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治疗肾炎存在的误区分析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4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得了肾炎该怎么治疗?很多人都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只要是肾病就可以通过换肾治疗。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那么,治疗肾炎还存在哪些误区呢?

1治疗肾炎存在的误区分析

治疗肾炎存在的误区分析

误区一:激素能够治愈此病很多病人发病之初感觉倦怠,双腿沉重,早上起来后,脸部浮肿,象“胖了”一样,到医院检查,发现小便中有蛋白或潜血,被确认为此病。

此病的常规治疗,往往采用口服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等药物来控制尿蛋白、潜血。刚开始治疗效果还明显,化指标很快好转、消失,但遇到感冒、劳累又发作。于是,又开始使用激素,如此反复,一次比一次加重,渐渐出现恶心、呕吐等肾功能不全症状。

其实道理很简单,小便中出现蛋白和潜血是因肾小球基底膜受到了严重损伤,单纯使用一些控制性药物,从指标上看尿蛋白、潜血暂时消失了,并不等于此病治好了,这些激素类药物有明显的副作用,治标未治本,指标今天下降明天又会上升。

误区二:有毒副作用药物与解毒排毒药物合用中药有十八反十九畏,就是指药物的相互配伍禁忌问题,西药也有配伍禁忌,很多化学药不能同时使用。然而临床上治疗上经常把降低免疫力的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与提高免疫力的黄芪注射液,金水宝,香菇多糖注射液,胎盘片等合用。

一个造成患者资金的浪费,二导致疾病缠绵难愈,病情反复。我们不可否认,激素在控制急性期的尿蛋白又很好的效果,但使用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对慢性肾病患者尽量不要使用激素。

误区三:西医认为,尿毒症患者如果开始了血液透析,要想摆脱掉是不可能的,但事实却不尽如此。因为每个人的原发病不一样,导致出现尿毒症的原因及诱因也不完全一样。如果能采取有效的办法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摆脱血透是完全可能的。

很多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多是病情长期稳定,血肌酐、尿毒氮也相对稳定,并未到非透析不可的程度,残存的肾功能部分仍很可观,但往往由于感冒、发烧、肺部感染、腹泻肠炎、泌尿感染、高血压控制不良,外伤或是与别人发生纠纷情绪激动,或者工作疲劳未注意休息等情况,导致病情发生恶化而透析的。对于此种情况,如能采取“中医肾区离子导入”解决原发病,使患者拉长透析间隔的时间,最终摆脱透析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不抓住机会迅速正确的治疗,肾单位大量坏死,最终无法逆转,就只有依赖透析了。透析带来的巨大费用和不适,成为此病患者和家庭难以承受的负担。

误区四:换肾,最好的解决办法。近几年媒体对换肾等器官移植的悲情故事宣传,使得不少人一听尿毒症就联想到换肾。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幸运地换肾成功,因为肾源太少,如果不是直系亲属能够提供,按照我国的法律,等待尸体肾的机会而且又能配型成功的太少了。而且并非每一次移植都能成功,万一失败,病人还要继续接受透析治疗,甚至面临再度换肾。

还有一些疾病是不建议换肾的,如一些患者有慢性肝炎或肝功能不正常的,有肾炎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有尿路感染及伴有下尿路梗阻者,均不建议作肾移植。

2肾炎治疗误区:只看化验单

很多病人都有这种感觉,得肾病以前,工作并不忙,但总感到累,有一种莫名的疲惫,双腿沉重,细心的还会发现,早上起来后,脸部浮肿,象“胖了”一样,到医院检查,发现小便中有蛋白或潜血,才知是得了肾病。

初时可能不重视肾病的严重性,往往采用口服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等药物来控制尿蛋白、潜血。刚开始治疗效果还明显,化验指标很快好转,有的甚至全都消失,就认为自己病好了,非常高兴。但过了不长时间,遇到感冒、劳累等不良刺激,病又犯了,而且,比上次严重。于是,又开始使用激素、雷公藤等,如此反复,中药也吃了不少,不但尿蛋白、潜血没有彻底消失,反而出现了严重的肥胖、痤疮、胸腹水,甚至是肝功能受损、股骨头坏死等严重药物副作用,旧病未愈又添新疾,严重的,渐渐出现恶心、呕吐等肾功能不全症状,钱花了成千上万,病情却日渐加重。

