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养殖什么品种的泥鳅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

2023-07-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7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养殖什么品种的泥鳅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

泥鳅有"水中人参"的称号,营养价值颇高,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的喜爱。当下,泥鳅的塘口收购价格在7~11元/斤不等,而一亩泥鳅的产量在2000斤左右,亩产值可以达到14000~22000元之间,可带来很高的养殖效益。

当然了,对于泥鳅养殖户来说,希望自家的泥鳅生长周期短一些,出塘更快,更能受到市场的欢迎。那么,哪一些泥鳅品种更符合养殖户的这些方面的要求呢?

泥鳅的品种在全世界只有10多种,而常见养殖的就要4种,即青鳅、大鳞副泥鳅、中华沙鳅和日本的川崎泥鳅。其中,大鳞副泥鳅和川崎泥鳅都是非常不错的。

大鳞副泥鳅

大鳞副泥鳅属于一个优良品种,具有个体大,生长快等特点。通常情况之下,当年孵化的小苗就可以生长到体长10多厘米,体重在10克以上,是开展人工养殖的首选。那么,大鳞副泥鳅长什么样呢?它整个身体近似圆通形,头比较短,口下位,马蹄形状,鼻口靠近眼,一共有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跟高差不多相等。通常情况之下,选择大鳞副泥鳅种,雌性大鳞副泥鳅体重应该在25克以上,体长在14~18cm,雄性大鳞副泥鳅体重应该在12克以上,体长在10cm以上。

川崎泥鳅

川崎泥鳅,有"泥鳅之王"的称号,是日本水产专家采用亲本繁育而成的一种泥鳅新品种,具有生长快,一年成熟,抗病能力强,易饲养,好管理,投资小,收入高,繁殖力强和卵成活率高等等特点。该泥鳅品种也适合在国内养殖,可引进2~14cm的幼泥鳅,饲养一个月可以生长出7cm,一年之后身体可长到15~20cm,而且体宽,肉厚,体重可达到40~50克。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如果觉得《养殖什么品种的泥鳅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