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怎么有效预防直肠息肉方法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7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怎么游戏哦啊预防直肠息肉方法呢?

1怎么有效预防直肠息肉方法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其中有绒毛状腺瘤),儿童型息肉、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下面就介绍一下预防直肠息肉的方法?

直肠是息肉常见的所在,更由于易于发现和处理,因而受人重视。近年来认为结、直肠癌起自息肉,及早切除息肉能降低癌的发生,因此息肉作为癌前病变,更受到重视。

预防直肠息肉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肠息肉。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细胞增生,突变疾病远离自己。

预防直肠息肉的方法包括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诱发直肠息肉发生的原因:

慢性刺激:由于饮食习惯改变,粪便性质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特殊刺激;或因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蛲虫病等肠道疾病的刺激;以及慢性便秘、粪便干结等,均可刺激直肠黏膜而发病

诱发直肠息肉发生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胎儿在胚胎期,上皮细胞即有易感性。这种特性使上皮细胞在生长发育期快速生长而成息肉。现在不知您家孩子的息肉是多发还是单发,建议通过手术治疗,如不及时治疗,长期便血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导致其贫血。一般经肛门切除就可以治疗此病,手术在20分钟左右就可完成,对孩子没有其它方面的影响,比较安全。

2直肠息肉的预防方法

直肠息肉多见于2-8岁儿童、青壮年,或者有明显家族遗传性的患者,病变范围广,易发生恶变。介绍,直肠息肉最好尽早治疗,最好定时去医院检查。

1、活体组织检查:利用纤维结肠镜检查肠道时,要对每处的可疑点,进行活体组织取样,以便进一步诊断其病变的性质。

2、要定期复查:由于其息肉性质的不同,复发情况以及恶变率的高低均有差别,因此,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早了解术后的情况。

3、直肠息肉多不单发:经常见到直肠息肉病例,往往直肠有息肉时,结肠也有息肉,且以直肠和乙状结肠结合部居多。因此,对发现有直肠息肉者,要进一步作纤维结肠镜检查,对整个结肠作一个全面的检查,以确定息肉的范围及位置。

4、及时彻底的治疗:检查息肉的良恶性,只是对手术方法及其手术范围具有相关意义,而对患者自身,不管自己的息肉是否为良性,则都要严肃对待,要早发现,早治疗。

直肠息肉的饮食禁忌:

1、少吃油腻食物,多吃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等。

2、不宜吃酸、辣、辛等刺激性食物。

3预防直肠息肉的方法

预防直肠息肉,需从日常饮食及生活入手。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远离直肠息肉。专家详细介绍预防直肠息肉的方法如下:

1、保持乐观: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2、生活规律:生活要规律,而生活习惯不规律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肠息肉。

3、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

4、饮食清淡: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5、绿色食品: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6、锻炼身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将疾病的发病率降低至最低限度,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4直肠息肉怎么预防癌变方法

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也在趋于年轻化,白领成为潜在的高发人群。近日,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北京肿瘤登记处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北京市共报告结直肠癌也就是俗称的大肠癌新发病例3994例,从2000-2009年,发病率从十万分之十六点三四增长到十万分之三十二点二七,经年龄调整后,年平均增长5.58%。

目前,作为北京市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种之一,结直肠癌成为仅次于肺癌第二位的高发恶性肿瘤。

“导致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就是饮食结构的改变,罪魁祸首就是‘三高一低’的西方化饮食。另外,如果结直肠上长了息肉,不处理的话,80%以上会转化为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胃肠科病房主任周志祥指出。

●数据显示

男女比例 118:100 男性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三十四点六八,

女性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二十九点八二

地域比例 城区发病率 十万分之三十五点一八,郊区 十万分之十四点零三

结直肠癌·诱因

饮食结构改变

“三高一低”是祸首

说到大肠癌,周志祥主任说,首先要做个名词的解释,大肠癌是以前的说法,所以老百姓还都这样叫,但是目前医学上称之为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的罪魁祸首是因为饮食结构的改变,也就是‘三高一低’的西方化饮食。其中三高就是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而一低则是低纤维,也就是说结直肠癌是一个‘富贵病’。”周志祥主任介绍,吃的越精细也就越易患病,而这也成为城区发病率远高于郊区的重要因素。

“三高”的饮食结构会刺激胆汁的分泌,然后在细菌作用下,形成二级胆酸,这样会对黏膜造成刺激,同时因为缺少纤维,所以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会延长,造成肠道对废物再次吸收,那么致癌物就会长时间刺激肠壁,就可能导致癌变。

其他诱发因素:便秘、活动少、抽烟、肥胖、糖尿病、食品安全的下降、环境的污染等

结直肠癌·人群

50岁是“主力军” 白领存潜在危险

据了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结直肠癌的高发年龄在60岁左右,而我国则是“年轻”了10年,在50岁左右。据悉,在2000年,本市结直肠癌人群的发病率不到十万分之二十,而2009年则提高到了十万分之三十二左右,十年间翻了一番。

