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少林将军”许世友 一身功夫能杀匪灭敌(竟打不过这些人)

2023-07-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52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许世友上将)

许世友将军大家都不陌生,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自参加革命以来,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几十年,战功赫赫,毛主席都对他有很高的评价。

他是一名武将,靠一身武功及过人的胆识,为国家打下了一片天地,被战友们称呼为“少林将军”“大刀团长”,那么许将军的武功是不是真的特别高呢?

八岁少林寺学艺,最终打出师门

许世友将军原名许仕友,1905年出身于河南一个贫困家庭,说起他的名字还和毛主席有点关系。

一次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问起他的名字,他说他原名叫许仕友,“仕”是文官,后来参军后他就把“仕”改为了士兵的“士”,符合他当一名红军战士的意义。

毛泽东听完说:“把“士”改为世界的“世”吧,寓意要放眼世界,不止局限中国。”许世友便又改为“世友”,世界之友......

(许世友和毛泽东)

许世友8岁时遇见一位云游的高僧,他便跟着上了少林寺,一是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其次也是因为喜欢学武,他憧憬着他的学武之路,殊不知入了佛门,便要受戒。

但许世友只想学武并不想出家,他还有母亲需要照顾。少林师傅一听:既然不出家,那也不能学武功。于是让他在少林寺干起了杂役,脏活累活什么都干,就是不能学武功。

热爱功夫的他并没有放弃,一边干活一边偷偷看师傅们练功,晚上别人都睡了他便起来偷偷练习,他悟性高又刻苦,三年下来,竟比那些天天跟着师傅学的少林弟子功夫都好。

师傅见他是个练武的苗子,便把他收到自己门下做起了关门弟子,亲自传授。后来每当他回忆起这段时光,就会沉思片刻叹一声:“苦啊!”

每天凌晨,他就要在冰冷的石地上练倒立,而且不能有一点晃动。师傅不在他也不偷懒,苦练五年后,许世友武功精进,十六岁的他不仅拳脚功夫了得,一把大刀更是被他舞的炉火纯青。

(少林寺)

据说曾经有一伙土匪,大哥叫“周瑞”,以前似乎是少林寺的弟子,学成下山后天天打家劫舍,少林寺对其极其不满。

这天竟要反过来敲诈师门,少林寺历史悠久且是佛门重地,地位是非常崇高的,怎能允许一伙蟊贼在头上动土。

这伙土匪撞开寺门后,除了见到院中站着一个壮实的大汉,并未见其他人,只隐约听见和尚们的诵经声。

周瑞叫嚣着要方丈出来,并把钱拿出来,许和尚冷笑一声:“来少林寺讹钱,我看你们是想去西方极乐世界了”。说罢,舞着他的大刀径直杀进了土匪群,但这些乌合之众岂是许和尚的对手,不一会,哀嚎四起。

周瑞气急败坏,舞刀上去欲和许世友一比高下,毕竟是练家子,还能和许和尚打两个回合,但是不一会,周瑞便命丧许和尚刀下,其他人见状拔腿就跑......

(许世友)

正当许世友武艺精进的时候,家中突然传来了许世友母亲病重的消息,许世友是个大孝子,听到这一消息心急如焚,当即便要回家探母。

但是师傅不愿意:“入了寺门,怎能随便下山,必须遵守寺中规矩。”许世友反驳:“当年自己并未受戒,不能算是少林寺的和尚,也不必遵守这个规矩。”师傅没有办法,让他凭本事打出师门。

师傅故意刁难,想让他知难而退,但许世友担忧母亲,执意下山。凭借高深的武功,许世友一道一道破阵,打过各位高手,成功下山。

回到家乡后,许世友听乡亲们说镇上有一伙土匪为非作歹,势力不小,许和尚便成为了乡亲们自行组织的义勇军的队长,许世友亲自传授他们刀法,让他们日后可以更好地保护乡亲们。

(右为许世友)

土匪头子听说了这件事,便要除掉这支义勇军,八百多名土匪浩浩荡荡的来到村庄,许世友大喊一声:“兄弟们抄家伙”。兄弟们早就斗志昂扬想试试身手了,瞬间和土匪杀作一团。

义勇军越战越勇,土匪越来越少,许世友见状大喊:“不想死的后退,把你们老大让出来”。老大一抬头,瞬间自己成了孤家寡人,还没反应过来,已经命丧许和尚刀下,之后土匪们再也不敢来镇上闹事。

革命战场上的“少林将军”

大革命时期,许世友便参加了农民革命运动,镇压地主、土豪,担任农民自卫队队长。1926年到武汉参加了国民革命军,1927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同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1月参加黄麻起义,任排长,他在军中英勇战斗,身先士卒,参加长征时已担任上师长、军长,他的晋升速度就是他在革命战争中打下的卓越功绩最好的证明。

(许世友和毛主席)

但不管是什么官职,许世友时常是举着一把大刀杀进敌军阵营,从不喜欢躲在后面指挥,在他参加革命的这些年,凭借一身奇功,创下无数功绩,他的大刀纯钢制造,被他砍的刀刃都卷了......

