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电位移矢量物理意义

2023-07-12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 分钟。

电位移矢量: 通俗地理解就是,(比如电容极板上)电荷的积聚。矢量(方向性)来源于正负电荷。这点可以从高斯定理那个公式去理解。

而电荷的积聚跟由位移电流有关。位移电流可以通俗地理解为: 电子只是(只能)在电路中流过(位移)了部分距离就停下来的电流 。比如向一个电容充电时的电流就是位移电流 电子流到极板就走不过去了 只能积聚在极板上 但是充电过程中你还是能测出电流。测量电阻很大或者有电容的器件时有充放电效应。

电位移矢量(电荷积聚)体现为极板间电场大小(电场线密度)和介质极化强度(偶极子们的极化程度)。这就是D≡eE+P那个公式。

电位移矢量物理意义

电位移矢量是在讨论静电场中存在电介质的情况下,电荷分布和电场强度的关系时引入的辅助矢量。即是一个用以描述电场的辅助物理量,用符号D表示。它的定义式为:D=ε0E+P

式中E是电场强度,P是极化强度,ε0是真空介电常数。D的单位是C/m²。对线性各向同性的电介质有D=εE,ε是电介质的绝对介电常数。电位移矢量又叫电感应强度矢量。

如果觉得《电位移矢量物理意义》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