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古代公婆的官称

2023-07-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对丈夫之父,古称为“舅”,也称为“公”、“公公”。丈夫之母,古称为“姑”,或叫严姑,慈姑等。中国人自古以来讲孝心,丈夫的父母亲很受小辈的尊敬,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美德,一直到现在,凡不孝顺父亲的都得不到别人的支持,有句话说得好:万事孝为先,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古代公婆的官称

公:也称公公,对丈夫之父,古称为“舅”,也称为“公”、“公公

”。这些称呼正是今天称丈夫之父为“公”、“公公”、“老人公”的前身。

婆:也称婆婆,对丈夫之母,古称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严姑”、“慈姑”、“阿姑”等。后又称“婆”、“婆婆”。

古代公婆的官称

在一些诗词里,我们经常会发现“舅姑” 这样的称呼,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 前拜舅姑”等。现代人结婚,媳妇要拜见公 婆,古代为何要拜见“舅姑”呢,古代的 “舅姑”指的是谁呢在文学典籍中,我们会发现,古代人所 称的“舅姑”指代的是公婆。

早在战国时 期,《尔雅•释亲》中就对这一称呼有所记 载。 书中说: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 曰姑。”出嫁之前,父母不仅要教女儿为人 妇之道,还要叮咛女儿,在姑舅面前要小心 谨慎。

如此看来,“舅姑”似乎是女方对男方的 父母的专有称呼。其实不是这样。据《礼 iii•坊记》说:“昏礼,婿亲迎,见于舅姑。 與姑承子以授婿。”这说明,男方到女方家里 迎亲,见到女方父母,叫的也是“舅姑”。

  看 来,“舅姑”可以指代公公、婆婆,也可以指 称岳父、岳母。

如果觉得《古代公婆的官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