又称上尿路感染,可分为急性肾盂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两种。急性肾盂肾炎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女性,病人常有腰痛、肾区压痛、叩痛、伴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以及尿频尿急和尿痛等膀胱刺激征,验血可见白细胞增高。一般无高血压或氮质血症。病人尿液混浊,可有肉眼血尿,尿常规镜检有多量白细胞或脓细胞,可有少许红细胞及管型,蛋白少许至中等量。慢性肾盂肾炎多系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而引起,一般认为病程超过6个月以上即慢性。若为尿路梗阻引起者,诱发因素未及时纠正、消除,炎症长期不消退,可逐渐转为慢性,最终导致尿毒症。

那么为什么肾盂肾炎更易“接近”孕妇呢?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五大方面原因所导致的:

1、女性尿道口直接邻近易为细菌聚集的阴道口和肛门,且其尿道又较短,只有3~4厘米,如不讲卫生,细菌检易侵入尿道并上行肾盂,引发肾盂肾炎。

2、妊娠期间输尿管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而扩张,致使组织松弛管腔扩大,蠕动缓慢,尿的排除滞留,常使尿滞留于输尿管和肾盂内,从而为细菌在输尿管的和肾盂内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

3、妊娠子宫挤压肠管可引起便秘,从而易使大肠中的细菌从肠管经经淋巴侵入输尿管、膀胱、尿道及肾盂。

4、夫妻在性交前不清洗外生殖器,性交时男女生殖器管密切接触和磨擦,并碰撞女方尿道口,常易使细菌乘机侵入尿道,导致细菌上行感染而引发肾盂肾炎。

5、妊娠期间机体抵搞力降低,容易感染病灶的细菌,可经血液循环扩散到泌尿系统,从而引起肾盂肾炎。

在此提醒:为预防肾盂肾炎,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要讲究卫生、保持外生殖器的卫生,性交后女方最好能解一次小便,以便将可能进入尿道的细菌冲出来。孕妇要加强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孕妇还应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增加尿量,冲洗尿道,避免细菌的生长繁殖。如果患了肾盂肾炎,要及时治疗,并要禁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含碘造影剂等。

2警惕!尿路感染可能会伤肾

小便灼痛,时常伴有尿频(排尿次数多),尿急(排完尿后,不久又有想排尿的感觉),是尿路感染常有的症状。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在女性人口中,大约2%有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如没有得到合理的诊治,有导致尿毒症的可能。

一个同事介绍F女士给我诊治,她来诊时面色灰黄,神态萎靡,口有异味,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检查结果不但血内潴留有尿毒性物质,而且,双侧肾脏萎缩,小至芒果大小,不可逆转的终末期肾脏病。

缘F女士于20年来,已有过多次发作的尿急、尿频、尿痛的病史,但她不以为意,以为只是“热气”而已,仅煲些清热的草药饮,果然几天后便无症状,以后每次发病,均照样服草药。这是一个大失误!F女士误信人言,以为服草药后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消失,就是病好了,殊不知尿路感染有这种特性,即使不服药,几天以内症状也会自动消失,但尿路感染往往在一种慢性间质性肾脏病的基础上发生,例如在反流性肾脏病的基础上,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加以恰当的处理,就会隐匿地破坏肾脏,可惜世人对此不了解,常常掉以轻心,以致在引起尿毒症的原因中,慢性间质性肾脏病竟高达20%。

总的来说,尿路感染这个病并不可怕,因它是可以治愈的;可怕的是人们对它的忽视,认为尿痛等症状是小事情,不去找医生及时治疗,或虽然去治疗了,但没有按医嘱定时复查,待到了晚期发生尿毒症时,已噬脐莫及,医生也束手无策,那时真是悔之已晚矣!

3孕妇尿路感染怎么办

孕妈妈为什么要特别小心尿路感染

专家回复:

孕妈妈由于生理原因,妊娠期泌尿系统的张力全面降低。孕妈妈要雌、孕激素的影响,肾盂及输尿管呈扩张状态,蠕动减慢;使尿液排出减慢,积得多,存得久,易于细菌繁殖,增加尿路感染发病率。

孕妈妈患尿路感染,不仅会损害孕妈妈健康,甚至发生休克,危及患者生命;而且由于高热及不恰当地使用某些药物,易损害胎儿,引起流产、早产。高热还可使胎儿神经管发育出现障碍,出现无脑儿、先天性耳聋等。

经常多饮水,增加尿量,可起到;中洗膀胱的作用,同时有利于细菌及炎症分泌物白勺及时排出,经常注意适时排空膀胱,以免尿液贮留过多过久。

个案跟踪:

我怀孕前有尿路感染,治好后才要的宝宝,听说怀孕以后更容易复发,请问要注意些什么才能预防?

个案专家解析:

孕妈妈要特别注意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其方法主要是适当增加营养,增强体质;节制房事,尤其是怀孕后前3个月、产前3个月,应尽量避免房事,即使偶有房事,男女(又方均应清洗性器官及外阴部,女方还应在同房后小便一次,利用尿液冲洗尿道,减少尿路感染机会,坚持每日清洗外阴部,勤换洗内裤;定期去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即使未出现尿路感染症状,也应每半月最多一月检查一次尿,以便及时发现尿液改变,得到治疗,一旦发病,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恰当药物进行积极治疗。

孕期小知识: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好发于女性。

4孕妇尿路感染,如何选用抗生素?

