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到底什么是“无效治疗” 医生:不少手术没必要做(也没必要吃药)

2023-07-0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健康有知识#

导语:

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身体出现了毛病,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大家都会到医院里面检查。因为我们没有专业的知识,所以对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法通常都非常信任。然而,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无效治疗”情况,所谓的无效治疗,是指医生推荐的某些治疗方法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做了也没什么效果。

到底什么是“无效治疗”?医生:不少手术没必要做,也没必要吃药

有一位75岁的女士在网络上分享了她的“无效治疗”经历,2018年的时候,刘女士打算到医院里面拔牙,在拔牙之前先进行了检查,做了心电图检查之后,医生告诉刘女士,她有t波倒置的情况。

接着医生建议刘女士进行心内科检查,在这项检查里,医生表示刘女士的心颤异常,着急的刘女士赶紧在医生的安排下做了射频消融手术。

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2020年刘女士到医院复查,没想到医生又建议刘女士做了一个左心耳封堵术。过了几个月刘女士发现自己的左胸部疼痛,赶紧来到医院检查。

一开始医生说刘女士是出现了冠心病,但在检查以后并没有这种情况,后来医生又说是心衰竭,并建议刘女士服用呋塞米和螺内酯,可惜都没什么效果。

从这一整个经历看下来,刘女士很有可能是被“无效治疗”了,胡大一教授看到了刘女士的经历之后,也表示这原本只是一个小问题。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刘女士的牙齿问题,接着再服用相关的药物来稳定血压。

一开始就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检查,不仅没有起到治疗效果,原本的病情反而耽误了。这种无效治疗的情况在生活当中的确存在,有时候某些手术根本没有必要做。

上海交通大学的卫生经济学家马教授对无效治疗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上海的各大医院里面,或多或少都存在无效治疗。

很多三甲医院的无效住院概率达到14.62%,除了无效住院率,还有无效住院日,有些疾病没有必要在医院里面呆太长的时间,无效住院日的概率是24.88%。

这只是上海各医院的情况,除了这座城市,其他地方同样存在无效治疗的情况,其中还包括了无效的医疗费用。对此马教授表示:“现实中的无效医疗情况越来越普遍,这对于患者来说极为不利”。

患者来医院接受治疗,目的就是为了治好自己的疾病,然而经过了一系列的无效治疗,不仅没有起到治病的效果,甚至会降低治愈的概率,加大患者的负担。

结语:

无效治疗对于医院的资源也是一种浪费,它会给病人的治疗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加大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也没有办法让治疗的效果最大化。对于这种情况,急需医院做出调整,把医疗价值发挥到最大。

如果觉得《到底什么是“无效治疗” 医生:不少手术没必要做(也没必要吃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