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间质性肾炎要如何诊断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76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6 分钟。

间质性肾炎再每个阶段的表现都不一样。那么我们要如何诊断间质性肾炎呢?间质性肾炎有哪些饮食禁忌呢?

1间质性肾炎要如何诊断

间质性肾炎是一组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肾脏间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肾脏疾病,由于间质性肾炎几乎都有肾小管受累,因而近年以“肾小管一间质疾病”来替代间质性肾炎这个名称。本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一、检查

1、尿液检查:一般为中少量低分子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多在 0.5~1.5g/24h,极少》2g/24 h;尿沉渣检查可有镜下血尿、白细胞及管型尿,偶可见嗜酸细胞。肾小管功能异常根据累及小管的部位及程度不同而表现不同,可有肾性糖尿、肾小管酸中毒、低渗尿、Fanconi综合征等。

2、血液检查:部分患者可有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磷血症和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等表现。血尿酸常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间质性肾炎贫血发生率高且程度较重,常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比例升高,可伴IgE升高,特发性间质性肾炎可有贫血、嗜酸细胞增多、血沉快、CRP及球蛋白升高。

3、影像学检查:急性间质性肾炎B超可显示肾脏呈正常大小或体积增大,皮质回声增强。慢性间质性肾炎B 超、放射性核素、CT 等影像学检查通常显示双肾缩小、肾脏轮廓不光整。影像学检查还有助于判断某些特殊病因,如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肾脏囊性疾病等。静脉尿路造影(IVU)可显示止痛剂肾病特征性的肾乳头坏死征象。

二、诊断

感染或药物应用史、临床表现、一些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但肾脏病理仍然是诊断间质性肾炎的金标准。临床出现不明原因的急性肾功能不全时要考虑急性间质性肾炎可能。具有下列临床特征者应考虑慢性间质性肾炎:

1、存在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的诱因,如长期服用止痛剂、慢性尿路梗阻等,或有慢性间质性肾炎家族史;

2、临床表现有小管功能障碍,如烦渴、多尿、夜尿增多、肾小管性酸中毒等,或肾功能不全但无高血压、无高尿酸血症等;

3、尿液检查表现为严重小管功能受损。少量小分子蛋白尿(《? 2.0 g/24 h)、尿 RBP、溶菌酶、尿 β2- 微球蛋白、NAG 升高,可有糖尿、氨基酸尿。慢性间质性肾炎还须根据病史和临床病理特征进一步明确病因。

三、鉴别诊断

急性间质性肾炎主要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其他原因的急性肾衰竭相鉴别。相应疾病的特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供诊断线索,但鉴别困难时应及时考虑肾活检。

慢性间质性肾炎应该考虑与一下疾病鉴别,鉴别困难时可以肾穿刺。

1、高血压肾损害:临床表现类似慢性间质性肾炎,但长期高血压病史,伴有心脏、眼底等靶器官有助于鉴别;

2、慢性肾小球肾炎:常有显著的蛋白尿、血尿、水肿及高血压,肾小球功能损害先于肾小管。

间质肾炎患者饮食要注意哪些?

无症状蛋白尿或血尿

尿蛋白丧失不多(1—2克/天),可给一般饮食,略限盐。但如尿蛋白丧失较多,或有血尿蛋白低下,无氮质血症,可适当增加饮食中的蛋白质量。以按每天每千克体重1克正常需要量供给外,尚需考虑增加尿中所失去的蛋白质量。但根据最近的观点,长期高蛋白质负荷会加重肾脏负担,结果加速肾功能恶化。

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

水肿或高血压者应限制食盐摄人量,每日以2—4克为宜。高度水肿者应控制在每日2克以下,咸鱼、各种咸菜均应忌用,待水肿消退后钠盐量再逐步增加。除有显著水肿外饮水量不应受到限制。血浆蛋白低而无氮质血症者应进高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应在60~80克或更高。出现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人总量,每日40克以下,供给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饮食中注意补充营养及维生素,水果及蔬菜不限量。推荐阅读:慢性肾病患者显著增加

