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昆虫记螳螂捕食的特点

2023-07-02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7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螳螂捕食的特点:1、只捕食活的猎物2、以伏击的方式捕捉猎物3、一旦猎物到达可攻击的范围内,螳螂就会极快地进攻,动作灵敏。

螳螂目的昆虫统称螳螂,螳螂是肉食性昆虫,成虫幼虫均都是捕食性,主要以其他昆虫及小动物为食,吃庄稼里的害虫,是著名的农林业益虫。

昆虫记螳螂捕食的特点

1、螳螂的食性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螳螂食性挑剔,只捕食活的猎物。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2、螳螂具有趋光性,一般热带、亚热带种类较多。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若虫期脱皮7~11次,经8~12龄后到达成虫期。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多少的影响。

绝大部分种类的螳螂行动较为缓慢,不像其它敏捷的昆虫(如蟑螂)能快速行动。但它们拥有保护色,且有着出色的拟物形态,它们能够模仿叶子晃动的姿态前进,慢慢地接近猎物。一旦猎物到达可攻击的范围内,螳螂就会极快地进攻。一般情况下,螳螂都是以伏击的方式捕捉猎物。

3、螳螂前肢呈镰刀形,长而有力,上有非常锋利的尖刺,捕食时能牢牢抓住猎物。口器强而有力,能轻易咬破并咀嚼猎物。消化系统强力,能够完全吞食消化猎物(包括昆虫坚固的外骨骼)(这样的肉食性昆虫属于少数)。

螳螂体型修长,通常扁平。头部呈三角形,可自由转动。复眼突出,单眼通常有3个。触角长、呈丝状,由多个节构成。前胸长,可自由转动,有些个体往两侧扩展

昆虫记螳螂捕食的特点

螳螂是一种善于埋伏的昆虫,极其具有耐心,它能够纹丝不动地潜伏着,等待那些粗心的猎物进入其捕食圈。

等待时,螳螂最典型的姿势是一对前腿举起,模样看上去像是在做祷告。它的前腿是用来抓捕猎物的,腿缘有锯刺,腿的各段连接自如,捕猎时互相配合,动作极快,令人目不暇接。

如果觉得《昆虫记螳螂捕食的特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