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消费升级背景下品牌与消费者关系——农夫山泉营销翻车事件评述

2023-07-0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农夫山泉又上新闻了。

而且在微博热搜、头条热榜等流量平台,热度持续两三天居高不下。

这次不是首富大股东的身家起伏,也不是生产被通报破坏环境等宏大叙事话题,起源仅仅是一款产品广告文案的一句话。

一句营销文案,却酿成了浊浪滔天、沸沸扬扬的局面。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让所有从业者都不能不心生警醒!

农夫山泉的苏打气泡水,共计三款口味,属于饮料类的中端产品,主打健康无糖、清新养生。今年3月底才新鲜出炉,并且线上线下全面铺开,对赛道拥挤的气泡水市场可谓志在必得。

在食品饮料行业消费升级情况下,口味丰富、健康养生等概念操作属于常规操作,差异化经营也是颇显功力。不曾想,智者千虑……

6月26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照片,质疑农夫山泉地推拂晓白桃口味的气泡水时,强调以原产地福岛县作为差异化营销卖点。

接着,百度贴吧、今日头条、微博等社交平台纷纷跟进,质疑和讥讽等情绪发泄接踵而至,如同最近天气里的狂风骤雨。

众所周知,日本菅义伟政府最近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宣布福岛核废水不负责任地向太平洋排放,几乎就在农夫山泉铺开营销的同时!中国舆论对福岛核电站泄漏和后续处理,积聚了满腔怒火。一句文案,就把这个火药桶点燃了!

遇到危机,农夫山泉的公关反应不可谓不快!

先是找到第一个质疑的网友。

但是人家明显不买账。

6月27日中午,农夫山泉作出官方的回应:我们没有进口日本福岛的配料,只是研发创制了类似拂晓白桃风味,与产地没关系。

随后,地方政府的管理部门浙江建德市场监管局也行动起来,证实农夫山泉在当地工厂,没有发现来自日本的原材料。

然而,收效甚微,甚至有可能是雪上加霜。

6月28日周一,据媒体报道,在香港上市的农夫山泉股价大跌,肯定就有这次舆情的影响。

在这次事件中,农夫山泉拿原产地日本福岛县作为营销卖点,却不知道击中消费者痛点的问题,根本不是什么进口原材料,而是从4月开始的福岛核废水排放引起的国际舆论战,引发的中国国民对日本政府的同仇敌忾情绪。

或许,从策划到生产一款产品,并不是短期所为。但是2021年4月份,福岛核废水排放事件引发了国际外交争端和民间舆情勃发,就应当采取断然措施,停止或者暂停这一口味上市,而不是逆风而上,强调“福岛”字样。所以引发的市场和舆情对于“福岛”反弹,全部放大作用到了农夫山泉企业和品牌身上,成了难以承受之重。

在危机产生后,农夫山泉的回应并没有道歉的含义,只有“我以为”的说明推责,而没有照顾消费者“我要我认为”的激愤情绪。从而让这次营销翻车事件,成为了一次企业的负面新闻,事关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公司声誉。

“出来混错了要认,被人打要站好。”这句电影台词说给农夫山泉合适。

错在哪里?

首先,错在对市场不够敏感。现在的年轻消费者,对于价格没有以往敏感,反而愿意为包装颜值、差异化口味、健康养生、IP授权等这类概念性的东西买单。

说白了,没有进口日本福岛县的白桃,是本分。因为早在2012年,中央部委就颁布了法规,自2011年日本福岛县核电站泄漏事件以来,不得从福岛、群马等12县进口农副食品。

这不是“没有任何问题”,而是问题真正的由来——

1、没有违反海关的行政法规,但是官方营销文案明晃晃地拿“原产地”当作卖点,涉嫌“虚假宣传”,违反《广告法》,骑墙作态也欺骗了消费者感情。

2、没有与消费市场产生共情,让公共舆论认为企业没有“同理心”。从而很自然让目标消费者也会划清界限。至于资本市场的反应,只是基本商业逻辑的正常反馈。

其次,明明是国产货,却包装成洋品牌,这在之前的几十年都是屡试不爽的营销妙招。

然而,时代已经发生变化。尤其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国货当自强、国潮当道是目前国内市场的主流,消费升级对应的供给侧改革,就需要从品牌营销和产品升级角度,满足消费者需求。

否则,时代的灰尘落到每个个体身上,就成了一座大山。

比如,同样是气泡水赛道的元气森林,其品牌和包装也是满满的日本风格。然而在宣传产品卖点上,是地标产品岷山的雪山水;在满足消费者方面,开发出包装、口味、容器容量等各不一样的产品,形成了互动。

2020年,阿里巴巴发布的消费者报告,元气森林在618电商节中成为水饮品榜单第一名,销量超过可口可乐、百事、康师傅等一众前辈。

总之,尊重市场、共情消费者,好的产品和品牌,才能在新时代继续长风破浪。

如果觉得《消费升级背景下品牌与消费者关系——农夫山泉营销翻车事件评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