其实, 破坏性物质的排出,对肾脏是自救能力的体现,而尿蛋白、潜血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一过程的表面现象,因此,如果此时采用了控制尿蛋白、潜血的药物,把破坏的基底膜漏洞堵塞起来,尿蛋白、潜血被控制了,但同时也把破坏性物质和免疫复合物堵塞在肾小球内部,从表面上看尿检好转,似乎病情好转,其实肾脏内部由于这些物质不能被排出,不断堆积,更加速了以上肾实质的破坏,使病情加重而不是好转,此时如果由于尿蛋白、潜血减少而误认为病情好转 ,那么这种思想如同掩耳盗铃,害人颇深。临床上有数不尽的这类患者就是妄用控制尿蛋白、潜血的中药和西药,使尿检暂时好转,结果几年或几十年后,发展为肾功不全尿毒症,延误了宝贵时机,他(她)们只知道用药后查尿,只要加号减少或消失,就认为得到了控制或康复,但当减药、停药或遇感冒、劳累后又出现加号时, 就错误地认为是复发,再重蹈覆辙。一次次控制,一次次复发,一次次失败,一错再错,待到肾实质按以上病理破坏到极限发展为晚期,有了自我感觉,生命已走到尽头,才知道上了当 。

科学的治疗理论证实:小便中出现蛋白和潜血是因肾脏内肾小球基底膜受到了严重损伤才从尿中渗漏出来的,只是认为尿蛋白、潜血消失了就是病好了的治疗方法是不科学的。单纯使用一些控制性药物所达到的效果仅仅是暂时的,并且这些药物往往有着明显的副作用,治标未治本。只有采取从根本上对肾脏进行系统治疗的办法,通过修复受损的肾小球来彻底消除尿蛋白、潜血,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3肾炎患者治疗常见的6误区

误区1:肾炎是治不好的顽症

其实肾炎不仅能治,而且绝大多数是可以治愈或可以控制的。疗效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诊疗是否及时、合理,并与患者自身的调理有关(如饮食、休息)。人们产生这种不正确的观点,一是由于肾炎本身发病很隐匿,早期不易被察觉,当大量的肾组织发生损伤、功能丧失时才去就诊,则为时已晚;二是一些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自身感觉很好,认为病情已痊愈,忽视了巩固期的治疗及随访,当感觉不适再去就诊时,疾病的性质已发生本质的变化。因此每一位肾病患者不管病情如何,都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的发展。

误区2:严格限盐

医学上对肾炎患者的盐的摄入是很严格的,主张这类患者“限盐”,但并非许多人认为的“忌盐”。盐是机体组织代谢必不可少的元素,长期禁盐不仅起不到缓解病情的作用,反而会使许多脏器功能下降,不利于恢复,轻者使病情迁延,重者危及生命。通常情况下,若无明显浮肿和高血压,每日补充3~5g食盐即可;重度水肿或高血压者,可适当减少盐的摄入,每日1~3g或遵医嘱为宜。

误区3:吃动物肾脏可补肾

其实动物的肾脏虽然蛋白质含量较高,但不宜食用,因其胆固醇、嘌呤含量也很高,会加重肾脏负担。

误区4:多饮水会加重肾脏负担

实际上恰恰相反,人体内的代谢产物都有很大一部分要是从尿液中排出体外的。若尿量不足,就可能造成体内的代谢产物堆积,加重肾脏的损害。

误区5:频繁、超量应用抗生素

部分患者把肾炎和一般的炎症性疾病(如肠炎、肺炎、膀胱炎等)等同起来,采用抗生素治疗。其实两者有本质的区别,肾炎是由免疫系统异常所引起的,而炎症性疾病则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后者可以用抗生素治疗,而前者的治疗主要是清除抗原物质,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很多抗生素都伴有肾毒性,如果滥用,也可能引起肾损害,加重肾脏病变。

误区6:迷信偏方

有些偏方是可治疗疾病,但对于某一位患者的病情却不一定适合,肾炎的治疗是需要一定的疗程和规律的用药的,患者接受治疗后就应该按照医生为其制定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切不可迷信偏方,尤其不可瞒着主治医师用药,以免耽误治疗,加重病情。

4关于肾炎治疗有哪些误区

有病就需要治疗,但是在治疗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是正确的。而肾炎我们也是需要治疗与保健的一起,但是在治疗的时候我们要避免进去误区,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肾炎患者治疗常见的6误区。

误区1:肾炎是治不好的顽症

其实肾炎不仅能治,而且绝大多数是可以治愈或可以控制的。疗效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诊疗是否及时、合理,并与患者自身的调理有关(如饮食、休息)。人们产生这种不正确的观点,一是由于肾炎本身发病很隐匿,早期不易被察觉,当大量的肾组织发生损伤、功能丧失时才去就诊,则为时已晚;二是一些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自身感觉很好,认为病情已痊愈,忽视了巩固期的治疗及随访,当感觉不适再去就诊时,疾病的性质已发生本质的变化。因此每一位肾病患者不管病情如何,都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的发展。

误区2:严格限盐

医学上对肾炎患者的盐的摄入是很严格的,主张这类患者“限盐”,但并非许多人认为的“忌盐”。盐是机体组织代谢必不可少的元素,长期禁盐不仅起不到缓解病情的作用,反而会使许多脏器功能下降,不利于恢复,轻者使病情迁延,重者危及生命。通常情况下,若无明显浮肿和高血压,每日补充3~5g食盐即可;重度水肿或高血压者,可适当减少盐的摄入,每日1~3g或遵医嘱为宜。

