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脚气长期不治谨防并发症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0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丹毒是足癣引发的第一种炎症。祖国医学称之为“流火”,并对此早有记载,如《诸病源候论》中说:“丹者,人身体忽然?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于手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

1脚气长期不治谨防并发症

“脚气”即足癣,是一种可怕的真菌性皮肤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引发一系列炎症,后果严重。足癣引发的蜂窝织炎、丹毒及急性淋巴管炎(俗称红线)绝非小病,重者可危及生命。

1、丹毒

丹毒是足癣引发的第一种炎症。祖国医学称之为“流火”,并对此早有记载,如《诸病源候论》中说:“丹者,人身体忽然?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于手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足癣主要引起小腿丹毒,往往起病急骤,患者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和关节疼痛,体温可升至39℃以上,同时患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升高。

较轻的患者仅在足踝部皮肤出现一过性红斑,继之脱屑,重者皮肤开始表现为红斑片伴有肿胀,发炎的部位因为水肿而略高于周围皮肤,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扩展迅速,触之有热感,压痛明显,有的患者红斑水肿显著,或有水疱形成。少数病人可出现局部组织坏死。年老体弱者,还可发生肾炎、皮下脓肿及败血症等合并症。若丹毒反复发作,可导致淋巴管阻塞,发生慢性淋巴管水肿,久之,患处纤维组织增生,皮肤增厚、粗糙、变硬,就像大象的皮,俗称“大象腿”,医学上称之为“象皮肿”。

2、急性淋巴管炎(俗称红线)

此为足癣引起的第二种炎症。浸渍糜烂型或水疱型足癣在感染化脓时,易引起急性淋巴管炎。开始时,在足癣病灶处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很快有一条红线自下而上,沿小腿向?窝发展,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压痛,并伴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乏力等,如治疗不及时,“红线”可达腹股沟。

3、蜂窝织炎

这是足癣所致的第三种炎症,一般发生在足癣的病灶处。感染部位的软组织比较疏松,炎症易向四周扩散,有时可波及到深部组织,甚至达到肌腱和骨。皮肤表面明显红肿,并有显著的凹陷性水肿,严重时其上可发生水疱,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病变中央常发生坏死,而较深的蜂窝织炎局部红肿不明显,只有局部水肿和深部压痛。

患者有与淋巴管炎及丹毒基本相同的全身症状,如高热、畏寒、乏力、厌食等。蜂窝织炎一般在一周左右形成脓肿,也可引起淋巴管炎和败血症等。

若要防止这三大炎症的发生,最好的方法是预防及根治足癣。一旦发现有上述任何一种炎症,则应积极就医,尽早控制炎症的发展。

2脚气治疗不及时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传染至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1.合并症有身体合并有身体其余部位皮肤癣菌感染。由于长期患足癣或者因手搔抓后的自体接种,足癣患者可合并有甲癣、手癣、体股癣等。合并甲癣时,甲板浑浊,不透明,呈云雾状、污渍状,表面失去光泽。在灰指甲患者中,半数都是由脚气长期未得到治愈引起的。对此问题,专家指出:“灰指甲患者往往是先患有脚气或手癣,真菌首先侵入指甲周围的皮肤,然后逐渐侵入指甲或趾甲内,并进一步生长繁殖,直到破坏整个指甲。更值得注意的是,灰指甲不但可以自身各部位互相传染,也容易传染家人,很难根治。除导致灰指甲外,脚气恶化还会引起脚的局部糜烂以及丹毒,严重影响个人健康。因此得了脚气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治疗。”

2.足癣合并细菌感染。此时局部分泌物增多,并且可出现淡黄色脓性分泌物。感染部位红、肿、热、痛。如果没有及时适当抗炎治疗,则可能会出现淋巴管炎、丹毒及蜂窝织炎等。

(1)急性淋巴管炎。俗称红线,中医为“红线疹”,红是因为化脓菌从破损的皮肤侵入淋巴管而引起的急性炎症。

(2)丹毒。丹毒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急性炎症。小腿部位的丹毒又称为“流火”。它是由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损伤的皮肤侵入中型或细小淋巴管、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内的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

(3)蜂窝组织炎。中医称瘭疽,一般为继发链球菌感染而引起。也可指由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这种病变可发生在皮肤较浅的部位,也可发生在筋膜下或肌肉间的较深部位。

3.癣菌疹。是指皮肤癣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在病灶外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过敏反应。癣菌疹的发生与局部癣病炎症程度有密切关系。局部炎症越明显,发生癣菌疹的可能性越大。

(1)汗疱疹型。发病急,在手指两侧、手掌或足跖等处发生绿豆大小的厚壁水疱,水疱内充满浆液,可分散、或集簇。

(2)丹毒样型。皮损为丹毒样红斑,一般不硬,边缘鲜明,比较规则,不痛或稍有痛感,无淋巴管炎。一般无全身症状。

(3)丘疹型。为突然发生的集簇性丘疹、斑丘疹或毛囊性须疹。多发生于四肢或泛发于全身。

(4)湿疹型。突然发生于四肢,尤其是下肢的大片红斑、丘疹、小疱等多形性皮疹的湿疹样损害,分布对称。

3生姜盐水泡脚可以治疗脚气

药膏对付脚气真菌效果良好,一擦就好,但停一个星期又会复发。广东省中医院主治医师朱晓平介绍一个偏方,用的都是普通的材料,具体做法是:生姜100克,食盐50克,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约两大碗,煮沸10分钟,倒入洗脚盆,待其自然冷却至脚能接受的温度,加入陈醋100克,浸泡患脚30分钟。一般3至7次可见好转,但要让脚部皮肤恢复正常光滑,就需1至2周。为了保证根除,最好坚持4周以上。