许世友将军的功夫在军中也被人熟知,很多人听说他在少林学过功夫,都十分好奇,一次大家让许世友展现一下自己的功夫,他便让大家关灯,两秒之后开灯就成。

两秒之后灯开了,却没有见到许世友,正当大家困惑时,头顶传来回应,许世友将军两秒就悄无声息地跳上房梁,可见没有一定的功夫肯定是做不到的。

1936年,许世友带领的骑兵师,来到四川的党岭山下,在前有大山阻隔,后有追兵的形势下,发生了这样一个小插曲......

(红军长征路过四川)

党岭山上有个少数民族村子叫云雾寨,寨内有众多善于骑射的勇士,寨主也是智勇双全,但由于听信国民党的造谣,他们误以为红军是来抢夺地盘的,便要摆擂台一较高低。

云雾寨是红军北上必经之路,必须要以最妥善的方式跨过这道坎,徐向前下发指示:可以通过打擂台让少数民族了解红军,务必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许世友连夜挑选了12个功底较好的人,第二天便上了云雾寨。

然而,在一次次的对阵中,将士们一个个败下阵来,到傍晚时分,通信员传来刘湘大军在全力追袭红军的消息,许世友心急如焚,如果明天过不了党岭山,就可能全军覆没,必须迅速拿下擂台。

他跳上擂台,两人各自使出全力,几十个回合之后,依旧是不分上下,许世友故意露出破绽,引得寨主向他攻击,他趁着这个机会反击把寨主高举过头顶,旋了十多圈,寨主大惊失色。

(许世友)

但是许世友没有把他扔下擂台,只是轻轻放下,并抱拳致歉,寨主佩服许世友的武功,更钦佩他的武德,当场摆酒宴请,与红军结交,并在第二天一大早就亲自送红军过了党岭山。

他还曾在抗日战争中单刀劈杀了日本大佐,事情发生在1938年,全体将士们正潜伏在青峰山上,等待时机消灭进犯之敌,忽然几个侦察兵前来报告:“日本大佐率领百余名日本军和千余名日伪军向着个方向扫荡。”

“继续侦查,有新情况随时汇报”,许世友说完向旅长陈赓汇报:日伪军进犯,青峰山腰部一无名峡谷是其必经之路,你看怎么办?”

陈赓看了一眼作战地图,沉思片刻:“坚决吃掉它!”语气不容置疑,接着两位将军决定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战士们各赴其位,战前准备工作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

日本大佐举着望远镜,腰上别着一米多长的东洋刀,看到我军只有寥寥数人,奸诈一笑,拔出长刀,指挥日军前进,日军蜂拥而上,唯恐丢掉这个立功机会,我军见敌人上钩,交替后撤,把敌人累得气喘吁吁。

(红军作战)

夜幕时分,日本大佐不见我军将士踪影,恼羞成怒,便按原计划进军峡谷,意图对我军进行缴杀,陈赓旅长见敌人已上钩,当即响枪命令:“给我狠狠地打。”同时许世友也下达战斗指令,敌人在慌乱之中东藏西躲。

大佐见伤亡大半,随即稳了稳心神,集结残余部队,意图从南突围,许世友识破他的诡计,他取过步枪上了刺刀,高喊:“冲啊”,全军将士纷纷上刺刀,与敌人展开了肉搏。

见战局紧张,许世友甩掉上衣,咆哮一声,提着一把大刀直逼日本大佐,大佐已然输红了眼,手握东洋刀,向许世友杀了过来,紧急之下,许世友一个转身,把日本大佐踢倒在地,手起刀落,日军在首领的阵亡下纷纷投降,结束了这场战斗。

许世友将军不畏生死,奋勇杀敌,这种革命精神令人钦佩,他七次参加敢死队,多次担任队长,负伤四次,歼敌无数,毛主席曾评价许世友:“许世友这员武将,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

(许世友和毛泽东)

一身高超功夫竟败给了这些人

虽说许世友将军功夫了得,但也并不是无人能敌。一次聊天中,许世友偶然听说军中有一个从小武功就特别好的人,叫做王震,许世友像是找到了同道中人,当即便提出要和他来一场比武。

王震连连拒绝,怕会对之后两人在军中共事产生影响,但无奈许世友态度坚定,他无法推脱。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仅仅10招,许世友就败了。

但是许世友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哈哈大笑,之后还与王震成为了生死之交,他说虽然自己输了,却是输的十分开心。

除了王震之外,何福圣也是许世友为数不多在武功造诣方面赞口不绝的人,何福圣是一名警卫员,同时也担任红军战士的武术教练。

一次警务员们互相闲聊,就聊到了何福圣的武功,并让他展示展示给大家开开眼,经不住鼓动,他的一番表演赢得了大家的喝彩。

谁知第二天他就听到许世友点名要会会他,何福圣早就听说过许世友的大名,自己只是个警务员怎么能与许世友拳脚相向呢?几经劝说无奈之下还是应战。

这场比试精彩绝伦,十余回合下来,何福圣一直在守,许世友攻势猛烈,何福圣看出他急于求胜的心理,趁着他露出破绽,把许世友掀翻在地。

虽然许世友输了,但他并不觉得“丢脸”,反倒对何福圣十分佩服,并坦言自己不是他的对手。

新中国成立后,有个苏联的“大力士”来访,听说了许世友,便想挑战一下他,许世友是个暴脾气,二话不说,轻松举起了身边三四百斤的石狮子,还走了三圈,苏联顾问看得目瞪口呆。

其实在那个时期,军中会武功的人并不少,许世友将军的武功虽然也是数一数二,但是并不能说是无人能敌......