误区3:吃动物肾脏可补肾

其实动物的肾脏虽然蛋白质含量较高,但不宜食用,因其胆固醇、嘌呤含量也很高,会加重肾脏负担。

误区4:多饮水会加重肾脏负担

实际上恰恰相反,人体内的代谢产物都有很大一部分要是从尿液中排出体外的。若尿量不足,就可能造成体内的代谢产物堆积,加重肾脏的损害。

误区5:频繁、超量应用抗生素

部分患者把肾炎和一般的炎症性疾病(如肠炎、肺炎、膀胱炎等)等同起来,采用抗生素治疗。其实两者有本质的区别,肾炎是由免疫系统异常所引起的,而炎症性疾病则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后者可以用抗生素治疗,而前者的治疗主要是清除抗原物质,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很多抗生素都伴有肾毒性,如果滥用,也可能引起肾损害,加重肾脏病变。

误区6:迷信偏方

有些偏方是可治疗疾病,但对于某一位患者的病情却不一定适合,肾炎的治疗是需要一定的疗程和规律的用药的,患者接受治疗后就应该按照医生为其制定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切不可迷信偏方,尤其不可瞒着主治医师用药,以免耽误治疗,加重病情。

5肾炎治疗的误区分别有哪些

很多得了肾炎的患者会想,只要做了手术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很显然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治疗肾炎的误区,让女性患者走出误区,正确治疗。

误区一。激素能够治愈此病很多病人发病之初感觉倦怠,双腿沉重,早上起来后,脸部浮肿,象“胖了”一样,到医院检查,发现小便中有蛋白或潜血,被确认为此病。

此病的常规治疗,往往采用口服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等药物来控制尿蛋白、潜血。刚开始治疗效果还明显,化指标很快好转、消失,但遇到感冒、劳累又发作。于是,又开始使用激素,如此反复,一次比一次加重,渐渐出现恶心、呕吐等肾功能不全症状。

其实道理很简单,小便中出现蛋白和潜血是因肾小球基底膜受到了严重损伤,单纯使用一些控制性药物,从指标上看尿蛋白、潜血暂时消失了,并不等于此病治好了,这些激素类药物有明显的副作用,治标未治本,指标今天下降明天又会上升。

误区二。有毒副作用药物与解毒排毒药物合用中药有十八反十九畏,就是指药物的相互配伍禁忌问题,西药也有配伍禁忌,很多化学药不能同时使用。然而临床上治疗上经常把降低免疫力的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与提高免疫力的黄芪注射液,金水宝,香菇多糖注射液,胎盘片等合用。

一个造成患者资金的浪费,二导致疾病缠绵难愈,病情反复。我们不可否认,激素在控制急性期的尿蛋白又很好的效果,但使用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对慢性肾病患者尽量不要使用激素。

误区三透析,无法摆脱西医认为,尿毒症患者如果开始了血液透析,要想摆脱掉是不可能的,但事实却不尽如此。因为每个人的原发病不一样,导致出现尿毒症的原因及诱因也不完全一样。如果能采取有效的办法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摆脱血透是完全可能的。

很多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多是病情长期稳定,血肌酐、尿毒氮也相对稳定,并未到非透析不可的程度,残存的肾功能部分仍很可观,但往往由于感冒、发烧、肺部感染、腹泻肠炎、泌尿感染、高血压控制不良,外伤或是与别人发生纠纷情绪激动,或者工作疲劳未注意休息等情况,导致病情发生恶化而透析的。对于此种情况,如能采取“中医肾区离子导入”解决原发病,使患者拉长透析间隔的时间,最终摆脱透析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不抓住机会迅速正确的治疗,肾单位大量坏死,最终无法逆转,就只有依赖透析了。透析带来的巨大费用和不适,成为此病患者和家庭难以承受的负担。

误区四换肾,最好的解决办法近几年媒体对换肾等器官移植的悲情故事宣传,使得不少人一听尿毒症就联想到换肾。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幸运地换肾成功,因为肾源太少,如果不是直系亲属能够提供,按照我国的法律,等待尸体肾的机会而且又能配型成功的太少了。而且并非每一次移植都能成功,万一失败,病人还要继续接受透析治疗,甚至面临再度换肾。

还有一些疾病是不建议换肾的,如一些患者有慢性肝炎或肝功能不正常的,有肾炎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有尿路感染及伴有下尿路梗阻者,均不建议作肾移植。

其实换肾并不能一劳永逸,移植术后,病人要终身服用抗排斥药物,每月需要相当的费用,算起来与透析差不多。美国医疗专家统计:换肾后的平均生存期为7年,而中国肾脏移植后生存期一般为5至7年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肾炎治疗的四大误区,希望肾炎患者能正确治疗,在患病后及时到大医院介绍治疗。

如果觉得《治疗肾炎存在的误区分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