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民间故事:书生嗜赌 父亲劝儿媳舍夫保子(于是她备酒菜送他上路)

2023-07-03 分类:养生资讯

古时有个书生名叫贺耀堂,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过人,然而勤奋研读却总是名落孙山。

为此他一蹶不振,不再读书,甚至沉迷赌博,成日与村里的赌徒混在一起,无论家人如何规劝都无济于事。

无奈之下,贺父托人给他相了个媳妇蔡氏。蔡氏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贤惠孝顺。

起初,贺耀堂还有所收敛。然而儿子出生后,家人对他约束少了,他又重新进出赌场,终日与赌友酒友待在一起。

一天,贺父对蔡氏说:“之所以给孙子取名贺正,是希望他堂堂正正做人,不要像他父亲那样误入歧途。如今,我打算舍子保孙,你也应该舍夫保子,要不然,我们这个家就真的完了。”

贺父将自己的计划告诉蔡氏,蔡氏虽于心不忍,但已对丈夫彻底绝望,于是同意公公的做法。

当天夜里,贺父让蔡氏准备好丰盛的酒菜,并派人叫贺耀堂回来。

贺耀堂见一桌好酒好菜,以为是庆祝儿子满周岁,没有多想,径直坐下喝起酒来。席间,贺父不断劝酒,让他多喝几杯。

贺耀堂疑惑,平日父亲都劝他不要贪杯,今天是怎么回事,询问之下,贺父叹气说:“吃饱喝足好上路。”

贺耀堂虽有醉意,但还是清醒的,他不明白父亲说的话,贺父呵斥道:“你嗜赌成性,屡教不改,与其等整个家被你败光,全家人被你拖累,倒不如你死去。”

贺耀堂一听,吓得酒全醒了,急忙跪地求父亲饶命,并保证再也不赌了,然而贺父不予理会。

贺耀堂转而抱着蔡氏的腿哀求,然而蔡氏抱着儿子看都不看他一眼,一脚把他踢开,转身离开。

就在这时,贺父命仆人拿布袋套住贺耀堂的头,径直将他带到河边丢进河里。

贺耀堂不知道漂了多远,才被一条过路的船只救起。船家询问他落水的缘由,然而贺耀堂没有说实话,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

贺耀堂知道,是自己的死不悔改才落得如此下场,然而家人的绝情也让他绝望。

他心里默念,原来的贺耀堂已经死了,如今世上只有薛宁。他答谢船家救命之恩,随后独自一人流浪。

薛宁居无定所,一路靠书写为生。两年后,他被一个道长收留,才没有继续漂泊。

道长见薛宁颇有才华,建议他设馆教书。薛宁也厌倦了流浪的日子,于是在道观设馆教书。

经过两年的历练,他成熟了不少,以诚待人,当地人对他称赞不已。

一天,当地的富户李公来到道观,和道长闲聊时提及想招一个上门女婿,无奈始终找不到理想的人选。道长一听,询问李公觉得薛宁如何。

李公见过薛宁,对他的情况也略知一二,加上他是外地人,觉得各方面都符合他的要求,于是请道长帮忙撮合。

道长向薛宁说明后,薛宁也觉得提议不错,便答应下来。

薛宁入赘李家后,与妻子恩爱有加,对岳父母也很孝顺。

一年后,薛宁提出想参加科考,全家都很赞成。薛宁一参加科考就中了举人,而后中进士,被朝廷派往某县任职。

于是,薛宁带着妻子和岳父一同去赴任。

薛宁在官场二十年,为官清廉,政绩显著,他任职的县与家乡相隔几十里,但他从未返乡。

直到卸任准备启程离开,他想了很久,还是打算独自返乡去看看。

薛宁回到自家门口,发现家里十分萧条。他离家二十多年,乡音已改,村民都不认得他。

他自称是贺耀堂的旧相识,邻居告诉他贺耀堂失踪已久,他的父母几年前相继去世,家里只剩下妻子和儿子相依为命。

正说着,蔡氏和贺正从屋里出来,蔡氏十分苍老,贺正已是秀才,但骨瘦如柴,精神不佳。

见状,薛宁不免难过,他以贺耀堂挚友的身份,给贺正一些银子,还请人帮他说媒成亲。

薛宁亲自操办贺正的婚事,全部费用都由他一人承担。

成亲当天,贺正和妻子请薛宁上坐,薛宁毫不推辞,坦然与蔡氏并排坐到父亲的位置,接受新人的叩拜。

礼毕,薛宁拿出银两祝贺新人,随后转身对蔡氏说:“我离开时孩子年幼,自然不认得我。没想到你我两年的结发情,你竟也不认得我,看来你真以为我死了。”

蔡氏大惊,仔细打量薛宁,顿时泪流满面。贺正询问下,薛宁才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他。

家族的一位长者提议,让薛宁带蔡氏和贺正夫妇一同离开,不料薛宁当场拒绝。

“我在邻县为官二十年,即将卸任离开才下决心回来一趟。当年我不听父亲规劝,嗜赌成性,才让父亲毫不留情出此下策。”

“我和蔡氏是结发夫妻,育有一子,然而不管我怎么哀求,她都置之不理,可见她对我的愤恨已断送了夫妻情分。”

“我和现在的妻子十分恩爱,妻子一家人从未过问我不光彩的过去。即便这次我独自出门,甚至从家里拿走一大笔钱,他们从未过问。你们觉得,我带前妻和儿子一同回去,合适吗?”

蔡氏低头不语,贺正痛哭不已。最后,薛宁叮嘱贺正好好孝敬蔡氏,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改编自《民间故事》。关注@心言笑语 一起听故事,悟人生!

如果觉得《民间故事:书生嗜赌 父亲劝儿媳舍夫保子(于是她备酒菜送他上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