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周敦颐 的人生态度和性格特点

2023-07-05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0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后人称濂溪先生,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他不仅是宋代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而且毕生都在自觉躬身笃行儒家的价值理想和道德人格,以其卓越的君子风范为后人所景仰。在他的文学名篇《爱莲说》中,周敦颐以莲花自喻,展现了对莲花所象征的君子德行和理想境界的追求,成就了莲花的君子意象。

在现实生活中,周敦颐虽淡泊名利、安于清贫,但对待亲朋旧交却极讲道义,常常倾力相助。在郴县为官时,知州李初平去世,留下幼子,他毫不犹豫地“为护其丧归葬之,往来经纪其家,始终不懈”。对他的品行,熟悉他的官僚士大夫们无不交口称赞。苏轼赞颂他:“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黄庭坚称赞他:“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

周敦颐和他的《爱莲说》为后世树立了君子的品格意向。像君子般圣洁的莲花常开不败,如莲花般高贵的君子之风亘古弥新,业已成为一种道德流传、官德示范、文化延续,渗透到了中华民族血脉里,代代相传,烛照未来。

周敦颐,的人生态度和性格特点

周敦颐是一个为官正直、不媚权贵、明断狱案、胸怀洒落的典型士大夫形象。他断案如神,老吏不如他主持公道,不惜丢掉乌纱帽他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他不辞劳苦,勤政为民,巡视不避险远。他就像自己所写的《爱莲说》中的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品行高洁,孤傲不群。难怪黄庭坚如是评价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周敦颐,的人生态度和性格特点

周敦颐(1017~1073年)哲学家、文学家,宋代理学创始人。字茂书,原名敦实,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曾任大理寺丞、太子中舍鉴书等职。熙宁中,知郴州(今湖南郴州)后为广东转运判官晚年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

1072年,周敦颐辞官在江西庐山莲花峰下创办濂溪书院,定居讲学。他将门前的小溪命名为家乡的“濂溪”,其居室为“濓溪书堂”,后人遂称其为濓溪先生。

周敦颐以莲花之高洁寄托自己的心志。

1073年6月病逝于庐山濂溪书堂,终年五十七岁。

(2)、博学力行

周敦颐一生为人为官正直坦诚、清廉,光明磊落。性情朴实,襟怀淡泊,洁身自好,鄙视世俗。

“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之莲花。信古好义,志趣高远,博学力行。

他据宋初道士陈搏的《无极图》,著《太极图说》,认为“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无极”是宇宙万物最根本的范畴又有“人极” ,即“诚”,“诚者,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如果觉得《周敦颐 的人生态度和性格特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