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鉴别诊断肛瘘有方法都有哪些

2023-06-10 分类:百科

肛瘘一般有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病史。脓肿自破或经手术切开排脓,从肛门皮肤外口或肛门内流脓,这些都是诊断肛瘘的主要标志。临床上肛瘘的诊断方法都有哪些?

1鉴别诊断肛瘘有方法都有哪些

1、直肠指检

常在肛管后侧、齿线附近可摸到中心凹陷的小硬结,有轻微压痛,即是原发内口。

2、触诊

低位肛瘘之瘘管,在皮下可以摸到绳状硬条,由外口行向肛门,用指按压,有脓液由外口流出。

3、望诊

可见外口常在肛门周围皮肤上或臀部形成一突起或凹陷。周围皮肤因脓液刺激,常有脱皮发红,有时有肉芽组织由外口内突出。周围皮肤红紫色,多为结核性瘘管。

4、肛瘘鉴别诊断

对其进行治疗时,应与骶骨部瘘、骶髂骨结核、肛门周围化脓性疾病、会阴部尿道瘘及先天瘘等病症鉴别开来。

5、确定瘘道主体与支体的变化

在肛瘘检查中,不能单纯从内口的数目,或瘘管是直的还是弯曲的,或者从病变的一个平面上了解病变的全貌;有时从肛门外部看,仅一个外口,症状也不明显,但可能是瘘管很深,内口寻求比较困难的复杂性肛瘘;有时瘘外口较多,肛门皮肤病变较大,但其主管很低,属于容易处理的简单肛瘘。因此对肛痿的诊断要具体细致。

6、确定内口位置

因内口是肛瘘的原发病灶,必须准确定位其内口部位和弄清其数量,如检查不清或定位错误,必然会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在瘘检查中正确判断内口的位置及数量,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确定肛痿的内口位置时,可以采用病理检查和细菌培养、从病史上判断内口的位置、碘油造影、肛门镜检查、根据外口与肛门的距离来判断内口的部位、染色检查、通过探针检查及通过触诊可以帮助了解内口的位置等方法。

7、确定瘘管的深度与括约肌的关系

由于肛瘘的管道通过外括约肌和肛提肌,有时管道在内括约肌之间走行,手术中切开管道,必然要切开有关的括约肌。特别是通过肛门直肠环的瘘管,切开肛门直肠环,术后会引起肛门失禁。因此在检查中必须弄清瘘管走行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

8、全身检查

肛瘘虽然表现为局部病变,但也与全身情况或某些疾病相联系,绝不能忽视全身检查。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生肛瘘,往往为结核性肛瘘,且术后创口愈合较慢;骶髂骨结核患者发生的肛瘘,有可能是骨结核所引起的;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时也因并发肛门脓肿,破溃后形成肛瘘等。对复杂性肛瘘更应注意全身检查,必要时作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并注意血沉、血象变化。或进行肛门括约肌功能测定。对某些可疑病例,还应作活组织病理检查,以确定肛瘘的性质,并要特别观察有无癌变。

2肛瘘需要与哪些病鉴别诊断?

①会阴尿道瘘:多因尿道损伤或狭窄所致,尿道球部与皮肤相通,排尿时小便从瘘口流出,直肠内无瘘口。

②骶骨前瘘:由骶骨与直肠之间的脓肿在尾骨附近穿破形成,无通向肛门的瘘管。

③先天性瘘:由骶尾部囊肿化脓破裂形成,原发外口常在臀沟中点,尾骨尖附近。瘘内可见毛发,由胚胎发生。

④骶尾部瘘:常由臀部损伤,如打击、脚踢和擦伤引起,在骶尾部形成脓肿,从而形成瘘管。

⑤化脓性汗腺炎:其病变在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范围广泛,可有无数窦道开口,呈结节状或弥漫性,但窦道均浅,不与直肠相通,切开窦道后无脓腔和瘘管。