在开国上将中,会武功的人不在少数。周恩来曾拜当时号称“玉面虎”的韩慕侠为师;朱德从小就练习武艺,还教过学生们武术。

贺龙将军武术超群,他所习拳术,据说可以一个打好几个;出身于武术世家的陈赓将军,自小便随爷爷习武。

还有大将军徐海东、彭德怀、粟裕等等,皆是武艺超群,他们都经武林名家传授,身经百战,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战绩累累。不得不说,能人辈出......

(许世友)

晚年的许世友回归田园生活

1980年代初,许世友当选为中顾委副主任,但是毕竟年纪大了,工作起来也有点吃力,不久许世友便申请退休,说下就下,丝毫没有留恋,退休后的他搬进了南京中山陵,选择安心养老。

他所住的地方是一个二层的小洋楼,比较僻静,几十亩的院子里有个花园,许世友觉得不错,适合养老。

搬进来之后他便把那些花全都撤走了,他是一个糙人,这些雅致的东西他照顾不来,想了想,他觉得自己更适合在这里种些菜,于是草坪就被挖了。

他带领着身边的工作人员在院子里种红薯、小麦、玉米、高粱等,种完了粮食,院子里还有片空地,于是他就改成了猪圈,过去观赏鱼的水池子也被他挖开,改成了真正的鱼塘。

随后他又在旁边简单盖了个警卫楼,可以观察到外边的街道,要是打起仗来,他的这个小楼就可以当碉堡用。他非常满意,有菜园,有猪圈,还有鱼塘,他可以安安稳稳的在这里养老了。

一生忙碌的许世友很喜欢这样的生活,他不用再处理一大堆的文件,每天种种地,他还给身边的人划分了地盘,谁种红薯,谁种玉米......他自己每天主管十几只兔子,成了一个“兔司令”......

虽然回归田园生活,但是他还是会每天关注国家政事,早晨起来听听要闻,新闻联播等,打打拳,上午看看书,钓钓鱼,种菜除草。

午休之后他还要乘坐吉普车进山“颠”一圈,这是他独有的锻炼方式,不颠一颠浑身不舒服,但是自从有一次他听说国家汽油紧张,他便连“颠一颠”都免了。

他的小“村庄”获得了大丰收,他非常高兴,又开始腌咸菜。腌好之后他叫了一群人,当时正值春节,大家做了一桌子好菜,许世友指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俺老许亲手腌的咸菜,又打了个胜仗”。

除了这之外,许世友还有个爱好,便是饮酒作乐,他年轻时就嗜酒,老了也没有减少对酒的热爱,他最爱喝的就是茅台酒。

但是退休后的他已经支付不起茅台酒的价钱了,物价涨了两三倍,他的管理员知道他就好这口,于是给他制作了一种味道不相上下的土茅台酒,用来待客也完全可以。

晚年的许世友身体越来越不如以前了,之后还患上了肝硬化,医生叮嘱他戒酒,他却说不喝酒宁死,医生没办法,只能让旁人监管他少喝。

许世友倒是乐观,生老病死是自己规律,他玩笑道:“可惜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看见下一年的收成......”

许世友评价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的功夫

晚年的许世友并没有减少对武功的热爱,除了会锻炼锻炼身体,他还会看各种功夫片,当时李小龙去世,这个消息几乎人尽皆知,许世友自然也听说了。

他便找来几部他的片子看,他评价李小龙:“有股子狠劲”,但是他特别不喜欢李小龙标志性的尖叫,许是老了听不得这些,也或者是许世友觉得,狠应该是沉默,不是吼。

不过尖叫一方面是为了迷惑对手,一方面也是为了影视效果,他的电影有些是讲述中国人不甘受辱,奋起反抗的故事,这也是触动许世友的地方。

70年代末,成龙搞笑类型的功夫电影席卷热潮,许世友自然对他也有印象,一位秘书说他的功夫是杂耍,不实用,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许世友却说:“还是有点功夫的”。

还有一位功夫巨星,许世友对他是赞不绝口,那便是李连杰,看过他演的《少林寺》之后,许世友就对他有深刻的印象,夸赞他功夫底子不错。许将军虽然身体日渐老化,但是他对武术的热爱一直未曾减退。

时光总是弹指即逝,1985年10月,这颗炙热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许世友将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一生为革命事业奉献的许将军,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

如果觉得《“少林将军”许世友 一身功夫能杀匪灭敌(竟打不过这些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