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慈禧到底有多奢侈 一顿饭上百道菜(衣服八万多件 首饰三千多盒)

2023-07-01 分类:养生资讯

最近有一本书,叫做《宫女谈往录》,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对奢侈这个词的认知。这是一本比野史有料、比信史有趣的宫女回忆录,它出版于1992年,讲述者是一个13岁进宫的宫女荣儿,她在紫禁城中工作了8年,服侍的主子正是——慈禧太后。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本书,看看慈禧太后究竟有多奢侈。

住在储秀宫

储秀宫是慈禧晚年的一处起居所/光绪九年时,为了庆祝慈禧五十岁的生日,而重施彩叠、重挂联匾、重新装修。

在《宫女谈往录》一书中,是这样描述储秀宫的格局:“储秀宫是五间的结构,分为三明两暗,三个明间是老太后燕居的地方。正中间的一间,设有正坐,是为了接受朝拜用的。储秀宫内正间跟卧室连接,等于是卧室的外间,经常放些卧室用的零碎物件,如油布、水壶之类。”

走进殿内,正中设着地屏宝座,后面安放着5扇紫檀嵌寿字镜心屏风,上悬“大圆宝镜”匾。东侧有花梨木雕竹纹裙板玻璃隔扇,西侧有花梨木雕玉兰纹裙板玻璃隔扇,东西两侧碧纱橱上,镶满了大臣们敬绘的字画,几乎都是慈禧最喜爱的兰花、香草、玉兰和竹子。

尽西头的一间,是她的卧室兼化妆室。靠北墙西头有一铺炕,炕上第一层是毡子,上铺三层以黄缎精制的厚褥子,褥单上是绣着金龙和绿云的飞龙,炕上的被褥都是按季节按制度更换的,如冬天要铺三层垫子,夏天铺一层垫子,临窗东南角有一架梳妆台,这是老太后最心爱的东西。

“西面架几的匣子里,盛着老太后心爱的首饰。这屋里跟其他的宫最大的区别,是在老太后睡觉的床头,靠着更衣间北面的扇,是一面透明的大玻璃,老太后睡觉是头朝西的,在炕上一歪身,把帐子一掀,就能洞察到外头的一切,这就是老太后精明的地方,不管任何一点小事,老太后也要心明眼亮。"

西稍间作为暖阁,北面是寝床,床前安有硬木雕子孙万代葫芦床罩,下有垂花楣子;西墙放着黑漆嵌螺钿云龙纹翘头案,墙中间挂着点翠丹凤朝阳三中堂屏,床前东侧墙角处放置着一个黄花梨嵌螺钿盆架。

在礼仪性与实用性的功能分区上,储秀宫内接受朝拜的“正坐”与会客谈话的“炕坐”、独思的“静室”与就寝的“寝殿”是有明显划分的:东次间与东梢间以花梨木透雕缠枝葡萄纹落地罩相隔;西次间与西稍梢间以一道花梨木雕万福万寿纹为边框内镶大玻璃的隔扇相隔。

吃在体和殿

储秀宫原为二进院,清晚期拆除了储秀门及围墙,并将翊坤宫后殿改为穿堂殿,称体和殿,连通储秀宫与翊坤宫,形成相通的四进院落,慈禧就是选择在此进餐。

“体和殿也是五间的结构,和储秀宫是门当户对,东两间连在一起,有两个桌子摆在中间,这是老太后传膳的地方。如果遇到节日,穿堂门一间也摆桌子,叫供膳。

供膳的气派可就大了,太监、宫女们要在宫中摆上三桌同样的菜,分别叫天地人,天一桌摆在最东边,地一桌摆在最西边,人一桌在中间,老太后就坐在这中间的一桌,这表示,除去天地以外,老太后是唯一独尊的人物。

西两间中间有虚扇隔开,这是老太后饭前饭后休息、喝茶、吸烟的地方,冬天地当中摆一个大炭火盆,落地的铜丝罩子,防备炭爆火花崩出来烧了衣服。”

“老太后有个习惯,吃饱了饭就不爱再闻到菜的油腻味,所以饭后经常在西二间来休息。尽西头一间,等于储备室,饭后小解等等都在这里。总之,老太后早点在储秀宫用,中午、晚上两正餐,多在体和殿。说俗一点,体和殿就等于老太后的外书房和餐厅。

荣儿说,宫里的早餐还保留着东北人的习惯,喝茶时要兑奶,叫做奶茶。老太后喜欢喝人奶和牛奶。

奶茶都是储秀宫的小灶供应的,同时寿膳房要敬早膳,有各种粥,如稻米粥,有玉田红稻米、江南的香糯米、薏仁米等,也有八宝莲子粥;有各种的茶汤,如杏仁茶、鲜豆浆、牛骨髓茶汤等。用大提盒盖好,外罩黄云龙套,俗称包袱。

袜子

荣儿说老太后对鞋、袜子是一点儿也不能委屈,稍微不合适就会浑身难受。所以,老太后的袜子必须是那种,纯白的软绸子,但是绸子是没有弹性的,这就需要工匠把袜子做得刚刚好合脚。

这个制作过程中,最困难就是缝合,脚背上的那一条缝合线,必须像脊梁一样的笔直,不松也不紧,要能好符合脚背的形状,否则袜子就容易在脚上滚来滚去,这是老太后绝对不能容忍的。