⑥结核性肛瘘:内外口较大,边缘不整齐,瘘管常无硬变。

⑦慢性结肠炎并发肛瘘。

⑧先天性直肠瘘:常开口于会阴或阴道,内口在肛管壁上,不在肛窦附近。

⑨其他:如直肠尿道瘘、直肠膀胱瘘、直肠阴道瘘等,较易与肛瘘鉴别。

3肛瘘的正确检查诊断

肛瘘的诊断不困难,但要正确地寻找到瘘管的走向、瘘管的内口却是不太容易的。因此,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非常重要。

①探针检查:用探针从瘘外口伸入瘘管,食指伸入肛管,多数探针可在齿线处的内口穿出。对瘘道弯曲者,探针多不能顺利穿过,切忌用力过猛,使探针穿破瘘管壁,造成新的感染。

②美蓝标记:将一块适中的纱布放置于肛门内,而后将5%的亚甲蓝水溶液由外口注入瘘管,然后轻轻将纱布拉出,观察内口的位置。尔后,用窥器扩开肛门,在齿状线附近,着色最显著处,以肛窦钩或探针探查,多数可发现内口。

③肛窦钩检查:以窥器伸入肛门,可见有红肿炎症的肛窦,内口多在此处。用肛窦钩反复检查肛窦,不难找到内口。探时忌用暴力,以免穿破正常肛窦,造成新的感染内口。

④其他:如X线检查、肛管压力测定等检查方法,较少用,有条件者也可采用。

4诊断肛瘘的检查项目

专家介绍说,肛瘘的患者一般都有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病史,脓肿自破或经手术切开排脓,从肛门皮肤外口或肛门内流脓,这些都是诊断肛瘘的主要标志,诊断肛瘘需要根据这些症状和一些辅助检查才能够确诊,下面为大家介绍诊断肛瘘的检查项目。

诊断肛瘘的检查项目:

肛瘘的触诊,低位肛瘘之瘘管,在皮下可以摸到绳状硬条,由外口行向肛门,用指按压,有脓液由外口流出。

望诊,可见外口常在肛门周围皮肤上或臀部形成一突起或凹陷,周围皮肤因脓液刺激,常有脱皮发红,有时有肉芽组织由外口内突出。周围皮肤红紫色,多为结核性瘘管。

肛瘘的直肠指检,常在肛管后侧、齿线附近可摸到中心凹陷的小硬结,有轻微压痛,即是原发内口。

肛瘘还要进行全身检查,肛瘘虽然表现为局部病变,但也与全身情况或某些疾病相联系,绝不能忽视全身检查,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生肛瘘,往往为结核性肛瘘,且术后创口愈合较慢。

骶髂骨结核患者发生的肛瘘,有可能是骨结核所引起的;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时也因并发肛门脓肿,破溃后形成肛瘘等。对复杂性肛瘘更应注意全身检查,必要时作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并注意血沉、血象变化,或进行肛门括约肌功能测定。

5诊断肛瘘的两种检查方法

肛瘘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后遗症。而肛门直肠周围脓肿95%是因肛门腺感染引起,调查结果大致引起的原因有,直肠肛门损伤等。

肛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困扰很多患者的疾病。得了肛瘘怎么办?治疗肛瘘首先是要进行准确的肛瘘诊断。肛瘘的诊断并不困难,但要正确地寻找到瘘管的走向、瘘管的内口却是不太容易的。因此,掌握肛瘘的正确的检查方法非常重要。

肛瘘检查具体归纳为以下两种:

1、直肠指诊:在内口处有轻度压痛,少数可扪到硬结探针检查,只在治疗中应用一般不能作为诊断用,防止穿破瘘管壁造成假内口,X线造影自外口注入30%~40%碘油照相可见瘘管分布,多用于高位肛瘘及蹄铁形肛瘘。

2、影像学检查:对临床疑有肛管直肠脓肿或瘘管17例6例临床上疑有脓肿,肛管超声AUS检查也有脓肿表现;另外82%(9/11)AUS查出有瘘管,而临床常规检查未能发现,Lunniss(1994)对比了AUS及磁共振成像检查,认为前者对括约肌间瘘有时有确诊价值,而无法确诊括约肌外瘘及经括约肌瘘,而后者对复杂性高位肛瘘蹄铁型肛瘘及临床难以确诊的疑难病例有绝对的优越性和准确率。

如果觉得《鉴别诊断肛瘘有方法都有哪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