慢性肾炎高血压型患者

肾功能多数有中等度损害,为控制血压,减轻水肿症状,应限制盐的摄人,给予少盐饮食,严重者短期给予无盐饮食。由于多进钠盐不但可增高血压,且可加重肾脏损害,因此即使血压恢复正常,也以淡食为宜,以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蛋白质量亦宜适当控制。

肾功能减退者

则应适当限制蛋白质的进食量,每日摄入总量(包括主食所含蛋白)小于30~40克,多采用牛奶、鸡蛋等高生物价优质蛋白质,并可适当调剂鱼、肉、鸡等动物性蛋白质以增进食欲。当患者肾功能明显减退时,不要过分限制钠盐,以免血容量不足加重肾功能减退乃至出现氮质血症。

2慢性间质性肾炎的症状及诊断

慢性间质性肾炎是一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原发过程累及肾间质及有关结构,随着时间推移,引起一系列具有特征性的功能异常。若伴有间质炎症,宜称之为慢性间质性肾炎。通常病理变化只见萎缩、硬化或肿瘤浸润,则宜称之为间质性肾病(或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引起本病的病因很多,若为感染所致,多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药物性发病者与服药(尤其镇痛药)史有关,地区差异可能与种族、气候、饮食习惯等有关。预后与肾功能受损程度及高血压程度有关。预后不良的威胁主要来自尿毒症及高血压。

本病早期多缺乏典型症状,中、晚期可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

1、泌尿系统症状:夜尿、多尿或遗尿,或尿频、尿急、尿痛,尿热伴腰痛,或腰部或上腹部绞痛,肉眼血尿,尿中可见坏死组织排出。

2、消化道症状:口干,多饮,食欲减退,腹胀便秘,有药疹者可出现恶心呕吐。

3、循环系统症状: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肢体湿冷,甚至心跳骤停。

4、神经系统症状:表情淡漠,嗜睡,严重者可出现神志不清,或烦躁不安,或抽搐,或肢体麻痹、软瘫等。

5、血液系统症状:贫血面容,口唇苍白,指甲苍白。

6、腰酸腰痛:大部分患者有腰酸或腰痛体征,呈持续性,轻重不一,严重者两肾区右有明显叩击痛,当肾乳头坏死时,可突然发生肾区或上腹部绞痛。

7、肌无力:部分患者有肌张力不同程度的减退四肢麻木,甚至软瘫。

慢性间质性肾炎的中医辩证分析

1、脾肾亏虚证候:表现有脾肾气虚、脾肾阳虚和脾肾气阴两虚之异。脾肾气虚者,见疲乏无力,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失眠健忘,或有小便涩痛、淋沥不畅,遇劳即发,舌淡红,苔白,脉沉细。属脾肾阳虚者,见面色晄白,肢冷畏寒,腹胀便溏,腰酸冷痛沉重,尿清长,夜尿多,或见少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缓。脾肾气阴两虚者,表现为全身乏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水,食欲不振,大便不调,舌质偏红,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脉沉细带数。

2、肝肾阴虚证候:头晕耳鸣,咽干口燥,腰膝酸软,烦躁易怒,舌偏红少苔,脉细数。

3、气血两虚证候:头晕目眩,少气懒言,动则心慌心悸,易汗出,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舌淡嫩,苔薄白,脉沉细。 4。 湿浊内阻证候:神情疲惫,面色无华,少尿或尿多清淡,或见水肿,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舌淡胖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或兼数。

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诊断主要是依靠病理检查,但是在临床诊断时有疑问的时候可以进行早期东风恶肾脏穿刺。

慢性间质性肾炎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①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以中到大分子量蛋白为主)血尿管型尿肾功能以肾小球损害为主出现也早于肾小管。

②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除系统改变外尚有肾小球受损表现。

③与其他原因特别是慢性肾炎致成尿毒症鉴别关键在于病史鉴别的重要意义在于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尿毒症是可防治的及时发现恰当处理可防止发生不可逆性尿毒症。

3中西医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

什么是间质性肾炎?

