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三国包含成汉内乱吗

2023-07-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5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不包含,蜀汉灭亡之后,才有成汉内乱,成汉属于东晋十六国之一。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这一年,伴随着后主刘禅的投降,蜀汉正式灭亡。在蜀汉灭亡后,西晋在公元280年消灭东吴,得以一统天下。不过,在八王之乱后,诸侯割据的局面再次出现。而就本文所要说的成汉,正是始于西晋末年的割据势力。对于成汉来说,和蜀汉一样,都割据于巴蜀之地。并且,成汉也存在了40多年,这和蜀汉的国祚比较一致。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的成汉。

首先,成汉(304年~349年)是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末年,益州蜀郡的巴氐族将领李特起兵反晋。公元297年,李特率领大军南下汉中。公元302年,李特自称为使持节、大都督、镇北大将军。第二年(303年),李特率军攻打成都,益州刺史罗尚拒守。对此,在笔者看来,如同东汉末年的益州之战,李特想要攻占成都,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益州之战中,刘备损失了庞统等将领,这才攻占成都,夺取了益州之地。而就李特来说,则在攻打成都的过程中阵亡。

在李特阵亡后,其弟李流继续率军作战。到了公元304年,李流病逝,由李特之子李雄接任首领,同年李雄攻下成都,公元304年十月自封为成都王。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公元304年,可以视为成汉势力的正式建立了,也即此时的李雄已经称王了。在称王之后,李雄任命叔父李骧为太傅,兄长李始为太保,折冲将军李离为太尉,建威将军李云为司徒,翊军将军李璜为司空,材官李国为太宰,其余的人委任各自不同。追尊他的曾祖父李武为巴郡桓公,祖父李慕为陇西襄王,父亲李特为成都景王,母亲罗氏为王太后。

在古代历史上,设置百官,追封自己的先人,可以视为成为一方诸侯的重要标志。到了公元306年,也即称王的两年后,李雄在成都正式登基称帝国号“成”,史称成汉(后来国号改为汉)。在李雄登基称帝的时候,虽然西晋还没有正式灭亡。不过,此时的西晋可谓内忧外患,自然拿成汉没有办法了。

公元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公元316年长安失守,西晋灭亡。建兴五年(317年)三月,琅琊王司马睿于建康称晋王,建元建武,史称“东晋”。 玉衡十四年(324年),李雄打算立兄李荡之子李班为太子。李雄有十多个儿子,群臣都想立李雄的儿子。李雄不听从,终于立了李班。对此,在笔者看来,李雄的这一选择,无疑为成汉之后的内乱埋下了祸根。毕竟,李雄的几个儿子,也都对皇帝之位觊觎已久。现在,李雄却选择册立自己兄长的儿子当太子,这显然会让朝廷内部派系林立,争斗不已。

玉衡二十一年(331年)七月,李寿进攻阴平、武都,氐王杨难敌投降。玉衡二十三年(333年),李雄派李寿进攻朱提,任命费黑、仰攀为先锋,又派镇南将军任回征伐木落,分散宁州的援兵。宁州刺史尹奉投降,于是占有南中地区。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夺取南中地区后,成汉的疆域和当初的蜀汉逐渐一致。在占据南中后,李雄于玉衡二十四年(334年)病逝,时年六十一岁,在位三十一年。谥号武皇帝,庙号太宗,葬于安都陵。

玉衡二十四年(334年)六月二十五日,李雄去世,李班即位。任命堂叔建宁王李寿为录尚书事,来辅佐朝政。前面已经说过,李班不是李雄的儿子。所以,等到他即位之后,李雄的儿子李越就非常不服气。玉衡二十四年(334年)十月,李班因为夜晚去哭灵,李越在殡宫杀了李班,时年四十七岁,李班共在位一年,于是群臣立李雄的儿子李期继位。

李期在位时期,任用庸臣,这导致成汉江河日下。玉恒四年(338年),李期被堂叔李寿废为邛都县公,幽禁别宫,不久李期自缢而死,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幽。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几年时间内,成汉的两位皇帝先后被杀,这可以说加剧了成汉的内乱,推动成汉走向了灭亡。

如果觉得《三国包含成汉内乱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