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单味中药方巧治慢性肾炎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5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慢性肾炎大多数是由急性肾炎转变而来,少数患者起病缓慢而无明确的急性肾炎病史,一发现即为慢性,下面就一起看看这慢性肾炎都该如何治疗把。

1单味中药方巧治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大多数是由急性肾炎转变而来,少数患者起病缓慢而无明确的急性肾炎病史,一发现即为慢性。主要表现为腰酸腿肿、神疲乏力、小便清长或少尿。胸脘胀满、食欲不振、苔白脉缓、尿中蛋白增多或出现管型。慢性肾炎的治疗成了很多人关注的话题,因其病程和治疗周期均长,故中药治疗更具优势。单味中药治疗肾炎,不仅副作用小,而且治疗效果好。

1、黄芪

黄芪为王牌补气药研究表明,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压。消除肾炎蛋白尿,并能增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善肾小球功能。用法:炙黄芪30--60克,水煎药分2次服,日1剂。或与粳米100克共煮成粥,早晚食用。尤宜于肾炎之高血压、蛋白尿者。

2、丹参

属活血化瘀药。研究表明该药可增加肾皮质血流,减少肾脏细胞凋亡,从而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用法:丹参10~30克,水煎分2次服,日1剂。对改善肾炎的各种症状均有效。

3、玉米须

属利水药、该药有较强利尿作用。并能抑制蛋白质的排泄。用法:玉米须60--120克,水煎分2次服或代茶饮。日1剂,可连用6个月。尤宜于肾炎之水肿、蛋白尿者。

4、水蛭

属于活血化瘀药:药理学证实。鲜水蛭能明显改善肾脏的血凝状况,促进患者康复。用法:取鲜水蛭若干。风干后。粉碎成粉,过筛。每服2克,日2—3次,可连用2—3个月,尤宜于肾炎之血尿、蛋白尿者。

5、五倍子

属收敛止涩药。药理学证实该药可沉淀蛋白质。促进血液凝固。对减少肾炎患者尿中蛋白、血液流失有特殊效果。用法:五倍子若3—4粒,日2次。尤宜于肾炎之蛋白尿、血尿者。

6、益母草

属活血化瘀药。该药长于利尿消肿。用法:益母草90-120克(或鲜品180~240克)。加水浸没,煎水分2~3次服或代浆饮:尤宜于肾炎之高血压、水肿者。此外,单味中药白花蛇蛇草、川芎、冬虫夏草、葛根、升麻、地龙等也有一定效果。

7、茅根

茅根为最佳的利尿药。用鲜茅根60克(干的30克)煎汤频服。适宜于水肿、血尿患者。可用于急性肾炎风热郁肺、湿毒蕴结型。热毒肉攻、灼伤阴血型及慢性肾炎之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型。

8、鲤鱼

取1-1.5公斤重乌鲤鱼一条,剖腹洗净肠杂,用黄泥封固,放在炭火中煅焙,俟出白烟取出,待冷,研末为散。1日3次,每次温开水送服2羹匙,服完为1剂,忌盐。本方消水肿效果较好。适用于急性肾炎之风寒犯肺、三焦气滞型,以及肾炎之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型。

2慢性肾炎|慢性肾炎的症状

【脾虚水泛】 【脾肾阳虚】 【气阴两虚】 【肝肾阴亏】 【肺肾两虚】

慢性肾炎是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体内免疫反应异常有关。患者以男性为多,发病年龄大多在青壮年期。本病绝大多数系由急性肾炎转变而来,也有少数患者一发现即为慢性经过。其临床主要表现有浮肿、蛋白尿、高血压以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如果防治不善,则可使肾脏组织遭到破坏,最后导致尿毒症。

慢性肾炎属中医“水肿”、“腰痛”、“血尿”、“虚劳”等病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脾肾亏损加之感受外邪,以致机体气化失司,水湿停聚,泛溢肌肤,日久或湿郁化热,或湿瘀互结。根据临床常见症状一般可分为脾虚水泛、脾肾阳虚、气阴两虚、肝肾阴亏、肺肾两虚等证型。

3慢性肾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慢性肾炎有哪些明显的症状?