慢性间质性肾炎是一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原发过程累及肾间质及有关结构,随着时间推移,引起一系列具有特征性的功能异常。若伴有间质炎症,宜称之为慢性间质性肾炎。通常病理变化只见萎缩、硬化或肿瘤浸润,则宜称之为间质性肾病(或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间质性肾炎的治疗包括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两种方法。

西医治疗:

1、对症治疗

慢性间质性肾病的自然病程各不相同,如能在早期治疗原发病因,常可延缓疾病的进展,有时肾功能也可获得某种程度的改善,最突出的例子是尿路梗阻的解除。

如不能除去病因或疾病进展至晚期,在肾功能不全水平相当时,本病进展至终末期的速度要比慢性肾小球肾炎慢。通过适当地治疗低容量、酸中毒、高血钾或高血压,常可使急剧恶化的肾功能逆转。终末期肾衰可用透析和肾移植疗法。

2、病因治疗

(1)中毒性肾病: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肾病,应停用该药。重金属引起的中毒性肾病,应减少接触并用解毒药。

(2)梗阻性肾病:根据梗阻的病因解除梗阻,同时控制感染,保存肾功能。

(3)镇痛剂性肾病:早期诊断至为重要,作出诊断后即应停止服用有关药物。减少非那西汀投放量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

(4)尿路感染: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间质性肾炎,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用药时注意细菌敏感性的变化、用量和疗程,并根据肾功能状态调整药物用量,尽量选择对肾脏毒性小的药物。

中医治疗:

1、肝肾阴虚: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用杞菊地黄汤加味(枸杞子、菊花、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杜仲、牛膝、桑寄生、当归、赤芍)或大补元煎加减。

2、气血两虚: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用八珍汤或十全大补丸。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地、当归、白芍、川芎、山萸肉、龙眼肉、陈皮、半夏、广木香、砂仁。

3、 湿浊内阻:治法:偏湿热用黄连温胆汤加味(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连、枳实、竹茹、白蔻仁、生大黄、生姜)、三仁汤;偏寒湿用胃苓汤、湿脾汤。

4、脾肾亏虚:治法:健脾补肾。

方药:脾肾气虚者,用五子衍宗丸加参芪;脾肾阳虚者,用无比山药丸或肾气丸加减;脾肾气阴两虚者,用参芪地黄汤加味(党参、生黄芪、麦冬、五味子、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杜仲、牛膝、菟丝子)。

4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急性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指肾脏间质有炎症细胞浸润和水肿或纤维化,因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管损伤,故又有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之称。急性间质性肾炎原指各种感染引起的肾脏的形态学特征,现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特征是肾功能急剧恶化,在GFR下降的同时常有肾小管功能不全。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以肾间质炎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呈不同程度退行性变伴肾功能不全的一个综合征,习惯上简称急性间质性肾炎。因为本病肾小球和肾血管大多数正常,故与人们习惯称的肾小球肾炎不同。

本病常见的病因是感染和饕物,另外部分患者寻找不出特异性病因而称之为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本病没有明显的地区分布,除饕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与使用某种饕物有关外,感染性或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都以女性比男性高,尤其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但老年男性发病率也很高。本病90%的患者是可治的,而病理损害较重或治疗不及时、治疗方法不当者,可遗留肾功能不全而造成永久性肾功能损害。

急性间质性肾炎病因

1、感染 感染引起间质性肾炎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其中有些病原体可直接侵入肾脏,参与间质反应的细胞由产生抗侵入病原体抗体的细胞和与吞噬有关的细胞组成。侵入肾脏的细菌,直接损伤组织。

2、饕物 饕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一般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与直接毒性作用关系不大,因急性间质性肾炎仅在用饕的少数患者中发生,与用饕剂量无关,肾脏损伤常伴有过敏的全身表现(发热、皮疹、嗜酸细胞增多、关节痛),再次接触同一饕物或同类饕物时仍可再发生反应,循环中有某些致病饕物的抗体,同时有一些体液或细胞免疫介导反应的证据。

3、继发于肾小球肾炎 人们早已注意到肾小球肾炎可伴有间质炎症反应,但只是在近些年才重视其机理的研究。

4、继发于SLE 在各种免疫复合物型疾病中,SLE最常见在TBMs和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壁有免疫复合物沉积(50%)。60%的患者有单核细胞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漫性间质浸润,伴或不伴嗜中性细胞和浆细胞,肾小管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弥漫增殖性较膜性或局灶增殖性狼疮肾炎常见肾小球外免疫沉积物,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也较为常见。

