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孟浩然夜过鹿门寺

2023-07-05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孟浩然写夜过鹿门寺的诗是《夜归鹿门山歌》。

《夜归鹿门山歌》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整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鹿门清幽的景色,表现诗人恬静的心境,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

这首诗笔法顺畅,语调平和,语言质朴,结构自然,笔墨省净,点染疏豁,情感真挚。

孟浩然夜过鹿门寺

孟浩然有诗《夜归鹿门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唯有/幽人/独来去。

此诗写作背景: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据《襄阳记》载:“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庙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后以庙名为山名,并为地名也。”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此诗当作于作者四十岁后隐居鹿门时,所以题曰“夜归鹿门”。

如果觉得《孟浩然夜过鹿门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