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婴幼儿为什么会肛瘘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6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肛瘘是婴幼儿高发的一种肛肠科疾病,那么引起婴幼儿肛瘘的因素有哪些呢?

1婴幼儿为什么会肛瘘

新生儿或小婴儿,由于皮肤娇嫩,抵抗力低,特别是肛门周围的皮肤,经常受粪便的污染,肛门括约肌松弛,造成直肠、肛门粘膜外翻,更易受损。肛门局部感染或全身败血症经血液循环感染,形成肛旁脓肿。

婴幼儿时期抵抗力较低,常会感染很多疾病,其中肛瘘就是疾病之一。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婴幼儿易患肛瘘呢?下面就请专家讲解下这是怎么一回事。

1、由于婴幼儿骶骨曲尚未形成,两侧坐骨结节距离较近,加之肛门内括约肌紧张度较弱,因此粪便易直接压迫肛管处齿线,肛窦粘膜擦破,易使细菌侵入致病。

2、婴儿胎热瘀血滞结或胎前孕母积热致胞热,生产后受风邪缠绵于大肠,或者肛门湿寒气凝,怒叫气结聚于下而成痈肿,破溃而成瘘。

3、婴幼儿常因尿布皮炎,刺激肛门周围皮肤,致使毛囊、汗腺、皮脂腺感染,形成肛门周围皮下脓肿与肛窦相通,从而成肛瘘。

4、新生儿尤其是男孩受母体激素失调的影响,使皮脂腺分泌亢进,引起肛门皮脂腺炎,进而肛周皮下脓肿与肛窦相通形成肛瘘。

2婴幼儿肛瘘病因是什么

在人们的一般印象里,新生的婴儿是不容易患肛瘘这种多见于中年人的疾病,到那时婴幼儿肛裂也并不是什么很稀罕的事情,那么婴幼儿为什么会导致肛瘘呢?关于婴幼儿患肛瘘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小儿骶骨曲尚未形成,两侧坐骨结节距离较近,加上肛门内括约肌紧张度较弱,因此粪便容易直接压迫肛管齿线处,肛窦粘膜易损伤、擦破,导致细菌入侵。

②小儿常因尿布皮炎,刺激肛周皮肤,致使毛囊、汗腺、皮脂腺感染,形成肛周皮下脓肿与肛窦相通而形成肛瘘。

③新生儿,尤其是男孩受母体激素失调的影响,使皮脂腺分泌亢进,易引起肛门皮脂腺炎,感染后成肛周脓肿与肛窦相通。

④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全,如新生儿生理性缺乏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等,因此容易发生肛周感染,形成肛瘘。

据国内外统计,婴幼儿肛瘘在出生后6个月以内发病者占小儿肛瘘的2/3;在生后3个月内发病率最高,其中生后1个月内发病者为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占80%—90%,婴幼儿肛瘘发病部位多在肛门两侧,瘘管多呈浅在、单纯、垂直。复杂而瘘深的较少,有部分患儿未治可自愈,待成人后可再发。

根据肛门炎症、脓肿、瘘道三个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

①当肛门周围尚未形成脓肿,仅见皮下有炎症反应时;可采用保守治疗,每日用温开水坐浴2—3次,适当吃些抗生素,局部可用金黄如意膏外敷等消炎、消肿治疗。

②如脓肿已形成,可切开排脓,预防反复感染,由于距肛窦较近,可一次切至肛窦,可避免日后成肛瘘。

③多数小儿肛瘘,可随发育生长自己愈合,所以一般不主张及时做根治手术,一旦肛瘘已形成,可等孩子稍大些,到5—10岁时再手术,可行瘘道切开术或挂线治疗。如在肛门两侧同时存在两个瘘道者,应分次行瘘道切开术,若采用挂线方法,可用胶线一次收紧即可。

3婴幼儿得了肛瘘怎么办?