一、血尿

慢性肾炎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尿色呈洗肉水样,混浊且呈红色,有的患儿尿液中夹有血丝或者血块;而镜下血尿则只有在显微镜下观察才可以发现,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大于1个。血尿是大部分儿童慢性肾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

二、眼睑浮肿

慢性肾炎的早期容易出现浮肿的现象,这个主要是由于肾脏对水的排泄和调节功能受到损坏,使患儿体内的水和钠增多,过多的水积在体内疏松组织里,而眼睑是疏松组织较多的部位。眼睑浮肿的特点是早晨起床时明显,活动后减退。

三、尿中泡沫增多

慢性肾炎换的尿中会出现泡沫增多的现象,其中以较小的泡沫为主,并且相互联在一起,久久不能散去,这主要是由于患儿尿中有蛋白,张力较高所致。当然,这一症状准确性差。如果不具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往往会被家长或者孩子忽视。最简单的办法是到医院查尿液,以排除蛋白尿的可能。

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方法:

一、抗凝疗法

抗凝疗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此法一般应用抗凝剂或血小板凝集抑制剂,用以可防止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纤维蛋白的释出、血小板凝聚和微血栓形成 ,从而改善肾脏的循环,起到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

二、免疫抑制疗法

免疫抑制疗法是适用于重度或者顽固性慢性肾炎的治疗方式,通常将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抗凝剂等药物合用,而在用药过程中患者一定要注意,剂量不宜过大并要及时查血象.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

此法是适用于肾病型慢性肾炎,一般用药多采用强的松,但口服维持量的时间多较长 ,常需半年以上。

4慢性肾炎的临床症状

慢性肾炎会导致肾炎综合征,如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蛋白尿和血尿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合并出现。蛋白尿的泡沫较多、尿液混浊、颜色较深,严重的血尿则可能肉眼就能看见尿液中的血色。

慢性肾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炎症,而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目前,慢性肾炎的病因还不明确。可以确定的是,感染可能引起慢性肾炎的急性发作,如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

慢性肾炎患者可能出现双下肢或眼睑水肿,严重的还会出现全身水肿的情况。如果水肿程度严重,还可能导致肠道等出现问题,影响日常饮食。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对慢性肾炎患者,通常是分型而治。慢性肾炎分为阴虚、阳虚、气血两虚等多种类型。对阴虚型的慢性肾炎患者,滋阴补肾是最主要的;对阳虚型的患者则以补肾助阳为主,在汤药中可添加附子、肉桂、干姜等热性药材。除了中成药以外,中医以汤剂为主,可以通过调整中药的配伍来达到分型而治的效果。

很大一部分慢性肾炎患者会出现肾性高血压,引起头晕等症状。此外,腰酸、腰疼、腿软、全身酸疼、乏力等,这些也是慢性肾炎患者的常见症状。

5慢性肾炎的症状表现

发病原因是什么

有些病人习惯性地认为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发展来的,实际上只有少数(10%~20%)的慢性肾炎病人如此。我们知道,急性肾炎大部分可取得临床痊愈,但也有少数病情迁延不愈,超过一年,尿蛋白持续存在;或是有的患者已取得临床痊愈,但实际上病理改变并未恢复,若干年后又出现症状。除此之外,绝大多数慢性肾炎与急性肾炎无关,是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直接迁延发展的结果,如系膜增生性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由病理类型决定病情必定迁延发展,起病就是慢性的。

疾病表现有哪些

大多数慢性肾炎临床表现可轻可重,或时轻时重。虽然它的基本表现仍然是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肾功能损害,但由于它的病因和病理表现不同,疾病的表现就多种多样,如有的病人以水肿起病;而有的病人以血压升高起病,高血压特别突出,如果不做仔细检查,极易误认为是原发性高血压。具体来说主要有:

1、高血压

一般是中等度血压升高,大约为180~150/120~90毫米汞柱,高血压持续存在,病人可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肾功能不全时更易出现高血压,在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中,90%以上有高血压。而高血压损害的重要器官就是肾脏,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血压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对肾脏的损伤越大,肾功能减退越严重,预后也越差。

2、水肿

大多是眼睑水肿,或是下肢轻至中度水肿,按压水肿部位可有凹陷。

3、肾功能损害

慢性肾炎的肾功能损害呈慢性进行性。

4、尿化验异常

蛋白尿:蛋白尿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果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一般为1~3克。

血尿:血尿是诊断慢性肾炎的另一主要依据,为肾小球源性血尿。

除了蛋白尿、血尿,有的病人还可有管型尿。

5、病情进展

患者还可以有贫血、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慢性肾炎患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对一些典型病例,不应等一年以上才确诊,早期识别很重要。患者自己要提高警惕,发现尿液、血压异常和浮肿等应该及时就医。如果起病初期高度怀疑慢性肾炎,行肾穿刺通过病理检查可以得到确诊。

慢性肾炎治得好吗

慢性肾炎的自然病程变化很大,部分病人的病情比较稳定,经5~6年,甚至20~30年,才发展到肾功能不全;少数病人可自行缓解;另一部分病人的病情因持续发展或反复发作,致使2~3年内即发展到肾功能衰竭。肾活检的病理学分型对预后的判断是比较可靠的。

但是为什么有时我们看到同样病理类型的病人,预后却大不相同呢?那是因为病变进展的速度固然主要取决于其病理类型,但正确的保养和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得了病的肾脏更需要精心的呵护,这样才能减慢肾脏病变的进展。

如果觉得《单味中药方巧治慢性肾炎》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