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喀斯特地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023-07-06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喀斯特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它有地表及地下两层空间,即是双层四维的动态系统。物质,特别是生命元素绝大多数被贮集在无机物中,并以自然过程为其主要循环途径。

第一是土壤的缺乏,营养元素由贮藏库向活性库转化的量少,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低,食物链中的能流值低,环境承载容量小。人口猛增,滥用资源,使喀斯特环境严重恶化,濒于崩溃,必须拯救这种生境,使人一喀斯特环境和谐发展,良性演替。首先喀斯特环境的承载容量小。作为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环境资源,表现在水、土、空气。喀斯特地区的贵州高原,土地资源质量较低,耕地贫缺,成土速度极缓慢,土壤侵蚀严重,地力下降。水资源分布极不均一,地表大多呈“喀斯特干旱”。两者严重束缚农业生产,即提供的食物较少,养活的人口有限。

第二是物质循环和能流较弱,植物生长量偏低。人为加快它们转化和传递,往往易顾此失彼,破坏生态系平衡,难以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动态平衡。

第三是“人与喀斯特环境”系统。自然环境的缩小,人工环境的扩展,两者交织形成一种混合环境,在喀斯特区内形成“人与喀斯特环境”系统。人口猛增、工业化的某种不当,城市不断扩大,滥用资源,引起该系统的混沌(恶化)。近200年来的贵州人口增加21倍。近几十年来森林覆盖率从1949年的30%下降到1984年的12.6%。人口俱增破坏森林、引起水土流失,产生岩漠化,直接经济损失将以万元为单位计算,局部已失去生存条件。人为活动不当的结果造成生境恶化。表现在土壤侵蚀、自然灾害频度强度增大、工业化城市化过度、喀斯特水易污染难治理的方面。喀斯特环境较非喀斯特环境更加脆弱。

如果觉得《喀斯特地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