缝合以后,还要绣上花掩盖这条线,这样一来,一双袜子所花费的工夫就大的去了。但是,无论袜子多么精致,老太后也只穿一次,绝不穿第二次。算起来,每天至少要换一双新的。

宫里最能干的绣工也要七八天才能绣一双,算下来一年要用三千个绣工,来专供老太后穿袜子,再加上采买、原料、工匠的膳食起居生活等等,光袜子一项,老太后一年就需要一万多两银子。

慈禧的鞋就更为讲究了,光鞋跟上面就要镶嵌各种大小不同的珍珠串,这些珍珠先用丝线串好,再嵌到鞋跟上,一只鞋子少的会用到20颗左右,最多的用到了500颗,如果某一双鞋需要扔掉时,上面的珍珠会被拆下来送回制鞋厂,以备下次再用,不过这种情况几乎没有出现过。

一双鞋子从设计到成品,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而一双鞋子的使用寿命往往不超过3天,甚至有的鞋子慈禧看都没有看一眼,就被放进了“鞋库”。鞋库的工人在保存时还会给鞋子编上号,附上设计图纸一起保存,下次慈禧想穿时,他们就能很快找出来。

我们接着看另一个细节,老太后的一件家居用品——官房。

官房

官房就是马桶,荣儿说老太后的官房,那可真真正正地算得上是一件国宝,要是现在都可以拿到万国博览会上去展览。

它是檀香木刻的,整体是一只大壁虎。壁虎的四个爪子稳稳地抓住地面,这是官房的四条腿,身上隐约有鳞片,肚子鼓鼓的,像憋足了劲儿一样,这正好做官房的肚子。尾巴圈起来,成一个8字,正好被设计成后把手。

壁虎头往后扭着,两眼向上注视着骑在背上的人,嘴略略地张开一条缝,缝内恰好可以衔着手纸;两只眼睛镶着红红的宝石,闪亮闪亮的。

慈禧用的手纸也是特制的,先是把一大张白绵纸分开裁好,再轻轻地喷上一点水,把纸喷得发潮发蔫以后,用铜熨斗轻轻地走两遍,随后再裁成长条,垫上湿布,用热熨斗在纸上只要一来一往就做成了。

壁虎的肚子里是极细腻的香木屑,被处理得又松又软,这个松软的程度,必须保证方便出的东西一碰到香木屑,就会立刻被包裹起来,根本看不见任何脏东西,也就更不会有什么难闻的气味了。

说到气味儿,荣儿又补充了一个细节,老太后不喜欢熏香味儿,所以一年四季他们都要用新鲜的水果来熏香宫殿,宫殿里常年放几口大缸,一缸能装几十斤水果,少说一年也要用掉几万斤水果。

荣儿又说,那个大壁虎真是人见人爱的好东西。后来,她还专门打听过这件东西的下落,有老太监说随着太后上东陵了,也有的说,大概是“宾天”了吧。

宾天是清朝的一种风俗,就是皇上、太后、皇后死了以后,遗物要赏赐给皇亲贵族。但是,一百天以内,没有赏赐完的好东西,就必须一把火全部烧掉,这就是宾天。

天价殉葬单

1908年,慈禧太后下葬。过了没几年,民间就开始流传一本笔记,叫做《爱月轩笔记》,笔记中记载,慈禧入棺棺底先铺上金丝宝石被,被子上镶着12604颗大珍珠,85块红蓝宝石,两块祖母绿,203块碧玺、白玉。

再铺上一条绣满荷花的丝绸被,上面镶满了五分重的珍珠2400颗。再上面是一层绣满二分重珍珠的薄被。头部是一个碗口大的翡翠荷叶,脚下是一个面盆大的碧玺莲花等等,各种奇珍异宝数不胜数。

盖在慈禧尸体上的是一条织金的陀尼经被,经被上缀有820粒珍珠,约三米见方,明黄缎底,被面上织有众多佛经、佛像、佛塔、花纹等装饰,既有佛教的神圣,又不失皇室的威严。现代的专家们估计,这条被子需要10个顶尖绣工花10年时间绣成,被子的表面还镶满了820颗珍珠,珍珠上面还有一层用6000颗珍珠串成的网被。

笔记中还说,为了固定躯体,棺内还倒入了红、蓝宝石2200多块和4升珍珠。慈禧太后口中含有一颗巨大的夜明珠,当它被分为两块时,透明无光,合拢成为一个圆珠。仅仅慈禧棺材中的宝藏的价值,在当时,就超过5000万两白银。

时间来到1928年,慈禧太后下葬20年以后。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用炸药炸开了慈禧太后的陵墓,慈禧墓被洗劫一空。

后世的学者统计过,慈禧在世的时候,一天的生活费用大约是4万两白银,老太后60岁过生日花了1000万两银子,修颐和园花了3000万两银子,而组建整个北洋水师,也差不多只花了1000万两银子。

对于慈禧太后的奢侈,网络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这种奢侈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她的奢侈是以整个大清国为代价的,大清国才是她真正的陪葬品。#慈禧#

如果觉得《慈禧到底有多奢侈 一顿饭上百道菜(衣服八万多件 首饰三千多盒)》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