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水痘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8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水痘是由病毒引起一种比较严重的皮肤病。虽然有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还是不太好区分,如果更好的确定是不是水痘呢?

1水痘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该病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带状疱疹 呈成簇状排列,沿身体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分布,不对称,有局部疼痛。

2、脓疱病 好发于鼻唇周围和四肢暴露部位。易形成脓疱及黄色厚痂,经搔抓而播散。不成批出现,无全身症状。

3、丘疹样荨麻疹 系婴幼儿皮肤过敏性疾病。皮疹为红色丘疹,顶端有小水疱,无红晕,分批出现,离心性分布,不累及头部和口腔。

4、疱疹性湿疹: 当湿疹兼患单纯疱疹感染。临床表现多急起、高热、虚脱及水痘样皮疹,常呈暴发性病程,病死率高,皮肤受累面积广,体液大量丢失,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休克或继发性感染而死亡。

5、苔藓样荨麻疹: 多见于婴幼儿。皮疹尖端稍似疱疹,但较水痘小而坚实,多分布于四肢、躯干,分批出现红色丘疹、瘙痒。多有过敏史及昆虫叮咬或肠蛔虫感染史。

6、手、足、口病: 多见于4岁以下小儿。四肢远端如手掌、足底或指、趾间出现水疱疹,很少形成溃疡,不结痂。病原体为柯萨奇A16、10、17型肠道病毒等。

2中医治疗湿疹、皮炎、荨麻疹

湿疹、皮炎、荨麻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常见皮肤病,它表现为身体局部或全身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或粗糙肥厚脱屑等,伴瘙痒难忍,易反复发作。传统疗法多以外用药物、针剂等,治标不治本,长期用有耐药性,给患者带来了痛苦。特别是春天,气候暖和,湿气大,很容易产生皮肤过敏,而引起湿疹、皮炎等皮肤疾病。

湿疹的病因很复杂,中医认为主要是有风、寒、湿、燥、火、虫毒、外伤,禀性不耐,营卫不和及脏腑功能失调,湿热瘀毒内积,外感六淫、气候变化、生活环境的改变、内伤七情、过分劳累、精神紧张、情绪变化、内部病灶、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等有关。以心火脾湿为主,因心绪烦燥,心火内生致血热、又可因饮食失节或过食腥发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从风生,湿与热两邪相搏,上蒸下窜,充溢肌肤所致,其病变病在表皮,但根在血液。又由于“湿”性秉浊粘腻,所以本病反复发作。

为了攻破这一疑难杂症,门诊成立中医皮肤病治疗专家组,致力于湿疹、皮炎、荨麻疹的研究治疗,经过多年研究,以中医中药为突破口,结合大量民间验方,从上千种中草药中优选出几十种中药组成系列方剂,内服、外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 该系列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养血、祛风、健脾、除湿、杀虫、止痒等独特功效,经人体吸收后,以不断刺激肌体产生抗体,从而改变和降低全身和局部的敏感性,抵抗各种细菌、病毒等的入侵,能有效地改善过敏体质。且具有双向免疫调节,疏通病灶微循环,使角质溶解、脱落, 长出健康体肤。程大娘患了慢性湿疹8年多,刚开始在右腿根部出现了一粒小红点,时而发痒抓挠没太在意,没过多久,渐渐发展至成块,成片,血红的斑疹遍布上半身,可谓体无完肤,瘙痒难耐时,总想抓刨不停,恨不得把患处挖走方可甘心,她到多家医院治疗,外用药膏,也内服一些抗过敏药丸,注射针剂等都治疗过,花去药费几千元,用药后短时间可见好转,可就是不能根治。她偶尔一天通过病友的信息,去年底来到门诊求治,经医生精心的诊治下,服用一个月针对湿疹治疗的方剂,十多天后病变部位逐渐溶解软化,脱落,皮疹逐渐消失,现已治愈。

3湿疹膏搽水痘红疹可致命

儿科医生李卓汉表示,水痘是急性传染病,可引发脑炎、肺炎、肝炎、猩红热和蜂窝性组织炎等併发症。严重的蜂窝性组织炎,可使细菌入侵血液引发败血症,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香港每年有约1万人患上水痘,卫生防护中心估计今年会是水痘的年度高峰期,加上每年6至7月的高峰期即将来临,李卓汉提醒市民提高警觉,呼吁尚未接种水痘疫苗的市民,及早接种水痘疫苗,应对即将来临的水痘高峰期。李卓汉表示,水痘患者会出疹、长水泡和发烧,病徵易与湿疹混淆,病人容易延医。

李卓汉称,湿疹病徵包括红疹和块状红斑,水痘则会出现粒状水泡,长在红疹之上。湿疹可透过涂上湿疹药膏治疗,但一些含有类固醇的药膏,会加速水痘恶化。他呼吁家长若发现儿童出现有不同湿疹的徵状,切勿乱涂药膏,务必求医检查,只要多喝水和休息,穿戴清洁棉手套防止抓破水泡致皮肤发炎,一般可在2至4星期内痊愈。

李卓汉指出,儿童应在1至6岁注射水痘、麻疹、德国麻疹及流行性腮腺炎的疫苗共2次,才可达到最大预防功效。

4小心 湿疹膏搽水痘红疹可致命

儿科医生李卓汉表示,水痘是急性传染病,可引发脑炎、肺炎、肝炎、猩红热和蜂窝性组织炎等併发症。严重的蜂窝性组织炎,可使细菌入侵血液引发败血症,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香港每年有约1万人患上水痘,卫生防护中心估计今年会是水痘的年度高峰期,加上每年6至7月的高峰期即将来临,李卓汉提醒市民提高警觉,呼吁尚未接种水痘疫苗的市民,及早接种水痘疫苗,应对即将来临的水痘高峰期。李卓汉表示,水痘患者会出疹、长水泡和发烧,病徵易与湿疹混淆,病人容易延医。