5、继发于肾移植 在移植肾,肾小球外免疫球蛋白的沉积只是促发间质反应诸因素之一 。沿TBMs线状和颗粒状沉积物均有报告,多数都能洗脱出抗一TBM抗体。

6、代谢性原因 严重的代谢失调,如高血钙、高尿酸血症和低血钾等可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

7。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这类患者唯一共有的特征是有可逆的急性肾衰、肾间质水肿和单核细胞

中医学如何认识急性间质性肾炎

本病的形成,多因感受湿热、热毒之邪,蕴结三焦,伤及脏腑,阻滞气机,导致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司,脾胃升降失调而发病;或素体虚弱,加之寒温失宜,感受寒湿之邪,损伤肾脏,邪气内聚,阻滞气机,开合不利所致。本病多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证。一般初期多为湿热、热毒壅盛,脏腑虚损,以邪实为主;病至后期,肾与脾胃等脏腑气阴两伤,以正虚为主。

1、热毒炽盛热毒侵袭人体,正邪交争,故高热寒战;热毒内蕴,侵犯脏腑,壅遏气机,肾失气化,脾胃升降失调,则导致排尿异常。热毒损伤肾络,血溢脉外,则尿血。腰为肾之府,热毒伤肾,腰府失和,故腰痛。

2、湿热蕴结湿热毒邪,留着肾府,损伤经络,则腰痛。湿热内蕴伤肾,阻壅气机,肾失开合,气化不利,则排尿异常,尿少、尿频、尿急。湿热损伤阴络,则尿血。

3、阴虚火旺热病之后,肾阴亏虚,虚火妄动,或虚火灼伤肾络,血液不循常道,血不归经,则尿血。肾阴虚则腰酸空痛。

4、脾肾两虚热病之后,气血俱损,脾肾两虚。肾虚不固,则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肾虚不能温养腰府,则腰痛。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和降失常,则腹胀纳呆,恶心呕吐。

5中医可调理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又称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一组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肾脏间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肾脏疾病,是一些主要影响肾间质(包括肾小管、血管和间质)的疾患的总称。中医病名劳淋,虚劳,腰痛,关格,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原发过程累及肾间质及有关结构,随着时间推移,引起一系列具有特征性的功能异常。若伴有间质炎症,宜称之为慢性间质性肾炎。

西医治疗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通过病因来治疗

1、尿路感染: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简直性肾炎,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用药时注意细菌敏感性的变化,用量疗程并根据肾功状态调整,药物用量尽量选择对肾脏毒性小的药物;

2、镇痛剂性肾病:早期诊断至为重要作出诊断后,即应停止服用有关药物,减少非那西汀投放量,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

3、梗阻性肾病:根据梗阻的病因,解除梗阻,同时控制感染保存肾功能。

二、通过对症来治疗

1、抗过敏:药物过敏性急性简直性肾炎,若伴有皮疹等全身反应,应用抗过敏药物,可改善全身症状;

2、注意休息和补充营养:避免可能致敏的虾蟹等动物蛋白的摄入,多给予低蛋白高热卡饮食,低蛋白饮食可减轻肾单位的负荷,高热能可减少体内蛋白质的分解;

3、维持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可根据血容量及血生化指标,调整每天的输液量,量出为人,保持足够的尿量。

三、通过血液净化治疗

急性简直性肾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无论是少尿型或非少尿型,都应考虑尽早予以透析治疗,以利于肾功能的恢复,预防减轻肾问质纤维化,减少慢性肾衰竭的发生率。

本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治法与方药:

1、脾肾亏虚

治法:健脾补肾。

方药:脾肾气虚者用五子衍宗丸加参芪;脾肾阳虚者用无比山药丸或肾气丸加减;脾肾气阴两虚者用参芪地黄汤加味(党参生黄芪麦冬五味子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杜仲牛膝菟丝子)。

2、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用杞菊地黄汤加味(枸杞子菊花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杜仲牛膝桑寄生当归赤芍)或大补元煎加减。

