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解释急性肾炎的病因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1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肾炎的发生一定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对于急性肾炎的患者来说,需要暂时停止性生活,并保持乐观心态。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急性肾炎的发生呢?

1中医解释急性肾炎的病因

中医解答急性肾炎的病因

外因:

1.感受风邪:肺为一身之气,外合皮毛,又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风邪外袭,客于肺卫,肺失宣降,通调失职,风遏水阻,不能下输膀胱而为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水肿,是为风水。

2.疮毒内侵:肌肤患疮疖疡痈,邪毒内攻,归于脾肺,外遏肌表,内阻水道,水气与邪毒并走于内,泛于肌肤,而引起水肿。

3.湿气内侵: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如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以致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酒食不节,生冷太过,湿蕴于中,脾为湿困,健运失司,不能升清降浊,以致水湿不得下行,泛于肌肤而成水肿。或湿郁化热,湿热壅滞三焦,膀胱输化无权,亦可致水肿。

内因:

1.饮食劳倦,伤及于脾:饮食不节,劳倦太过,以致脾气亏虚,水湿不运,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水不归经而横溢皮肤,渗于脉络而发为水肿。

2.劳欲太过,久病及肾:生育不节,房劳过度,以及久病及肾,均致肾气亏虚,不能化气行水,肾不能行五液之水而发为水肿。

3.营养不足,脾肾亏虚:生活饥馑,饮食不足,或脾失健运,摄取精微物质功能障碍,生化之源不足,以致脾肾亏虚,水液代谢障碍而发为水肿。

急性肾炎的护理方法

急性肾炎患者应卧床休息,少活动,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

应注意小便量、水肿、体重、体温、脉搏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保持平稳的心态,积极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不可忧虑、恼怒。

无论在急性期还是慢性期,均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暂时停止性生活。

2儿童急性肾炎的病因

急性肾炎是一种因免疫功能紊乱所引发的双肾非化脓性病变,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引发急性肾炎的病原体很多 ,有细菌、病毒、支原体、原虫等,其中以细菌感染最多见。后者以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为主,是狭义的急性肾炎。最常见的链球感染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中耳炎、肺炎、脓疱疮等。

为何有的儿童这些疾病后会发生急性肾炎,而绝大多数儿童却不会出现肾脏病变呢?这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尽管许多科学家对此进行了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但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至少由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决定。①病儿自身存在免疫调节紊乱 ,产生许多有致病作用的抗体 ;②病儿感染了可引发急性肾炎特殊的链球菌。

典型的急性肾炎表现为浮肿、少尿、血尿,可感觉乏力,食欲下降 ;体检发现高血压。化验检查存在血尿、蛋白尿,血抗“ 0”升高 ,血补体下降。少数严重患儿会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心功能衰竭和高血压脑病。

绝大多数病儿经过及时、恰当的治疗1~ 2个月内恢复,少数在6~ 12个月内恢复,无任何后遗症。仅 0.5%以下儿童发展至慢性肾衰。急性期病死率约在 0.1%~ 0.5%。急性期患儿要住院治疗,卧床休息,给予低盐、低钾、低蛋白、高热卡、多种维生素饮食。适当限制水钠进入,以及利尿和降血压治疗。尽管青霉素等抗生素不直接治疗急性肾炎,但可以消除病儿体内的链球菌感染 ,阻止抗体产生和肾脏病变的进展,所以必须常规接受 10~ 1 4天的抗生素治疗。卧床休息的期限,取决于急性症状是否消失,一般在 2~ 3周后无明显浮肿、肉眼血尿,尿量和血压正常情况下,可下床做轻微活动,如散步,但不宜做过多户外活动。一般在急性期 3个月后,血沉和尿常规基本正常后,可以恢复上学。但 6~ 12个月内禁止剧烈体力劳动,也应避免高蛋白饮食,以免增加肾脏负担,延缓肾功能康复。

提醒:目前尚科学家直接针对肾小球免疫病理过程的特异性治疗。主要为通过对症治疗正其病理生理过程(如水钠潴瘤、血容量过大),防治急性期并发症、保护肾功能,以利其自然恢复。

