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传承使命守健康 扎根乡村驱病痛——记河南伊川乡村医生(冯政伟)

2023-07-0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通讯员 滢滢)冯政伟,现年48岁,是河南省伊川县鸦岭镇黑羊村乡村医生。黑羊村辖四个自然村,常住居民2785人,位于鸦岭镇最北边,位置偏远、居住分散。出行难、看病难曾经是村民的大问题。从父亲起,全家三代为医,扎根黑羊,坚守着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牢记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秉持着医者仁心、随叫随到、急病人之所急的态度。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数十年如一日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健康咨询和预约转诊服务,受到父老乡亲的爱戴和上级的肯定,做为群众的健康守门人深刻体会到“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

三代传承、扎根乡村,让群众小病不出村

他的父亲冯虎生,从 1970年开始在黑羊村担任村医45 年。印象里父亲在村子里不论走到哪儿,乡亲们都是高接远送的,看见父亲就像见到亲人一样。耳濡目染的他梦想着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医生。2000年卫校毕业,如愿成为黑羊村的乡村医生。当村医的第一天,父亲就语重心长的说:“我老了,你要守着村卫生室,当一个让群众满意的医生,别让乡亲们生了病没处看。”于是他带着父亲的嘱托坚守阵地。后来爱人在他的鼓励下也考取了护士执业证书一起值守。2016年他的儿子考取了执业助理医师证书,成为一家第三代从医坚守者。他真心希望这三代传承被发扬光大!

充实自我、学习提高,提升能力跟进群众需求

做为一名医生,服务能力是第一位的。因此他把“修医术”作为终生的事业。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乡村医生培训,向送医下乡的同行请教。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把空闲时间挤出来“充电”。在他工作、休息的地方医学书籍随手可取,方便学习。常年订阅《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等报刊杂志,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参加网上全科知识培训,关注基层医师公社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提升服务能力。经常带着工作、学习中的疑问请资深专家答疑解惑。坚持每天认真整理诊疗日记,积累临床经验。为了更好服务群众,他始终走在不断学习提高的路上。

“疫”路逆行,勇做“群众健康守门人”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入其来,接到防控指令的他连夜打印《告知单》,带上口罩、酒精等防护用品挨家挨户宣传、排查。他深知疫情防控贵在三早。两天两夜、500多户一户不漏,宣传、告知、讲解防护知识,累到嗓子冒烟、抬不动腿。但是他仍坚持把排查的情况整理及时上报。对村里69名居家隔离对象,建立了防控工作微信群,为每个对象认真建立“四包一”监测台账,做好日常监测、登记,每天两次测体温,生活场所、垃圾严格消毒。由于工作认真、防控到位,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

正医德、重服务、成为群众的医生朋友

“正医德”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作为一名村医,服务的都是农民,对他们而言“人情”是最重要的事。让他们接受、信任,是当好医生的关键。多年来,他始终抱着对病人负责,对生命健康负责、对职业敬畏的态度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能够真正从患者的切身利益考虑,竭力减轻病人负担,一块钱能治好病,绝不让病人花一块一!

近年来,慢性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逐年上升,他始终严格按照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规范,对慢性病患者规范随访、分类干预,积极进行用药指导。全村累计管理高血压200多人,糖尿病50多人,患者用药规律、血压、血糖控制稳定,没有出现一例偏瘫和糖尿病并发症。

回顾乡医历程,他付出的是辛勤和汗水,收获的是群众的爱戴和信任。面对记者的采访,村民说:“冯医生是俺村群众的120,不管啥时候打电话,随叫随到。”群众们朴素的话语是激励他前进的动力!他决心和家人扎根乡村,当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为建设健康伊川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编辑 赵萌阳】

如果觉得《传承使命守健康 扎根乡村驱病痛——记河南伊川乡村医生(冯政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