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肛瘘会变为癌症吗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9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肛瘘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又称为“肛管直肠瘘”。其内口常位于齿线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上,瘘口长年不愈。

1肛瘘会变为癌症吗?

肛瘘会能转变成癌症吗?

答案是肯定的——尽管许多人仍抱有侥幸之心。

肛瘘合并肛门直肠癌的病例早已有之,只是近年来这样的“坏病例”不断上升。

在1936~1955年,Mark医院曾发现肛瘘并有直肠胶样癌 8 例; 1966年Heidenreich综合欧美文献,肛瘘并有肛门直肠癌者131例,多数是粘液腺癌;1981年日本大肠癌研究会统计,日本全国已发现的肛瘘癌变,肛瘘持续5年以上者95例,10年以上者80例。

粘液腺癌占大多数,一般认为癌变与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有关。硬结形成,粘液分泌及疼痛常为癌变的先兆。10 年以上者癌变率较高,值得人们引起高度的重视。由此,积极治疗肛瘘,可以预防直肠癌的发生。

2肛瘘病癌变是什么原因

多数肛瘘是不会癌变的,但仍有少数肛瘘病人可发展为恶性病变,特别是近年来,有关肛瘘十年以上恶变为癌的报道增多。介绍,肛瘘病癌变的原因主要是下面这三个。

1、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炎症的长期存在,使得脓性分泌物及粪便从瘘管排出,从而刺激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导致恶性病变。

2、细菌感染。细菌长期存在于瘘管内,特别是绿脓杆菌或结核杆菌感染,可不愈,从而导致癌变。

3、药物刺激。长期、大量使用各种局部外用药,经常刺激局部,导致癌变。

3防癌抗癌让你不再谈癌变色

我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超过200万,现今癌症越发趋于年轻化。其中肺癌、乳腺癌更发病率更是逐年攀升。

近几十年内,我国疾病的发生和死亡完成了从传染病向慢性病的流行病学模式转变,转变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国家。目前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在世界上也处于较高水平。预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的癌症新发病例总数将达400万左右,患病总数达到600万。

为何生活水平大幅改善,癌症死亡率却惊人增长?癌症现在还能叫绝症吗?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误区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记者专访了肿瘤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受访专家:

王义善:解放军肿瘤诊疗中心主任、国家肿瘤重点专科主任

曲 振:107医院肿瘤诊疗中心副主任

80%与生活习惯和环境有关

记者:全国癌症发病趋势严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为什么这么高?为什么会出现“年轻化”与“老龄化”两极分化的新趋势?

王义善:肿瘤的病因十分复杂,目前认为环境污染是癌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科学家认为癌症的引起80%与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有关。现在不良的生活习惯、恶劣的环境因素加上遗传因素是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肿瘤年轻化是环境、社会等诸多因素作用下的最终产物。因素包括环境污染、生活恶习、肥胖、久坐、压力过大。老年人肿瘤高发原因主要是长期接触恶劣的环境因素、免疫监视功能下降以及致癌潜伏期问题,致癌因子作用于人体往往需要10到40年时间。

临床发现,从刚出生的婴儿到年迈的老人不同年龄段都有发病,只是在不同地域的发病种类有所区别,应该承认肿瘤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

记者:群众谈“癌”色变,请介绍下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这种疾病?

曲振:肿瘤现在不可怕,在现在医疗发展中,许多肿瘤通过正确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比如鼻咽癌、乳腺癌、宫颈癌、淋巴瘤等。还有大多数肿瘤通过积极正确治疗是可以解除疼痛、明显延长生存期。

需要大家生活中注意自已身体的异常变化,定期查体,一旦发现,需要正确的治疗方案,比如手术、放化疗,生物、中医药等。有些肿瘤完全可以控制,甚至治愈。

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勤自检定期医检,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4一则乙状结肠癌-回肠瘘的病例

