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祭火的意思

2023-07-26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祭火,也叫“祭灶”。蒙古族的一种古老传统习俗。

中文名

祭火

所属民族

蒙古族

蒙古民族最古老的祭把活动之一。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普通农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贵族和台吉则在腊月二十四。有个别地方在秋季祭火,在婚礼上还要祭火。不同于汉族的祭灶。蒙古民族,认为火是纯洁的象征和神灵的化身,灶火是民族、部落和家庭的保护神,可赐予人们幸福和财富,也是人丁兴旺、传宗接代的源泉。古代蒙古族萨满教巫师认为火与火神可以驱逐各种妖魔与邪恶,医治疾病,施恩惠于人类。由此也可以说蒙古民族的祭火是原始宗教信仰的一种遗俗。

祭火,也叫“祭灶”。蒙古族的一种古老传统习俗。因为蒙古人特别崇敬火神,认为炉灶是火神所在地,是家道或家族兴旺的象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明。所以不准往灶口倒水,不能用利铁器捅火,不往火中吐痰,不准焚烧污秽的东西,忌讳用脚蹬在锅灶或在火上烤脚。平时蒙古包和房屋里的炉灶,火盆和篝火堆等,都被视为火神而加以崇拜,每逢年节、迁居或婚礼时,都要举行祭祀。各地形式略有差异。一般是将牛羊肉、奶酒、黄油、奶食品等投入火中或供在炉灶旁进行祷告,吟诵祭火祝辞或请喇嘛念经。

蒙古人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祭祀火神。但邻里间组成“一火”外出时,须选一长者为“火头儿”,大家听从他的指挥。从事农业生产的蒙古人,也要几户组成“一火”,结伴为“同墒种地,共灶敬神”的集体,从事生产活动。

如果觉得《祭火的意思》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