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古文中过有哪些意思

2023-07-28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 分钟。

古文中过的意思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卧切,戈去声。【玉篇】度也,越也。【正韵】超也。【易·繫辞】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礼·檀弓】过之者,俯而就之。【史记·贾生传】自以爲过之,今不及也。

又过失也。【书·大禹谟】宥过无大。【注】过者,不识而误犯也。【前汉·文帝纪】俱去细过,偕归大道。

又罪愆也。【周礼·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诛,以驭其过。

又责也。【史记·项羽纪】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又卦名。易大过,小过。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禾切,音戈。【广韵】经也。【书·禹贡】东过洛汭,北过洚水。

又过所也。【释名】过所至关津以示也。或曰传转也,转移所在,识以爲信。

又国名。【左传·襄四年】处浇于过。【注】过,国名。东莱掖县有过鄕。

又㵎名。【诗·大雅】溯其过㵎。

又姓。【后汉·刘陶传】过晏之徒。【注】过,姓,过国之后。【正韵】经过之过,平声。超过、过失之过,去声。

说文解字

度也。从辵呙声。古禾切。

说文解字注

度也。引伸爲有过之过。释言:邮,过也。谓邮亭是人所过,愆邮是人之过,皆是。分别平去声者,俗说也。从辵呙声。古禾切。十七部。

如果觉得《古文中过有哪些意思》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