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燕国典故

2023-07-26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2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一说到春秋战国的燕国,绝大多数人只会想到有个战国七雄的燕国,实力不咋地,最高光的时候是拜名将乐毅为帅发动五国伐齐,攻占齐国70余座城池,差点就灭掉了齐国。最后的绝唱是燕太子丹派荆轲行刺秦王嬴政失败,秦国大军灭燕。

本文所讲的并不是这个当初由周武王弟弟召公受封建立的姬姓燕(匽)国,说的是一个姞姓诸侯国,历史比姬姓燕国还要早,位置比姬姓燕国靠南,故称南燕国。

其位置在河内的今延津县胙城乡一带,在古代时,位于黄河南岸。

《汉书·地理志》记载,“南燕国,姞姓,黄帝后。”

姞姓是黄帝之后,据说始祖是伯鯈。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黄帝有二十五子,其中十四子,为黄帝的十二个妻妾所生,因此来自十二姓,其中,黄帝之子伯翛(SHU,一声),来自姞姓,封于燕国,即南燕。

这个黄帝后人所建立的南燕国地位低微,爵位不详,反正司马迁的《史记》里就没写这个国家。不,其实写了,因为太史公把这个南燕国的事跟姬姓燕国搞混了。三国蜀汉史学家谯周在《古史考》予以纠正。

今天要从史料里找寻这个南燕国的蛛丝马迹,得从《左传》入手。

在《左传》里,“燕”这个字代表的就是南燕国,而姬姓燕国则多称北燕(匽)。但是,在《左传》里,提到南燕国的地方也不多。

四月,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卫人以燕师伐郑。郑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六月,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君子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左传·隐公五年》

秋,五大夫奉子颓以伐王,不克,出奔温。苏子奉子颓以奔卫。卫师、燕师伐周。——《左传·庄公十九年》

燕国典故

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国国君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于是,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的。

后来有个智者郭隗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一国君愿意出千两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然而时间过去了三年,始终没有买到,又过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匹千里马,当国君派手下带着大量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的时候,马已经死了。派去买马的人用五百两黄金买了千里马的马骨。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这么多钱弄一匹死马的骨头来呢”

国君的手下说:“你舍得花五百两黄金买死马骨,更何况活马呢我们这一举动必然会引来天下人为你提供活马。”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又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的。”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接着,燕昭王又兴兵报仇,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

如果觉得《燕国典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