3小儿急性肾炎的病因是什么

很多家长都不清楚什么是小儿急性肾炎,所以没能及时带孩子治疗。专家介绍,找准小儿急性肾炎的病因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儿急性肾炎的病因吧。

1、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柯萨奇病毒B和埃柯病毒等感染可并发小儿急性肾炎。

2、细菌:最常见的是A组b-溶血性链球菌的某些致肾炎菌株,其细胞壁所带抗原蛋白属M型细菌型别随感染部位而不同;咽部感染多为型也可为等型;皮肤感染多为型较少见的。凝固酶阳性或阴性的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革蓝阴性杆菌等其他细菌也可导致小儿急性肾炎。

3、其他:真菌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和疟原虫等也可并发急性肾炎。这也是一个小儿急性肾炎的病因。

前面就是专家对小儿急性肾炎的病因的详细介绍,大家在看过小儿急性肾炎的病因介绍后,是不是对此有所了解呢?如果大家对小儿急性肾炎有问题,可以与专家取得联系。

4急性肾炎患儿怎么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在学龄儿童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郑州市儿童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刘翠华介绍说,该病在5~14岁发病率最高,2岁以内较为少见,这与儿童进入集体生活环境后,第一次接触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又尚未产生特异性免疫有关,男女患儿的发病率之比是2∶1。

除了及时治疗皮肤感染、扁桃体炎等疾病来预防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外,当孩子出现血尿、尿中泡沫多、少尿、多尿、眼睑浮肿、全身水肿、头疼、头晕、腰痛、食欲差、贫血、乏力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日常护理对于患儿早日康复非常重要,如果不注意休息或者治疗不合理,很容易使病程延长,出现贫血、肾功能损害等情况,转化为慢性肾炎。刘翠华提醒说,孩子患病后的前两周要注意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轻微活动;病后2~3个月如病情恢复顺利,尿化验各项指标、血沉正常,可以上学,但要避免体育活动,一般病情稳定半年后,可恢复正常活动。

饮食方面,家长应根据患儿病情适当调整。发病初期患儿水肿、血压高、尿少,应选择无盐、低盐饮食,为了调剂口味,可加一些无盐酱油;如水肿消退,可改为低盐饮食(一半是无盐菜,一半是正常咸味菜,两种合并在一起就是低盐菜了)。用碱做的发面馒头也属有盐食品,不要给患儿吃。有水肿、尿少时还应限制饮水量。尿少时,因身体内含氮的废物及钾不易排出体外,所以急性期要适当限制蛋白质和含钾食物,如橘子的含钾量较高,因此就不要吃或少吃。在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家里应尽量谢绝亲友探视,特别是患感冒的人,以预防呼吸道感染,因患儿呼吸道感染后,会使病情加重。

5急性肾炎护理有哪些禁忌

急性肾炎时,常主张控制钠盐进入体内,是因为肾炎时由于肾脏排钠功能不正常,肾小球滤过率差,钠盐进入体内后不易排出而潴留,引起水肿。

此外,肾炎时醛固酮分泌较多,肾小管排钾保钠增强,促使水钠潴留。当盐进入体内吸收入血后,不仅加重肾脏的负担,而且使血浆渗透增高渗,渗透压高则吸水性强,血容量增加,是心脏负担加重。钠离子可透过毛细血管管壁进入组织中,是组织液渗透压增高,而部分水分转移到组织中,组织间隙的水分增多,加重了浮肿。

所以肾炎时要忌盐,但应注意,长期忌盐不仅影响食欲,而且对肾脏病变的恢复并无帮助,对生长发育中小儿的全身健康有害,甚至可引起低钠综合症。

小儿肾炎急性期有心力衰竭,高血压,浮肿,尿少时也应忌盐,以防血容量增加,血压过高和浮肿加重。待浮肿消退,尿量正常,血压恢复正常时可以为低盐饮食,每日不超过2克,再继续观察,病情日超好转,可逐渐过度到普通饮食。

而当肾炎浮肿严重,高血压显著,尿量明显减少,或有心脏受累者,除忌盐以外,还应根据病情限制蛋白和液体入量,饮食以糖类和脂肪为主。

如果觉得《中医解释急性肾炎的病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