患者男,31岁,反复上腹部饥饿痛3年,10天前饮酒后出现柏油样便,并伴有暗红色血便,每日1~2次,来院就诊。

体检:贫血貌,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粪便潜血(++),血红蛋白92g/L,胃镜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未见溃疡及出血灶,胃窦粘膜活检病理报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Hp(+)。肠镜检查见距肛门2 0cm处见环形隆起的溃烂灶,病灶中间可见双腔改变,肠镜从右侧管腔插至50cm,见腔内大量粪块及暗红色血水,无法观察而退镜。然后肠镜从左侧管腔插入,顺利插至80cm,见肠腔环形皱襞,腔内清洁。肠镜诊断为结肠畸形、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不能排除。溃烂处活检病理报告为管状及绒毛状腺癌浸润生长。外科手术见乙状结肠下段肿物5cm×6cm,侵及浆膜层,与后壁粘连固定,侵犯末段回肠并穿透回肠腔(距回盲部20cm,形成乙状结肠癌-回肠瘘),肠系膜淋巴结广泛转移,予姑息性切除,术后标本病理报告为管状及绒毛状腺癌,浸润血管及回肠和直肠管壁,肠管淋巴结有转移。

讨论结肠癌常可侵犯邻近器官,其发生率为5.5%~16.7%。肿瘤在沿肠腔环形发展的同时,也由粘膜层向壁层穿透发展,当其突破浆膜之后,可侵犯邻近器官与其形成内瘘,造成诊断和处理的困难。横结肠癌可浸润胃成为胃结肠瘘,乙状结肠癌晚期常侵犯膀胱、子宫、输尿管、髂动静脉等,形成乙状结肠癌-膀胱瘘、乙状结肠癌-左腰脓肿及瘘等。本例乙状结肠癌- 回肠瘘,内镜下溃疡处见有2个管腔,误诊为结肠畸形。病灶处2个肠腔中,一个有粪块及血性液体,另一个肠腔很清洁,有环形皱襞,是内镜诊断结肠癌浸润小肠出现瘘道的重要标志。

5绒毛膜癌典型病例分析

病例:

病人:女性, 28岁。因“头昏、乏力2月余,检查发现大便隐血强阳性2 d”。

病人3个月前怀孕40 d自然流产。当时出血量较多,无明显头昏、乏力,无阴道持续出血。2个月前在当地医院复诊,妇科B超示子宫、卵巢未见异常。尿妊娠试验:弱阳性。血HCG(人绒毛膜促性腺素) 619134 IU /L,考虑宫外孕可能,服用中药流产后,持续阴道不规则流血十余天,量多少不定。病人之后逐渐感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1个月前病人因乏力、低热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当时血红蛋白57 g/L。遂到市人民医院治疗,血红蛋白最低达30 g/L,骨髓穿刺细胞检查示:缺铁性贫血。CA1929、CA125、CA153均正常。头颅CT、腹部B超、心电图等无明显异常。予输注红细胞、补充铁剂等治疗13 d,效果不明显。

分析:

行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降部肿瘤,腹部CT示十二指肠降部占位病变、肝右后叶低密度灶。请我科会诊,结合病史考虑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决定转我科手术治疗。自患病以来,病人无咳嗽、咯痰,无腹痛、黄疸,无进行性消瘦。术后常规病理结果: (肝)转移性绒毛膜癌; (十二指肠降部)转移性绒毛膜癌,肠壁切缘阴性。

免疫病理:癌细胞CK、CK18、HCG均阳性,α2AFP 弱阳性;PLAP、Vimentin、Desmin均阴性。

临床最后诊断:绒毛膜癌,肝、十二指肠、肺多发性转移。遂请妇科会诊,开始用52氟尿嘧啶( 52FU)联合更生霉素( KSM)化疗。病人接受化疗1 个疗程后,病情稳定,自动转院。

如果觉得《肛瘘会变为癌症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