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art deco的本质与基础

2023-07-18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7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Art Deco这个词诞生于1925年的巴黎世博会,当其在1920年代初成为欧洲主要的艺术风格时并未在美国流行,快到现代主义流行的1930年代前才在美国流行,但直到1960年代才被广泛使用。

Art Deco演变自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当时的Art Nouveau是资产阶级(有钱的壕)追求(炫富)感性与异文化图案的有机线条(华丽丽)的风格。

Art Deco则结合了因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以较机械式的、几何的、纯綷装饰的线条来表现,如扇形辐射状的太阳光、齿轮或流线型线条、对称简洁的几何构图等等,并使用明亮且对比强烈的颜色。

同时,随着欧美帝国资本主义向外扩张,远东、中东、希腊、罗马、埃及与玛雅等古老文化的物品或图腾,也都成了Art Deco装饰的素材来源。这种最早出现在法国博览会临时展示馆,看似既传统又创新的建筑风格,结合了钢骨与钢筋混凝土营建技术的发展,让象征着资本主义(高大上)的摩天大楼成为可能,并且于资本主义中心国家的大城市里得到了实践场域。

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克莱斯勒大楼(Chrysler Building)与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其共同的特色是有着丰富的线条装饰与逐层退缩结构的轮廓。

除了这些举世闻名的建筑物外,在美国的其它类型的建筑物,无论是私人或公共建筑、纪念性或地域性,都可以看见Art Deco的影响(美国成为壕的国度,有钱却没历史,大量壕的本家都是欧洲),但是并没有很持久,在美国的建筑学教科书中也仅一笔带过,同时期的芝加哥学派则被作为建筑历史中的重要篇章。

随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受到现代艺术运动以及新建筑运动的影响发展起来,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民主主义色彩,强调机械美、功能美、主张理性化的设计,主张简洁、实用,否定装饰的作用,把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对立起来,从而发展出与以前不同的设计风格。(DIAO丝的逆袭)

如果觉得《art deco的本质与基础》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