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乙肝性肾炎的饮食注意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0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肾炎,乙肝性肾炎怎么办呢?乙肝性肾炎饮食要注意哪些呢?有哪些禁忌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乙肝性肾炎的饮食注意。

1乙肝性肾炎的饮食注意

据相关数据统计,乙肝相关性肾炎已经成了一种肾病多发病,那么乙肝相关性肾炎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呢?

肾病医院专家说很多乙肝肾病患者有消化系统的疾患,消化吸收能力比较差,一定要注意在适当加强营养的同时控制脂肪和糖的摄入,勿服霉变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与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鱼、肉、蛋、牛奶、豆制品、菌类和新鲜水果蔬菜。

特别是对肝脏肾脏有损害作用的药物,不要乱用。另外,不要盲目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酒精的中间代谢产物有比较明确的肝毒性,并且加重肾脏的负担。乙肝相关性肾炎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凡是含有酒精的饮料一律不能饮用(包括葡萄酒)。饮酒后酒在胃肠道内很快被吸收,约90%以上的酒精成分(乙醇)在肝脏内代谢,而乙醇有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可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急剧肾脏组织的病变。因此对乙肝肾炎患者而言,禁酒是自我疗养的基本要求。

乙肝肾炎患者必须保证每天得到充分的休息,但也不能一味地休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做一些活动。由于个体差异很大,具体的活动量需要自己灵活掌握,没有量的规定。一般以活动结束后没有明显的疲劳感为宜。活动项目以散步、太极拳等比较舒缓的运动为宜。需要注意的是绝对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

正确对待疾病,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忧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刺激。过度兴奋、愤怒都会加重病情,特别要防止发怒,处事待人要胸怀宽广、冷静。只有保持愉快的心情,才有利于乙肝肾炎的康复。

肾病是一种很顽固的疾病,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一些痛苦,所以一定要在治疗的同时多加注意饮食,那么肾病患者的一些健康饮食配方有哪些,可以借鉴一下,应该会带给患者一些帮助的,希望患者能早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2怎么认识乙肝性肾炎

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不仅会在肝细胞内复制,引起乙型肝炎,它还会产生免疫复合物并沉积在肾组织内,致使肾小球基底膜发生病变。肾组织受到破坏,自然会影响原尿的过滤和重吸收功能,从而出现一系列肾炎症状。轻者可有眼睑浮肿、腰酸痛、周身乏力、尿黄、尿少等;重者可出现高血压、血尿、肢体水肿;肾功能严重受损者会出现少尿或无尿,最后 常因尿毒症而危及病人的生命。?

病因及发病机制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并发肾脏损害的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经免疫病理证实系与乙肝病毒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襻所引起的免疫损伤有关。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血清中可先后出现HBcAb、HBeAb、HBsAb,但这些抗体在乙肝病毒感染后5月左右出现,所以乙肝病毒可较长时间处于游离状态,易裂解。裂解产物中一部分多肽物质已经被证实有HBsAb的抗原决定簇,所以这些小分干裂解成分与相应抗体形成分子量相对较小的免疫复合物,就有可能逃脱巨噬细胞的清除,而反复沉积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襻,进而激活补体,造成免疫损伤。

病理类型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病理类型有多种,最常见类型为膜性肾小球肾炎,其他尚可见到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系膜增生或局灶节段性硬化肾小球肾炎以及IgA肾病。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及系膜区可见 HBsAg、IgM、IgG、C3沉积。也有作者报道,HBeAg和HBcAg在肾小球沉积。

怎样知道是否患了乙肝病毒性相关性肾炎呢?