3、气血两虚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用八珍汤或十全大补丸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地当归白芍川芎山萸肉龙眼肉陈皮半夏广木香砂仁。

4、湿浊内阻

治法:偏湿热用黄连温胆汤加味(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连枳实竹茹白蔻仁生大黄生姜)三仁汤;偏寒湿用胃苓汤湿脾汤。

饮食:

饮食有禁有补,对于间质性肾炎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间质性肾炎治疗的辅助使其成为患者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个方面:

1、间质性肾炎应该多漱口,口唇干燥者可涂护唇油。

2、指导间质性肾炎患者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异常的早期体征和表现。

3、中老年人如果患有间质性肾炎常常会感到双腿酸软、小便频繁、腰酸背胀、精神不振等,一般是因为肾脏发生了病变。应选用红豆、玉米食用,对肾病有好处。但胡椒、花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应该禁用。

4、肾病病人必须要忌盐。尿量少或水肿时,除服药外,可选用一些具有利水适用的食物。如冬瓜止渴、利小便、主治小腹水涨。冬瓜皮煎汤代茶利水消肿作用。丝瓜有利尿消肿、凉血解毒的作用。

5、间质性肾炎病人应该多喝水。 并且在饮食方面要给予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清淡的半流质食物。 出汗后要更注意保暖,及时的更换衣被。口唇干燥者可涂护唇油。 体温超过38.5度时应该给予物理降温,慎用药物降温,因为退热制剂易致敏而加重病情,物理降温后半个小时后应该测量体温,并记录。

6、限制蛋白质:间质性肾炎发病3天~6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产生一过性的氮质血症,因此应限制蛋白质饮食,在限制的范围内应设法选食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等。当病情好转,尿量增多时,每天尿量>1000毫升,可开始逐渐增加蛋白质量,但每日不得超过0.8克/公斤体重,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应在30克~40克,每公斤体重0.5克以下。待病情稳定2个月~3个月后,才可逐步恢复正常量。

7、低盐低钠饮食:有浮肿和高血压的病人应采用低盐,无盐或低钠膳食。低盐膳食一般每日用食盐小于3克或酱油10毫升~15毫升,凡含盐多的食品均应避免食用,如咸菜、泡菜、咸蛋、松花蛋,腌肉、海味、咸面色、挂面等均应避免。无盐饮食是烹调时不加食盐和酱油。除上述含盐较多的食品应避免食用外,可用糖、醋、芝麻酱、蕃茄酱来调味。低钠膳食是除烹调时不加食盐和酱油以下,凡含钠高的食品及蔬菜也应限制,如用发酵粉或碱制作的馒头、糕点、饼干、挂面等,蔬菜中凡含钠100毫克/100克以上者均应填用,全日膳食中含钠最好不超过500毫克。

8、限制高钾食物:当出现少尿、无尿或血钾升高时,应限制含钾丰富的蔬菜及水果、如黄豆芽、韭菜、青蒜、芹菜、菜花、香椿、菠菜、冬笋、春笋、百合、干红枣、鲜蘑菇、紫菜、榨菜、川冬菜、玉兰片、冬菇、杏、藕、高粱、玉米、扁豆、蕃茄、丝瓜、苦瓜等。

9、限制入液量:应根据每天的尿量多少来控制入液量。一般的补充方法是除补充前一日排出尿量以外,再多摄入液体500毫升~1000毫升。如果尿量少或伴有浮肿者,每日摄入的液体量应不超过1000毫升。

10、供给适量热能和脂肪: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应卧床休息,但热能不要过高,脂肪的含量不宜多,成人每日约105千焦耳~126千焦耳(25千卡~30千卡)/公斤体重。能量的主要来源为淀粉和脂肪约占总能量的90%以上。应多食用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油脂类,也就是说以植物油为主。

11、供给充足的维生素:由于限制含钾较多的食物,摄入的蔬菜和水果就要减少,维生素的摄入明显减少,容易造成维生素缺乏症,应补充各种维生素制剂,尤其维生素c对抗过敏反应有利,每日不应少于300毫克。

如果觉得《间质性肾炎要如何诊断》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