尿路感染的治疗主药离不了抗菌药物,目前也无其他药物(包括中草药)可以取代。因此,应认识各类抗菌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以便趋吉避凶,确保母子平安。这里不可能很详尽地分析每一种药物的利与弊,但提纲挈领地分析一下某些常用抗菌药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应是有益的,最少不至糊里糊涂受到损害。

第一类:氨基糖苷类(常用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以引起胎儿将来的永久性耳聋,在现实生活中恐怕有一些先天性聋哑者可能与用此药有关。此外还会引起肾脏损害,因此,除非特殊需要,否则不应使用。

第二类:喹诺酮类(常用有氟哌酸、泰利必妥,各种“某某沙星”),这类药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可引发小鼠的骨骼发育障碍,甚至出现软骨坏死,在人类则未有研究报告。因此,不用为宜,真的要用的话,服药时间也不应太长。

第三类:四环素类(常用有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可以引起胎儿骨骼发育不良和将来牙质发育不良。幸好,此类药已逐渐被淘汰而少用,但在某些边远地区,由于医务人员接受医学信息较缓慢,也仍有使用者,应予注意。

第四类:氯霉素,会引起灰婴综合征,也就是出生时,全身灰紫,缺氧而死亡。

第五类:磺胺类(包括多种磺胺,常用为新诺明,又称百炎净),在孕期6个月以上时服用,将来胎儿出生时易发生核黄疸(一种较严重的新生儿疾病)。

总之,孕妇用药必须在脑中多增一根弦。合理用药至关重要,抗菌药是如此,其他药也是如此。不怕累赘再强调一点,盲目滥用药物是不对,但因害怕药物不良作用而不用药也是绝对错误的。

物极必反,必然者也。正确之道,应该是取得医生的指导,根据疾病的程度、体质情况、孕期的长短而合理选择药物。

5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注意外阴的清洁卫生很重要。尿路感染多有一定的诱因,故应仔细检查患者有无尿路结石,肾或输尿管有无畸形等情况。除药物治疗外,多喝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这样起到尿路冲洗的作用,对于尿路感染的治疗也很重要。另外,目前淋球菌性尿道炎也很常见,如有者,应先按淋病治疗。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尿路感染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可以应用如清热解毒的板兰根、地丁、败酱草、车前草等,慢性尿路感染应该用中药和西药结合治疗,可以用抗生素如头孢加现代中药如银花泌炎灵片等等合并治疗,西药治标中药治本,而且中药还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化瘀止痛,利湿通淋,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此外,还应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一、急性肾盂肾炎 :1.起病急骤; 2寒战、畏寒; 3.发热; 4.全身不适、头痛、乏力; 5.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6.尿频、尿急、尿痛; 7.腰痛、肾区不适; 8.上输尿管点压痛; 9.肋腰点压痛; 10.肾区叩击痛; 11.膀胱区压痛;

二、慢性肾盂肾炎 :1.急性发作时的表现可与急性肾盂肾炎一样,但通常要轻得多,甚至无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等全身表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也不明显; 2.水肿; 3.高血压;

三、膀胱、尿道炎: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疼痛。尿道分泌物。

临床表现

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比较广泛。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器质上的异常,又有复杂性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之别;根据炎症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尿路感染。但尿路感染仍有它的共同临床表现:

(1)尿路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等症状。这些症状,不同的病人表现为轻重程度不一。急性期炎症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尿路刺激征;但在老年人、小儿及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则通常尿路刺激症状较轻,如轻度的尿频,或尿急,或排尿不适等。

(2)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等。主要见于上尿路感染病人,特别是急性尿路感染及伴有尿路梗阻的病人尤为多见。

(3)尿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红细胞甚或蛋白。

(4)血常规可能有白细胞升高。

(5)尿细菌培养阳性。

一般认为,尿路感染的途径有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和直接感染四种方式:

(1)上行感染:绝大多数尿感是由上行感染引起的。正常情况下,尿道口及其周围是有细菌寄生的,但一般不引起感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粘膜有轻微损伤时,或者细菌的毒力大,粘附尿道粘膜和上行的能力强,容易侵袭膀胱和肾脏,造成感染。由于女性尿道口靠近肛门,且女性尿道远较男性为短而宽,女婴的尿道口常被粪便污染,故更易致病。

(2)血行感染:细菌从身体内的感染灶(如扁桃体炎、鼻窦炎、龋齿或皮肤感染等)侵入血流,到达肾脏,先在肾皮质引起多发性小脓疡,然后,沿肾小管向下扩散至肾乳头和肾盏、肾盂粘膜,但炎症亦可从肾乳头部有轻微损伤的乳头集合管(如尿中的结晶损伤)开始,然后向上向下扩散。血行感染途径较为少见,不及10%。血行感染比较多见于新生儿,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的血行性肾感染。

(3)淋巴道感染:下腹部和盆腔器官的淋巴管与肾周围的淋巴管有多数交通支,升结肠与右肾之间也有淋巴管沟通。当盆腔器官炎症、阑尾炎和结肠炎时,细菌也可从淋巴道感染肾脏。这种感染途径更为少见,甚至于这种感染途径是否存在,目前也有争论。

(4)直接感染:外伤或邻近肾脏的脏器有感染时,细菌可直接侵入肾脏引起感染,但是,这种情况临床上是十分罕见的。

如果觉得《为什么孕妇更容易得肾盂肾炎》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