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甘肃话和陕西话有什么区别_

2023-07-23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9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陕西与甘肃地域相连,历史上曾经同属一省。陕西关中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内部词汇一致性很高。甘肃省境内分布有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其中西南官话只有陇南文县的两个方言岛。甘肃方言内部词汇一致性不太强,其东部和南部的庆阳、平凉、天水、陇南4地市毗邻关中、陕南,词汇上除与甘肃核心地区具有一致性外,与关中方言也有相同之处,表现出鲜明的过渡性特征。关中与甘肃方言词汇既有共性又各有自身特点,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往往也是西北方言的共性。比如“稻”字,李肇《唐国史补》记载:“今……关中人呼‘稻’为‘讨’。”今关中、甘肃话乃至许多西北方言中,稻仍然与“讨”同音,与“道”不同音。

关中和甘肃方言拥有一批相同的常用词,例如:先(去声)后(妯娌)、啬皮(吝啬鬼)、颔水(口水)、恶水(泔水)、调和(作料)、碎(小)、烧(烫)、端(直)、言喘(吭声)、明(亮)。有些常用词的说法关中、甘肃不同,具有鲜明的地域差异,其中不乏各自的特征性词语。同时两地共有一定数量的古语词,其中部分为西北方言常用的词语。例如:阿家(婆婆)、阿公(公公)、牛(公牛种牛)、鸱鸮子(猫头鹰)、黡子(痣)、垢圿(身上的污垢)、嫽(好)、咥(猛吃)、噆(蚊虫等叮咬)、下世(一般指老人死亡)、巇乎(差点儿险些)。

畜禽性别词的多样性也是西北方言的一个共性特征。关中、甘肃方言除用区别词“公、母”外,更常用其他词语标示畜禽的性别,例如:骚马(公马)、牙猪(公猪)、儿骡(公骡子)、草狗(母狗)、女猫(母猫)。每个区别词的使用对象是固定的,不能泛化。

关中话拥有丰富的使感词。这类词由动词、形容词词根加上准后缀“人”构成,通常表示因外界刺激所导致的某种不舒服的感觉。例如:咬人(发痒的感觉)、烧人(因温度高而产生的不舒服感)、难受人(身体或心理上产生的痛苦感)、可怜人(让人觉得可怜)。甘肃话中使感词很少。

甘肃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给甘肃话带来了一定数量的借词,以临夏话为例,如:擦瓦(青稞酒,藏语)、多罗(头,蒙古语)、多斯提(朋友,波斯语)、干散(精干、漂亮,撒拉语)。

甘肃话和陕西话有什么区别_

甘肃和陕西相邻,甘肃东边说话和陕西话相近。但是有个问题是,甘肃人可以完全听懂陕西话,但是陕西人并不能全部听懂甘肃话。我和我同学就这样,比较生活话的词有差异,调子偏一小点儿陕北腔。

如果觉得《甘肃话和陕西话有什么区别_》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