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药治脱肛的三个小验方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4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脱肛是指肛管、直肠或直肠粘膜向外翻出,脱垂于肛门外的一种症状,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儿童骶弯度未成形,直肠呈垂直位,支持直肠的组织又较薄弱,所以当腹腔内压增加时,直肠没有骶骨和周围组织的有效支持,

1中药治脱肛的三个小验方

很多人或许都依稀记得小时候脱肛的经历。脱肛是指肛管、直肠粘膜、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统称为外脱肛。

病因:

中医认为脱肛多因人体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或湿热下注、久泻下痢,以致直肠不能收摄固涩。如《诸病源候论》说:“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多固利久肠虚冷所为。”按中医理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理,治疗脱肛可以用收敛药物治标,用补气药物治本。下面有三个小验方,脱肛患者可以一试:

第一、 外擦提肛膏:石榴皮、柯子、五倍子,研粉末各取等份混合均匀。用麻油调成50%浓度的膏药。睡觉前将药膏涂抹于肛门上,然后用手轻轻地将肛门脱回,再用消毒纱布固定。一般晚上用药效果最好,如果较为严重,白天也可以敷用,治疗期间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第二、 内服治标:枳壳10克,升麻8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日煎服,一日两次。补气固脱。

第三、 熏洗提肛散:柯子、五倍子、椿根皮、石榴皮、枯矾各50克,水煎,待温坐盆,先熏后洗肛门,每次20-30分钟,每天早,中,晚各一次。

禁忌:患有肛裂的患者不能使用以上两种外用方,待脱肛回收后即停止用药。

2儿童脱肛怎么治 饮食妙法治疗脱肛

肛管直肠脱垂,又称脱肛,是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仅鼓膜脱出者,称“不完全脱垂”或“假性脱垂”;直肠全层脱出者,称“完全脱垂”或“真性脱垂”。脱出部分在肛管直肠内者,称“内脱垂”或“内套叠”;脱出肛门外者,称“外脱垂”。多见于小儿和老年人。老年人在身体虚弱,中气不足,或腹内压升高等情况下,韧带松弛,对脏器的固护能力下降,出现脏器脱垂,轻症脱垂患者在腹压减轻或卧床即可回复;重者终日脱垂在外不能回纳而影响正常生活。

绿豆糯米猪肠 : 绿豆50~60克、糯米20~30克放入猪大肠250~300克内,两端用线扎紧,加水煮2小时取出,切段调味。佐餐食。主治脱肛。

绿豆糯米煮大肠 : 绿豆、糯米各50克纳入猪大肠250克内,两端用线绑紧,入沙锅,加适量水煮2小时,烂熟后食。 功能清利下焦,泻火燥湿。主治老年性脱出的子宫或直肠部分红肿,或兼有溃烂,流血水,伴小便短赤,口干脘闷,发热;女性白带增多,黄白夹赤。

黄芪白术粥 : 黄芪30克,白术、柴胡各15克,同加适量水煎40分钟,去渣取汁,入粳米100克煮烂粥食。 功能补气健脾,升阳举陷。主治老年性中气不足,脏器用种无力所致内脏下垂;症见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尤甚。

黄芪萸肉汤 : 黄芪30克、山茱萸10克加适量水共煎30分钟,去渣取汁,入瘦猪肉片100克煮烂熟,调味。饮汤食肉。 功能补气升提,益肾固摄。主治中气不足型内脏下垂;症见疲倦乏力,气短懒言。

黄芪芡实煲猪大肠 : 猪大肠150克用沸水略煮去味龙细,入黄芪、芡实各30克,加适量水以小火煲至肠烂熟,调味。饮汤食肠。功能补气健脾,升提固摄。主治脏器脱垂;症见久泻脱肛。

黄芪黄鳝红枣煲 : 鲜活黄鳝200克宰杀后去内脏、切段,与黄芪30克、红枣10个同入沙锅,加适量水和植物油少许,小火煲煮烂熟,调味。饮汤食肉。 功能补气养血,升提。主治老年性脏器下垂;症见疲倦乏力,头晕气短,腰酸肢软无力,面色苍白。

3脱肛|脱肛的症状

【气虚下陷】 【脾肾两虚】 【湿热下注】

脱肛是指肛管直肠黏膜脱出肛门以外的一种病证。临床上多见于老年人。是由于长期习惯性便秘、腹泻、排尿困难、慢性咳嗽、重体力劳动等使腹腔内压力增高而致,也可由盆腔底部组织软弱使直肠易于脱出。中医学认为本病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过度劳累导致脾肾气虚,失于固摄;或因饮食不节,嗜食辛辣厚味,致使积湿酿热,湿热下坠,郁于直肠而成。临床主要分为气虚下陷、脾肾两虚和湿热下注三个证型。