当发现自己患了肾炎时,做以下检查便可确诊。化验尿发现有大量红细胞、蛋白和管型;24小时尿液中蛋白达35克以上;空腹血化验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或抗体呈现阳性,或用敏感的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查乙肝病毒感染为阳性反应;进行肾组织活检,发现为膜性或膜增殖性肾炎;或从中找到HBsAg、HBeAg、HBcAg以及其相对应的抗体。

3乙肝性肾炎的四大饮食注意

1.要多食蔬菜、水果:

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也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肝脏功能减退时常常影响脂肪代谢,所以很多慢性感染患者会合并有感染后脂肪肝。因此饮食要低脂肪、低糖(过多的糖进入人体内易转化为脂肪)、高蛋白。蛋白质饮食要包括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如豆制品、牛肉、鸡肉、鱼肉等。挑食对肝病是不利的。

2.食量要恰当:

肝病时消化功能减弱,食之过饱常导致消化不良,也加重肝脏负担。所以有人提出吃饭八成饱最好。暴饮暴食对肝脏、对胃肠功能都不利。

3.炒菜宜清淡:

少放油,少食油腻和油炸食品,少食生冷、刺激性食品。

4.合理应用中药补药:

轻中型感染患者不提倡用人参等补药,正常饮食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重症肝病、肝硬化感染小三阳患者在服用补药时,最好征求中医医生的意见,辨证施治。盲目进食大量多种补药,不一定有益。

4小心:乙肝肾炎年龄层年轻化

“乙肝肾炎”是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简称,它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所致的肾炎。随着乙型肝炎发病率的增高,乙肝肾炎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肾小球肾炎的发生率大约在7%—20%之间。

乙型肝炎病毒与肾炎在发病机理上的联系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抗原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引起免疫损伤、病毒直接感染肾脏细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自身免疫致病有关。由于儿童和青少年抗HBe反应不完善,可能是乙肝肾炎青睐他们的主要原因。

乙肝肾炎临床上表现为肾病综合症或非蛋白尿,常伴镜下血尿,也有以肾病综合症起病者。膜性肾炎很少有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而膜增生性肾炎大约40%的人有高血压,20%肾功能不全。患者多无明显肝炎接触史或肝炎临床症状,其诊断依据有三个方面:

一、患肾小球并可除外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二、肾组织切片中找到乙型肝炎病毒。

三、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抗原阳性。

就目前而言,对于乙肝肾炎尚未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免疫抑制剂虽然对多种类型肾小球肾炎有益,但可能延缓缩主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能力,因此多数人不主张激素治疗。干扰素有抗病毒作用,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异性结合,激活某些酶以后阻断病毒的繁殖与复制,但不能进入宿主细胞直接杀灭病毒。阿糖腺苷能抑制DNA多聚酶和核苷酸还原酶,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如果联合应用干扰素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效果。此外,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益气健脾的中药对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和杀灭乙型肝炎病毒,也有一定的疗效。

5谈谈什么是乙肝肾炎及治疗方法

近年国外认为,该病还不能除外乙肝病毒直接对肾脏的侵犯。按病理分类,乙肝肾炎以膜性肾炎及膜性增殖性肾炎多见。临床上乙肝肾炎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时,肯定有乙肝病毒感染或乙型肝炎病史。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或乙肝核心抗体持续阳性或乙肝脱氧核糖核酸曾多次阳性,伴或不伴转氨酶升高,有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肾炎表现或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症状不典型,常伴肝脏肿大,病情多变,起病时以肾炎表现为主,一段时间后又转为以肾病表现为主,无一定规律可循。血清补体正常或降低,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有的在肾小管内皮细胞中找见乙肝病毒,肾穿刺活检或免疫电镜可协助确诊。

多数病例病程迁延,药物疗效不佳,对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免疫抑制剂大都耐药,以致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但本病有一定自限性,部分患者经护肝调理,在医生的指导下自我疗养和对症积极治疗后,临床症状可减轻,渐至消失,并有自愈倾向。

这类患者如在乙型肝炎活动期应该隔离,患者应增强自信心,克服焦躁忧伤情绪,让身体慢慢增强抵抗力,去战胜疾病。

如果觉得《乙肝性肾炎的饮食注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