经验证,不少脚癣患者,一般泡上十天半月即可治好。偏方里的三种材料均有杀菌作用,这三种材料单独分开杀菌效果并不强,联合起来却可以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之所以建议脚癣患者至少连泡4周,是因为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清除脚上的真菌,有些甚至是藏在脚趾缝里,这也就是脚气为什么容易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一半中国人有脚气

“脚气”一说,古已有之,却非今人所谓之“脚癣”。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云:“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号为脚气。”有人为此病所困,著述名为《脚气集》。这大概是一种风湿性疾病。后来古人之“脚气”越来越少见,但病名影响甚广,就张冠李戴地把“脚癣”称作脚气了。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牛棚杂记》中写到脚气患者:“生物系有一个学生,大名叫张国祥……他到了大院以后,立即表现出鹤立鸡群之势。……有几天晚上,在晚间训话之后,甚至在十点钟规定的‘犯人’就寝之后,院子里大榆树下面,灯光依然很辉煌,这一位张老爷,坐在一把椅子上,抬起右腿,把脚放到椅子上,用手在脚指头缝里抠个不停。”脚气之痒,剧于蚊叮虫咬,半夜痒不能寐大挠特挠,亦不罕见。

脚气乃是常见病,南方气候湿热本多瘴疠,脚气亦高发,香港脚之名可谓事出有因。北方脚气不如南方,却也有一半民众罹患该病。曾有调查令人咋舌:四成皮肤科大夫患有脚气。

脚气的危害

脚气的危害不仅是瘙痒、脱皮、起疱、真菌传播,还会引起手癣和灰指甲。更严重的是,搔抓会导致局部细菌感染,可发展成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及丹毒,可谓后患无穷。

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形容脚气毫不夸张,很多人“脚气年年治,脚气岁岁发”。脚气是不是没办法根治?专家认为是“斩草不除根”造成的。

据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公布的调查显示,在“每日需涂抹两次外用药物”这一治疗的关键点上,82.5%的被访者表示,坚持不到14天,57%的被访病人坚持不了7天。“提早停药是脚气无法彻底治愈的最主要原因。”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于建斌告诉记者。

4治脚气需要分型治疗

治脚气 混药治疗会加重

皮肤专家说,临床常见有的患者抱怨自己的脚气药治疗效果不好,常常把几种药混着用。事实上,每种脚气药的药效都不一样,多种药物一起用不但不能医治脚气,反而使药效容易混淆,加重脚气症状。

治脚气 根据症状选好药

脚气用药最好根据自己的症状选用一种,而不是把两种药交替使用,因为脚气的治疗,并不是药用得越多越好。

治脚气 分型治疗很重要

一般来说,水疱型脚气,可在每天热水泡脚后外抹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一次,注意每天最多用两次。

角化过度型脚气比较顽固,治疗病程缓慢,适用软膏或霜剂,也可外用复方苯甲酸膏或复方水杨酸酒精,早晚各一次。涂药后可用塑料薄膜将脚包住,以利于药物浸入皮肤深层,便于厚皮剥落。

趾间糜烂型脚气多见于脚缝间,可以选择浸泡结合的软膏和足粉治疗。

口服药提升效果

另外,外用药品的同时加用口服药,治疗效果更好,如丁克兰美抒片剂、斯皮仁诺片剂等,这类口服药物在体内存留时间长,作

5治脚气分型治疗疗效快

治脚气 混药治疗会加重

皮肤专家说,临床常见有的患者抱怨自己的脚气药治疗效果不好,常常把几种药混着用。事实上,每种脚气药的药效都不一样,多种药物一起用不但不能医治脚气,反而使药效容易混淆,加重脚气症状。

治脚气 根据症状选好药

脚气用药最好根据自己的症状选用一种,而不是把两种药交替使用,因为脚气的治疗,并不是药用得越多越好。

治脚气 分型治疗很重要

一般来说,水疱型脚气,可在每天热水泡脚后外抹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一次,注意每天最多用两次。

角化过度型脚气比较顽固,治疗病程缓慢,适用软膏或霜剂,也可外用复方苯甲酸膏或复方水杨酸酒精,早晚各一次。涂药后可用塑料薄膜将脚包住,以利于药物浸入皮肤深层,便于厚皮剥落。

趾间糜烂型脚气多见于脚缝间,可以选择浸泡结合的软膏和足粉治疗。

口服药提升效果

另外,外用药品的同时加用口服药,治疗效果更好,如丁克兰美抒片剂、斯皮仁诺片剂等,这类口服药物在体内存留时间长,作用明显。

如果觉得《脚气长期不治谨防并发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