由于小儿肛瘘管道较为短浅,排脓后症状可很快减轻,并多数可自愈,部分患儿随年龄增长而自愈,因此,一般主张不行手术治疗。 对此,应对症处理,每日清洁肛门并坐浴,适当使用抗生素及外用药膏,消炎消肿,控制和减少脓肿的发生,加速自愈。

对反复发作不能自愈的患儿,要择期至能承受手术时,再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年龄以5~10岁为宜,对于低龄幼儿患该病的原因,以及自愈的原因,尚不明了。

据国内外统计,婴幼儿肛瘘在出生后6个月以内发病者占小儿肛瘘的2/3;在生后3个月内发病率最高,其中生后1个月内发病者为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占80%—90%,婴幼儿肛瘘发病部位多在肛门两侧,瘘管多呈浅在、单纯、垂直。复杂而瘘深的较少,有部分患儿未治可自愈,待成人后可再发。

4婴幼儿为什么易患肛瘘

关于婴幼儿容易患肛瘘的病因, 目前尚不完全明了。中医认为婴儿胎热瘀血滞结或胎前孕母积热致胞热,生后受风邪缠绵于大肠或肛门湿寒气凝,怒叫气结聚于下而成痈肿,破溃成瘘。

现代医学认为:

(1) 小儿骶骨曲尚未形成,两侧坐骨结节距离较近,加之肛门内括约肌紧张度较弱,因此粪便易直接压迫肛管处齿线,肛窦粘膜擦破,易使细菌侵入致病;女孩因直肠前面有子宫,压迫直肠,与成人直肠屈曲相似。故发病低于男孩。

(2) 小儿常因尿布皮炎,刺激肛门周围皮肤,致使毛囊、汗腺、皮脂腺感染,形成肛门周围皮下脓肿与肛窦相通,而成肛瘘。

(3) 新生儿,尤其是男孩受母体激素失调的影响,使皮脂腺分泌亢进,引起肛门皮脂腺炎。感染形成肛周皮下脓肿与肛窦相通,而致肛瘘。

(4) 近年来,有人认为新生儿生理性缺乏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等,免疫机能不全,因此易发生肛门感染,形成肛瘘。

5婴幼儿患肛瘘的因素

关于婴幼儿患肛瘘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小儿骶骨曲尚未形成,两侧坐骨结节距离较近,加上肛门内括约肌紧张度较弱,因此粪便容易直接压迫肛管齿线处,肛窦粘膜易损伤、擦破,导致细菌入侵。

②小儿常因尿布皮炎,刺激肛周皮肤,致使毛囊、汗腺、皮脂腺感染,形成肛周皮下脓肿与肛窦相通而形成肛瘘。

③新生儿,尤其是男孩受母体激素失调的影响,使皮脂腺分泌亢进,易引起肛门皮脂腺炎,感染后成肛周脓肿与肛窦相通。

④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全,如新生儿生理性缺乏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等,因此容易发生肛周感染,形成肛瘘。

据国内外统计,婴幼儿肛瘘在出生后6个月以内发病者占小儿肛瘘的2/3;在生后3个月内发病率最高,其中生后1个月内发病者为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占80%—90%,婴幼儿肛瘘发病部位多在肛门两侧,瘘管多呈浅在、单纯、垂直。复杂而瘘深的较少,有部分患儿未治可自愈,待成人后可再发。

根据肛门炎症、脓肿、瘘道三个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

①当肛门周围尚未形成脓肿,仅见皮下有炎症反应时;可采用保守治疗,每日用温开水坐浴2—3次,适当吃些抗生素,局部可用金黄如意膏外敷等消炎、消肿治疗。

②如脓肿已形成,可切开排脓,预防反复感染,由于距肛窦较近,可一次切至肛窦,可避免日后成肛瘘。

③多数小儿肛瘘,可随发育生长自己愈合,所以一般不主张及时做根治手术,一旦肛瘘已形成,可等孩子稍大些,到5—10岁时再手术,可行瘘道切开术或挂线治疗。如在肛门两侧同时存在两个瘘道者,应分次行瘘道切开术,若采用挂线方法,可用胶线一次收紧即可。

如果觉得《婴幼儿为什么会肛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