4脱肛|脱肛吃什么

【大蒜烧茄子】

配方:太蒜25克,茄子500克。

制法:茄子剖成两半,从内向外切成1厘米左有的十字花刀,再切成4厘米×2厘米的长方块。炒锅置旺火上,注入菜油,烧至油冒青烟时离火,油温略降后逐个放入茄子,翻炒两次,再下入蒜瓣、姜末、酱油、食盐、清汤,烧沸后用文火再焖10分钟,翻匀,撤入葱花,加白糖、勾芡,收汁炒匀,加入味精,起锅装盘。

功效:清热解毒。

用法:佐餐食用。

【绿豆糯米酿大肠】

配方:猪大肠适量,绿豆、糯米分别为2:1的量。

制法:把浸开的绿豆、糯米放入洗净的猪肠内,两端用线扎紧,放瓦锅内,加清水适量,煮2小时左右。

功效:清热利湿。

用法:分次佐餐服食。

【黄鳝煨猪肉】

配方:黄鳝400克,猪瘦肉400克,黄芪15克,大枣10枚。

制法:将黄鳝去内脏,切成段,猪肉切块,与大枣一起煨制至猪肉烂熟。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古

用法:饮汤食肉

【升麻乌龟】

配方:乌龟肉120克,升麻12克。

制法:乌龟肉切成块,升麻用纱布包好,一同入砂锅,加水适量,以武火煮开,去浮沫,再用文火炖至龟肉熟烂,拣去药袋,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肾。

用法:饮汤吃肉。

【益气鲫鱼膳】

配方:鲫鱼200克,黄芪15克,炒枳壳9克。

制法:先煎黄芪、枳壳,约半小时后下鲫鱼,煮至鲫鱼熟。加少许生姜、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用法:饮汤吃鱼肉。

【二麻煨大肠】

配方:芝麻5克,猪大肠100克,升麻10克。

制法:猪大肠洗净,把升麻、黑芝麻纳入大肠内,两头用线扎紧,加清水适量煮熟,去升麻、黑芝麻,加调料调味。

功效:益气升阳,养血通便。

用法:饮汤吃猪大肠、黑芝麻。

5如何辨析直肠脱垂和脱肛的区别

直肠脱垂和脱肛是一回事吗?直肠脱垂和脱肛的区别在哪里?专家分析说,很多时候,脱肛在医学上又称之为“直肠脱垂”,是老年人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老年人由于年老体衰,直肠周围结缔组织松弛,肛门括约肌无力,肛提肌和盆底筋膜薄弱尤其是神经系统机能减退等,是脱肛的病理基础;老年人患便秘、腹泻、长期咳嗽、排尿困难等慢性病,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是脱肛的常见诱因。

专家介绍,民间俗称的“脱肛”泛围很广,由于人们缺乏医学知识,将凡是有肿物或肉赘从肛门内脱出到肛门外的病都叫“脱肛”,这样就将内痔外脱、嵌顿痔、炎性外痔,甚至血栓外痔都误认为是“脱肛”了,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真正的直肠脱垂。可见民间俗称的“脱肛”中包括了直肠脱垂和部分脱出性痔,面现代医学所讲的直肠脱垂就是指直肠和直肠黏膜的脱出,所以二者不应该混淆。

专家介绍,脱肛早期表现便后有直肠黏膜自肛门脱出,并可自行缩回;以后渐渐不能自行回复,需用手托才能复位,常有少许黏液自肛门流出,排便后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增多;再后在咳嗽、喷嚏、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即可脱出,脱出后局部有发胀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胀痛,脱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分泌可夹杂血性黏液,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

临床上根据脱出物长度分为I度(3~5厘米)、II度(5~10厘米)和III度(10厘米以上)脱垂。

但是到目前为止,直肠脱垂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只是知道下列各因素与发病有关:

1.解剖因素。小儿骶尾骨弯度小直肠较垂直腹内压增高时直肠缺乏支持而易于脱垂直肠前陷凹腹膜反折过低腹内压增高和肠袢压迫使直肠前壁突入直肠壶腹导致脱垂老年人肌肉松弛生育过多或分娩时会阴撕裂亦可使直肠发生脱垂。

2.腹内压增高。长期便秘腹泻慢性咳嗽和排尿困难等引起腹内压增高可导致直肠脱垂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直肠脱垂常伴有精神或神经系统疾患两者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神经系统病变时控制及调节排便的功能发生障碍直肠慢性扩张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减弱从而产生便秘和控制排便能力下降排便时异常用力使肛提肌及盆底组织功能减弱也是直肠脱垂的常见原因。

3.其他。外伤手术引起腰骶神经麻痹致肛管括约肌松弛引起直肠黏膜脱垂。

专家提醒,在遇到类似的病症时候,还需去医院检查,不能单纯的认为脱肛就是直肠脱垂,以免耽误了治疗!

如果觉得《中药治脱肛的三个小验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