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电镀绞刀的加工方法

2023-07-16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7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一、为了实现镀层脱模,先在胎具内孔镀一层低熔点金属锡,脱模时加热,让锡熔化,便可以使胎具和镀层分离。在能满足顺利脱模要求前提下该镀层尽量薄,以保证铰刀始终的尺寸和形状精度。酸性光亮镀锡溶液阴极电流效率高,沉积速度快,整平性能好,故采用之。

二、上砂。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金刚石颗粒均匀、单层、较牢固的以孔壁为基准排列好。由于是在内孔进行金刚石颗粒的复合电镀,所以采用埋砂法。

上砂镀层用金属锡,这样可不用更换镀液和进行清洗。另外,用锡镀层上砂对后面的脱模非常有利。该层金属在开刃阶段还要去掉,所以镀层质量对于刀具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

三、卸砂。上砂完成后,要把胎具孔中多余的砂子去掉。一是为了节省金刚砂,同时也是为了利于后面进一步电镀加厚。之后要更换镀液,彻底清洗电镀装置。

四、初步加厚。为了让金刚石颗粒牢固地被镀层金属包裹,应在前面镀层的基础上进行加厚。镀层的厚度取决于金刚石颗粒的大小,以把金刚石颗粒全部包裹起来为准。铰刀工作时,该层金属是刀具的工作层,其物理机械性能及与金刚石颗粒的融合程度对刀具的使用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和镍镀层相比,镍钴合金具有良好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且硫酸盐溶液中镀出的含钴30%的合金,是硬度*高的镍钴合金(41~42HRC),所以用它作为铰刀的工作层对提高铰刀的使用性能有利。

五、进一步加厚。为了保证镀层和刀杆的连接质量,镀层还应进一步加厚约08~1mm。这个阶段的镀层对耐磨性、硬度要求降低,而更希望减小应力、提高延展性、提高沉积速度。

由于前一步的加厚镀液对本工序的电镀液没有不良影响,所以更换镀液后不用清洗系统。当镀层厚度达到要求后,便可关闭直流电源,卸下胎具,并进行清洗。至此,整个电镀工艺过程便告结束。

如果觉得《电镀绞刀的加工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