李卓汉称,湿疹病徵包括红疹和块状红斑,水痘则会出现粒状水泡,长在红疹之上。湿疹可透过涂上湿疹药膏治疗,但一些含有类固醇的药膏,会加速水痘恶化。他呼吁家长若发现儿童出现有不同湿疹的徵状,切勿乱涂药膏,务必求医检查,只要多喝水和休息,穿戴清洁棉手套防止抓破水泡致皮肤发炎,一般可在2至4星期内痊愈。

李卓汉指出,儿童应在1至6岁注射水痘、麻疹、德国麻疹及流行性腮腺炎的疫苗共2次,才可达到最大预防功效。

5水痘

读者若是年轻人,翻开杂志见到“水痘”就会觉得陌生,你可能仅因为脸上几个淡淡的小疤,问起父母才知道是当年出水痘时抓破后留下的“纪念品”。若你已带过孩子,对水痘就会很熟悉。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水痘好发年龄多数在4岁之前,未到记事年龄就已出了,当然记不住。二是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小儿传染病,凡未出水痘儿与患儿一旦接触,90%~95%会发病,绝大多数人在幼年罹患水痘,为人父母者都对孩子出痘的情景记忆犹新,故上年纪的人对水痘比较熟悉。话说回来?水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水痘是轻型传染病

水痘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在儿童引起水痘,而在成人表现为带状疱疹,故被称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或孩子手和身体之间相互接触而传播。孩子接触到这种病毒后经过1~3周就会发病。水痘可以说是一种相当典型的出疹性传染病。祖国医学的前辈们在几百年前已作了典型的记述。如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叙述水痘的症状:“水痘发热一日偶而二日即出,先十数点,一日后其顶上有水泡,二日三日又出渐多,四日浑身作痒,疮头皆破,略为发热即收,七、八日乃痊。”这已清楚说明水痘出疹并非一下子出齐而是逐渐增多,不是一粒一粒增多而是一批一批出,在3~4日出齐。水痘出疹的另一些特点是:1.以低热偶尔高热起病,当日或隔日皮肤即可见疹;2.皮疹密集在躯干,头部、四肢、面部较为稀疏,此所谓向心性分布;3.由于水痘是成批出的,故可以在同一处皮肤上既见到典型的周围绕以红晕的疱疹、疱疹谢了后的结痂,又可见刚刚萌出的红斑或红斑丘疹。此种现象被戏称为“四代同堂”。初出的水痘瘙痒难忍,待到结痂脱落,便烟消云散,多不留痕迹。如果因痒抓破水泡,继发感染化脓,有时会留下浅浅的痘痕。

并发症却不能轻视

水痘由于发热不高甚或不发热,病情较轻,病程只有1周左右,故被认为是轻型传染病。但遇到并发症就会带来麻烦。这些麻烦包括水痘脑炎、多发性神经根炎、肺炎和继发化脓感染酿成败血症等。有时也会引起肾炎、心肌炎和暂时性血小板减少等。这些并发症虽说少见,但像得了水痘脑炎还会有15%留下后遗症,故不可掉以轻心。在一些患免疫功能降低疾病的患儿,诸如久病体弱、白血病、肿瘤化疗和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儿,水痘会引起极其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水痘,故预防水痘依然是医学界义不容辞的任务。值得庆幸的是,今天预防水痘已有可靠的方法了。

预防比治疗重要

水痘是一种自愈性疾病,就像上面张介宾老先生所说的“七、八日乃痊”。轻症、无并发症者多不需要特别治疗,重点是护理:注意皮肤清洁,常洗患儿的手,剪短指甲,慎防抓破疱疹而引起感染化脓。疱疹一旦溃破化脓,局部可用抗生素,多处化脓可口服抗生素。重症水痘必须请医生治疗,目前对这类疱疹病毒最为有效的药物是阿昔洛韦或称无环鸟苷。国外医生警告患儿家属,水痘发热切忌服用阿司匹林,否则会引起可怕的瑞氏综合征。国内虽未有此类病例报告,但也应注意尽量不用,好在现在非阿司匹林退热剂不乏其药。

水痘预防显然较为重要。且不提上面所说的免疫功能低下儿和服激素儿的预防,因这些患儿预防比较复杂,须由医生处理,要说的是大众化预防。至关重要的预防措施是隔离患儿,集体机构儿童应在家中休息。未出水痘的易感儿应避免与患儿和出带状疱疹的成人接触。大规模流行季节(常见于冬春季)不带婴幼儿,尤其体质虚弱儿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可喜的是目前已有水痘疫苗可以预防。但因属进口,价格昂贵,主要用于上述免疫能力低下儿和服激素儿。当一个集体如幼儿园、小学发生水痘流行,为控制继续蔓延,对未出水痘易感儿也可用疫苗预防。因为水痘出过后能得到终生免疫,故已出过者不必再注射疫苗。生后6个月内婴儿由于从母体带来的抗体尚多,也不必注射疫苗。

近日读《健康报》,欣悉国产水痘疫苗已通过鉴定即将投放市场,看来大规模预防水痘即将成为可能,我国儿童将可远离水痘并发症的威胁,确值得高兴。

如果觉得《水痘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