此外,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也在趋于年轻化,白领成为潜在的高发人群。“最主要是这些人群的饮食不仅是三高一低,且经常作息不规律,暴饮暴食,另外,他们活动比较少。”周志祥主任表示。

更易患大肠癌的人群

肥胖、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者

有大肠癌家族史者

有结肠息肉病史者

3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者

结直肠癌·基因

父母50岁前患病 子女危险系数高

除了饮食的诱发因素外,大肠癌也有一定的遗传性。“其中,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占5%-10%,属于基因的突变。”周志祥主任说道。

临床上有诊断标准,也被称为“3-2-1-0”,也就是说至少3个家系成员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或相关肿瘤,其中1人应为其他2人的一级亲属;至少连续2代受累;至少1人诊断年龄低于50岁。

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家族性息肉病, 也就是说父母有一个得病,那么子女患病几率就达到50%,并且多在40岁以后发生癌变。不过,这种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所占比例不到1%。

结直肠癌·散发 息肉不处理 80%以上可变癌

虽然结直肠癌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是,大多患者都是散发的,而且与结直肠息肉有关。“我们碰到很多病人,都说原来就是长了一个息肉,但没想到会转化成癌。别小看这息肉,如果不处理的话,80%以上会变癌。”周志祥主任说。

“一般来说,息肉平均经过8年的时间就会转化为癌,快的可能三五年,慢的则可能是十几二十年,甚至有的并没有经过息肉这一阶段。”周志祥主任说道。

可发生恶变的息肉类型

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发生癌变的几率最大,尤以绒毛状腺瘤为主

炎性息肉:又称假息肉,是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氏病、血吸虫病、肠结核等炎性刺激而引起的炎性反应性增生。一般情况下不恶变,但如果炎症反复发作,长期刺激,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发生癌变。

●专家提醒 “三高”摄入应减量 纤维素不可少

“平时,我们的‘三高’摄入应减量,增加纤维的摄入。特别是膳食纤维就像我们肠道的‘清洁工’,可清洗肠道,减少肠道致癌物的停留时间。”周志祥主任指出。

比如根据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来算的话,我们每天所吃得最多的应是富膳食纤维的蔬菜与水果,分别为300-500克及200-400克。而对于富含蛋白及脂肪的鱼、禽等动物性食物每天的量则应控制在125克-225克。

高危人群每年查 发现息肉早切除

“如果发现了结直肠息肉就不能‘姑息’,像欧美等国家就是由于普查及重视了预防,所以发病率与死亡率也大大减少了。”周志祥主任提醒道。

另外,对近期有进行性消瘦或大便习惯改变者,如大便次数增多,便秘与腹泻相交替,排便时疼痛,大便变细、带血或黏液等,均应警惕肠癌,及早到医院检查。

什么人需做结直肠癌的体检

一般的普通人40岁后可每年进行肛门指诊及便潜血检查

50岁后每5年进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或每5年-10年进行钡灌肠检查结合结肠镜检查

高危人群从40岁起每3-5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

5老年人怎么预防直肠息肉方法

直肠息肉是位于直肠内有粘膜覆盖的、质软的肿瘤。小的只能看见粘膜上的隆起,大的可以看见带蒂的肿瘤突入肠腔内,并可在肠腔内上下移动,如果位于直肠下部,还能够脱出肛门外,直肠息肉的危害很多,不及时的预防,后果不堪设想,而最简单的预防方法就是补钙。

大部分的直肠癌都是起源于长在直肠上的息肉,如果早一天切除息肉,就可以早一天防止直肠息肉恶变成癌症,但是很多人因为工作比较忙或是对直肠息肉并不了解,所以不能及时的治疗,所以要把重点放在预防上。

研究发现,对于侵入性息肉来说,补充钙质可以降低罹患直肠息肉风险百分之三十五至百分之四十五。为了预防直肠息肉的发生,我们平时要多摄取含钙量高的食物或是补充点钙片,最好可以定时去医院检查,了解是否患有直肠息肉。

那么是不是只要补钙就一定可以预防直肠息肉呢?这个就不一定了,因为能导致直肠息肉发生的因素有很多,所以预防要从各个方面着手,而补钙只是其中的一种措施而已,要想真正的防止直肠息肉的发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必不可少,要戒烟忌酒,合理饮食,劳逸结合等都可以预防直肠息肉的发生。

老年人钙质流失的比较快,所以直肠息肉常常发生在这个年龄段的人,为此老年人每天必须摄取一定量的钙质来预防直肠息肉的发生,如果不慎患上直肠息肉,一定要早日治疗,以防止癌变的危险。

如果觉得《怎么有效预防直肠息肉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